更多影评文章:https://goo.gl/sgoeUU
电影之于你我,是可以标记值得纪念的那时,是可以使人深刻反省的此刻。神入其中,可以找到自己。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欲呼吁的:电影的记忆载体功能,这也是我一直写下影评的原因。
《我们的那时此刻》用纪事的方式简述了金马奖开办至今,那些对华语圈电影界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电影,可视为金马五十届专刊《那是此刻》(没错,就是同名)的影像版,《我》片也出了电影专书,推荐喜欢这部电影或者没有时间观赏的朋友可以去翻翻,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更具思考的观点,稍后再补上原因。
电影架构大致上是这样,将台湾几个重要的电影时期切开,各别论述其特色、发展原因、当时金马制度及评审口味、影人和观众描述当时电影对他们的意义。原本在看前面两段时期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实际上在进入新电影时期后,由于新电影并非当时主流电影宠儿,新电影的作者们也“鲜少”和观众做互动,在影片的架构上开始少了“观众”的评论或是那些影片对他们的意义,电影也开始描述台湾电影走下坡的原因。这样的解释需要被理解的历史,但其后所延伸的种种问题,让这部片失去了它的观点。这些解释,“持续在关注电影的观众”明白且不断地在寻找答案,那“其他观众”,直接地说“视电影为娱乐”的观众又会怎么理解这样的解释呢?
没错,“电影不该只是娱乐品”是戴立忍在片中访谈所说的,但若台湾电影无法成为“普罗大众”的“那时此刻”该怎么办?这正是台湾电影目前重大的问题,还有更上层的问题在因这个障碍得不到解答,在本片中也看不见它所抱持的观点、方向。我们只能看见影人对80年代后的电影做出评论,却听不到观众对这些电影的感受,历史解释和其延伸的问题对“持续关注电影的观众”早是老生常谈,而“其他观众”却雾煞煞地被拉进这样的“相濡以沫”的模糊观点,失去关注台湾电影的机会,显得最初那个不认识台湾电影的学生,只会变得越来越多。
其他没有提出证据的论述和奇妙的结尾就不多赘述,你们看了再套上我说的大概就明白奇妙在哪,不服来辩。至于专书值得读的地方在哪?在它最后一章算是提出对台湾电影的现况如何改变的观点,看完电影在看书,才不至于在感动之后只能变成茶余饭后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