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效应》(Concussion) - 球迷不愿面对的真相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390344
记得小时候,我父亲若看到任何跟美式足球有关的电视画面,都会跟我抱怨
这种运动有多笨、人的头是多么重要的东西怎可拿来撞。我一直以来也都万
分同意,很难想像如此频繁伤害头部的运动,竟然能风行美国。但是很多常
识般的东西,一旦遇上宗教、庞大商机、或是一大群人的偏好,就会转弯,
甚至不容质疑。
《震荡效应》是根据2009年GQ杂志的文章"Game Brain"发展出来的,内容为
真人真事,主题正是关于美式足球对于球员的身心伤害,这是非常值得了解
的议题,会让不少球迷在看比赛时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与心境,尤其住在美国
的朋友,如果有小孩,看完《震荡效应》之后应该会审慎思考是否要让孩子
尝试美式足球。
Bennet Omalu(威尔史密斯)是来自尼日利亚的法医病理学家,他离开家乡
在美国匹兹堡工作,却意外发现美式足球球员在球场上不断受到撞击,会对
脑部造成重大伤害,球员步入中年后可能出现幻觉、幻听、情绪极度不稳、
失忆、沮丧等等问题,甚至走上自杀一途,亲友、医生都束手无策,而且国
家美式足球联盟(NFL)似乎明知事情不对劲,却隐匿消息,甚至想封Omalu的
口。
Omalu很向往成为美国人、也自认拥抱美国价值,但他却惊讶地发现美国人
非常愿意被蒙上眼、不愿面对真相。《震荡效应》与近期另一部片《惊爆焦
点》(Spotlight)里的情形一样,故事中都是外来者比较容易看出问题,也
较有勇气解决问题,因为情感包袱较小,思考角度也较为中立。
我认为本片光是题材本身以及威尔史密斯与几位配角的演技就很值得一看,
但可惜仍有些缺点,浪费了一个很有潜力的主题。
首先,《震荡效应》虽明白指出了美式足球的危险,以及NFL隐瞒事实、不
愿面对真相的恶行,但整体批判的力道却还是搔不到痒处,这恐怕与导演功
力有关。尤其电影后段的阴谋论风格铺陈得不好,显得突兀不真实,或许需
要较善于营造气氛的导演如Michael Mann或奥利佛史东等等,才拍得出那种
四面楚歌的焦虑恐惧感。
或许是为了怕引起美国足球迷的反弹,本片不只一次藉角色之口强调美式足
球的美,但却无法点出如此的美该如何与它造成的伤害相容共生,因此对足
球之美的强调只沦为安抚讨好美国观众的伎俩,听起来很不踏实。讲得极端
一点,我们总不会因为蕈状云很美所以说原子弹也不是全无好处吧。既然尚
无法找到让球员人身安全与这种“美”共存的方法,这运动美不美,已经不
该是重点,却在片中强调数次,削弱了批判力道。
此外,本片刻画Omalu的手法,几乎僵化到令他成为“圣人”的地步,而且
剧本花不少时间在主角的私生活上,大概是为了让主角更真实、富人性,但
那部分写得并不好,主角妻子更成为全片最扁平的角色,只负责崇拜主角,
甚至夫妻两人的打气谈话常常搞得像演讲,所以这部分是比较无趣的,除了
拖累本片步调,还打断了全片情感脉络的流畅度,我倒希望把更多时间放在
NFL的隐匿与各种黑幕上面,或是球员及家人如何面对种种痛苦,那些才是
更能打动观众的部分。
幸好,演员弥补了许多剧本上的问题,除了主角威尔史密斯表现很精彩以外
,其他演员中表现最好的,当属饰演主角上司的Albert Brooks、与饰演美
式足球联盟名人堂球员Mike Webster的David Morse。尤其后者仅靠着短短
几幕就表现出许多痛苦挣扎,他不到五十岁就已落魄地独居在车上,心理与
情绪都有严重问题,除了暴躁易怒,对现实的理解也已模糊,明白自己出了
问题却茫然无助,一路像个战士般奋斗忍耐到最后还是力有未逮,令观众很
能为他的结局感到难过与生气,对照这角色当年的丰功伟业,特别令人唏嘘
。
最后,我要向努力将《震荡效应》拍成的勇者们致敬,包括导演Peter
Landesman与制片雷利史考特等等,相信在美国拍一部让NFL难看、让美式足
球看起来愚蠢至极的片,压力一定很大,之前甚至传出索尼影业曾施压,去
除一些对NFL较不利的段落。从成果看起来,我想观众一定看得出谁是坏人
,但是否因电影公司的压力而将整部片主轴定位为Dr. Omalu的传记电影、
而非一部深入探讨美式足球中的脑震荡情形与后续影响及究责的电影,就不
得而知了。《震荡效应》的弱点,与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关键目击》(
Parkland)有些类似,或许这位由记者转换跑道的导演,还需要一些机会磨
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