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惊爆焦点

楼主: bewritten (被写)   2016-02-25 07:23:18
《惊爆焦点》,英文片名为SPOTLIGHT,中文直译为聚光灯,其实是在讲这个采访小组的
名字。整部电影就是这个采访小组从一个神父性侵儿童事件,努力挖掘出整个体制的真相
。近年来看过《独家腥闻》,《真相急先锋》以及本片,都是关于媒体新闻业报导新闻的
剧情,这样挖掘真相的电影的主题,部分改编自真实故事,大可以用纪录片形式慢节奏的
抽丝剥茧,然而却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几乎让人喘不过气的快节奏来叙述。让人深刻体会
到新闻不是用写的,而是用“跑”出来的,“追”出来的,紧紧咬住真相不放。
主题是神父性侵教区的男孩,对于生长在台湾的我们可能很难强烈感受到教会在欧美社会
上的影响力与地位,如果要用个通俗一点的譬喻,就像是“有一天,有一群人突然发现某
个很扯的都市传说竟然是真的,而且很多人知道这一点,但利用各种方法掩盖”。可笑荒
谬的都市传说是真的,而且真相比想像中的还要恐怖。
曾经看过一本书《该隐的封印》,内容描述美国社会男生之间的霸凌文化。除了霸凌之外
,其实也点出了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于男性的要求与期待。那样的社会价值观希望“男
人就要有男人的样子”,不能够是娘砲,不能够喜欢女生喜欢的东西,要强壮要会运动,
且不能够展现任何软弱的反应,不能求助不能讨拍。这些反而造成了男性心理上的压抑扭
曲。一旦没办法让自己符合主流形象中的男性,就会在心理出现巨大的自卑。
电影《独家腥闻》中,我们看到第一线记者需要直视那些具有“新闻可看性”悲剧,旁观
他人痛苦,甚至扭曲成制造痛苦。电影《真相急先锋》里面,讲述记者在报导真相时,用
许多素材将真相拼凑出来,然后原以为可以信赖的素材来源,被一个一个放大检视,严厉
批评,最后原本想要揭露的真相是什么也没人在意。而在《惊爆焦点》里面,则是让我们
看到报导真相是你甚至必须要从你最熟悉,你最信赖的地方开始怀疑,就算最后的真相造
成的伤害如此的深。
电影中有一幕其中一位主角一直试图说服教会里面有个人出来指证。有一次他们约在酒吧
碰面,主角对那个教会的人说:“我开始追这个报导后,才发现忽然全部的人都站在你的
另外一边是这种感觉。”因为没有人愿意出来指控教会离谱的行径,而愿意出来的人,或
曾经试着讲出来的人,都被教会用运其势力来抹黑或者和解。电影中我一度期待会看到教
会的人会如何再度试着掩盖真相,但都没有看到来自教会的压力与抨击。当然这或许也跟
采访小组如鸭子划水一般,默默的采访耕耘,尽量不惊动其他人,终于在证据确凿之后才
一次公布有关。
另外电影中其实轻描淡写许多在挖掘真相的繁琐工作。一个四人采访小组加上一个头,总
共五个人,需要处理的资料量却铺天盖地。除了一般的资料收集整理之外,还需要实地采
访纪录,跟各种关系人与资料来源交涉,取得对方信任与配合。其中所展现出一个记者的
专业与能力其实不比任何一种行业差。几年前还有“多想30秒,你可以不用当一名记者”
,在看完这部片以后,必须要说没有人的专业是不用被尊重的,在自重的前提之下。
电影后段,当他们决定要发行那篇报导的前一天,主编与采访小组的人聚集在办公室里讨
论。主编说应该要报导真相,这才是他们该做的。但这样的报导,这样的真相,一旦发表
出去,势必会造成许多分裂,不信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在那个刊登的前夕,身为已
经掌握一切证据的媒体从业人员,到底应该要如何看待自己对于社会可能带来的冲击?真
相的价值到底到哪里。应该要不顾一切追求真相,还是在考量到真相所造成的伤害之后,
应该加入掩埋真相的行列。
其实不止媒体从业人员,各行各业的人,如果心中追求正义与理想,抱持着服务社会的角
度,替社会着想的信念,凭借著信念做事,都有机会完成许多很有意义的事。
作者: agygy (龟儿后)   2016-02-25 08:39:00
还有一部“锲而不舍”,凯特饰演真人真事遭枪杀的爱尔兰记者,也让我满震撼的
作者: auron4041 (雷电)   2016-02-25 10:35:00
到底神父为何都喜欢小男孩哩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6-02-25 10:51:00
主要是天主教会啦, 新教就没有, 天主教会要求司祭必需贞洁所以不能结婚, 加上传统天主教会会找少年当助祭
楼主: bewritten (被写)   2016-02-25 14:07:00
电影有提到禁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