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roodo.com/zhe18xk4/archives/44147008.html
(本文只针对电影前篇)
霸凌者、被霸凌者与旁观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连带关系呢?霸凌者的行为其
来有自,也许来自不健全的家庭,或是偏差的观念,所以他们也曾经是被霸凌
者;而被霸凌者也许会因为遭受创伤过后的屈辱,转而将被霸凌的怨气加诸到
他人身上,无形中晋升霸凌者的行列;你以为旁观者置身事外,但他们因为内
心的恐惧与懦弱不敢举发,视而不见校园的霸凌现象,无形中亦助长了霸凌者
变本加厉,意外成了霸凌的共犯。三者之间的角色位置随时都能互相对调,甚
至重叠,他们的共通点是都存在于暴力的循环之中,最后无人幸免,都在往后
的人生里留下些无法抹平的坑疤。
当你察觉必须被迫从懵懂无知“成长”为深谙世事之人才能捍卫自我之时,是
这个社会已经病态了,或是从来都没有人倾听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所罗门的
伪证》很强烈的根基点便于此:因为没有人倾听这群孩子们内心真正的想法
,不管是霸凌者、被霸凌者或是旁观者,有人一味的被保护,有人群起挞伐,
,有人被过度溺爱,不论校方、家长或是媒体从来没有深入了解事出何因,他
们只想息事宁人,或是带有私人情绪强烈地谴责霸凌者。而媒体夸大的报导与
穷追猛打的攻势,推波助澜的兴起广大舆论,但他们在乎真相吗?大人们的世
界,将这群中学生的所有想法都当成儿戏,所以法庭像是场华丽的装扮儿戏,
但这正是故事的控诉,透过一群青春少男少女不顾一切的勇气暗讽成人的自溺
与变质。
《所罗门的伪证》前篇非常尽力地铺陈众多角色之间的状态,不急着让故事迅
速发展,缓慢的镜头语言与叙事线,稳当的拉出学生、校方、家庭、与媒体的
多方关系,皆有各自表述的立场,面对一桩暴力所衍生的死亡案件,“话语权”
便有了分野,有人选择追查真相,有人采取低调处理,有人默默隐忍,有人于
一旁看好戏,一个杀人事件兴起了群起效应,深入探讨真相与谎言之间的模糊
界线。
《所罗门的伪证》并不执著于找出杀害柏木卓也的凶手为何人,而是利用此一
梗概延伸探讨媒体现象、家庭教养与学校教育面对一桩社会案件的态度。一封
告发信便是整个事件的小恶之端,因为一封寄给电视台的匿名告发信,引发媒
体的追踪报导,也让观众赤裸裸地直视校方的处理方式,校方为了名誉必须压
下事件,这也是一种向现实妥协的困境;孩童与家庭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
重要,片中透过不同的家庭相处模式呈现家庭于青少年成长阶段带来多大的影
响,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与了解,以及亲子之间过度的疏离或宠爱,都会影响孩
子的发展。
有人在乎柏木卓也的死亡吗?有人真的熟识他吗?还是仅只同情与看好戏的心
态,如同女主角决定挺身而出之时,有多少人抱着看好戏的心态,这样的心态
不也是一种边缘化他人的暴力展现,观众能从一个中学生的死亡,反思同侪与
师长看待此一事件的方式,感受到小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无形的残酷。
那么,当我们谴责霸凌者,是为了让他们走回正途,或是参杂私心的挟怨报复
呢?《所罗门的伪证》选择一群在大人眼中仍懵懂无知的中学生起义反抗,既
然大人们都推诿责任,只想息事宁人,那么自己的学校自己救,只好试图“挪
用”大人世界的“规则”,将代表社会正义的法庭搬进校园,企图厘清真相,
主导自己的未来。《所罗门的伪证》利用法庭审判暗讽成人世界中制度的效力
,司法审判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然而却不总是令人信服的。电影中的审判是不
具法律效力的,仅只是一群学生发动的“校园革命”那么它的判准是什么,谁
又有能力裁决他人的人生呢?真相真的能获得解答,正义果真能得到伸张吗?
或者,真相从来就跟现实生活一样,总是隔着一层雾,难以贴近地触碰。
此外,一群中学生却具备超龄的智慧,懂得想出公开审判来解决问题,不免些
许缺乏真实感,这一点是为人诟病之处,弄不好就会变成如同小孩的办家家酒
游戏,场面如何调度,法庭戏如何漂亮收尾,便考验编导的功力了。
然而,本片不时运用中近景与特写镜头捕捉演员的情绪反应,无形中散发渲染
之感,刻意放大悲伤、愤怒或震惊等情绪反应,这样的镜头语言过多反而显得
有些造作,像是担忧观众无法感知,于是放大情绪反应撩拨观众的心智,多了
便显煽情。另外加上片中的学生都是素人演员担纲演出,自然更容易显露出生
涩与稚嫩,然而换个角度想,这样青涩的表现比找来一群精明干练的专业演员
出演国中生好多了。
说谎,是成为大人的开始。说谎变成是保护自我的绝佳办法,如果谎言能使一
切风平浪静,那么真相的意义在哪里?如果说正义需要经过一场场的审判,那
又有谁能审判我们过去编织的谎言呢?还是我们从来都忘了审判的对象不该先
是别人,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