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你不爽片名,可以改吗?
http://www.nownews.com/n/2015/12/24/1933579
日前有部即将上映的新片《因为爱你》,原片名为Carol,有粉丝对于电影公司取的中文
片名非常不满意,于是就在脸书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96769290491234/permalink/507310759437087/)与
部落格(http://www.orange-review.com/2015/11/blog-post_4.html)上成立了一个事
件,邀请网友参加响应聚集声音。恳请电影公司把片名改为跟原文片名Carol有关的元素
,叫个卡萝之类的直译片名。
其实,多半电影公司取好了片名,应该不太可能改。
先说基本面的现实问题。
第一波海报、预告片、戏院设计文宣全部都出去了。假设电影公司真的很有诚意要改,再
改一次好了,各位知道那会消耗掉多少原先的成本吗?基本上6位数的成本跑不掉。(如
果一开始取了其他片名,还没上到提供给戏院的预告片或是海报之前,就真的都还可以改
,毕竟对于片商来说,可能一年前半年前就要先把暂时的中文片名卡在网络资料或是片单
上)
再者,如果就算改了,对于观众来说,等于打掉第一次宣传的所有苦心,对于观众来说,
又是接触到一个新作品,这对电影公司来说等于事倍功半,花两次力气宣传同一部电影。
除非是不同国家,因应迥异习俗而有不同片名,这是另一回事。不少台湾电影到了中国有
新片名,相同的,部分香港或是中国电影来台湾也会取一个政治意味减少等的片名(如中
国合伙人,台湾翻译为海阔天空,真巧,还都是跟今天主角电影公司同一家)
先提一下本来电影公司考虑过下面几个片名:卡萝、因为爱你、恋人的拥抱、卡萝、我曾
经爱过你。但最后衡量市场机制,有些片名摆在影展很适合,但摆到通俗的戏院通路,他
就是有难度。我们过去取片名的时候,要考虑观众到了票口对服务人员说出片名时的感受
,有些片名确实不好记不好念,但讲起来可能‘不怪’。当然有些片名当时看觉得怪,后
来就不一定怪,如《阿凡达》。
《因为爱你》确实是一个比较具有‘想像空间’的片名,终究爱情片是需要卖给约会市场
,讲出个‘爱’字,确实有点护身符效果。纯粹用人名当片名,并不怎么讨喜。国外常用
不代表能在国内通用,因为台湾片名说希望取有点卖相、商业基础,有些美商八大的片则
可能会受到导演等条件坚持(我认为很经典的就是《魔鬼大帝:真实谎言》,前面是台湾
片商的阿诺风格,后面则是导演詹姆斯卡麦隆的坚持。还有《阿波卡猎逃》,也是梅尔吉
勃逊坚持用发音当成片名。),必须跟原片名有关,否则接地气这回事,大家都必须做。
如果真的取了《卡萝》,卖不好,是影迷要负的责任吗?
想想当初《星际异攻队》(The Guardian of Galaxy),这片惹起的中文片名才是惊天巨
浪,粉丝不满这中文片名到了极点,还写信给国外总公司,甚至是导演的社群网站。纷纷
希望直译为《银河守护者》。大家脑筋转个弯,台湾分公司的片名都可是经过总公司认可
才会取的,怎可能让你取了又改?
讲这个有点多事,片商取片名是自己要负责任的,取了个烂片名,票房差是自家的事。我
绝对不会说杰森史塔森的片名都好像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