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踏血寻梅:我们都是崖上的聪儿

楼主: crazyfool25 (非主流中的非典型)   2015-12-12 15:18:59
完整图文版详见:http://crazyfool25.pixnet.net/blog/post/313892229
《踏血寻梅》这人生可轻易吗?我们都是崖上的聪儿
“我叙述杀人犯、毒犯、银行抢犯和妓女的际遇,他们有他们的故事,而且他们和我们没有
多大的不同。我们的一生同样都在薄冰上跳舞,冰层下极冷,若不幸落水,很快就会丧生
。有时冰层无法承载某些人的重量,于是冰破人落海,我感兴趣的就是这一刻。如果幸运
的话,事过境迁,我们依然继续跳舞。如果幸运的话。” ~~Ferdinand von Schirach
德国知名刑事律师Ferdinand von Schirach,在经手各种案件后,对于人生的理解就是“
如履薄冰”,我们都在冰上跳舞,无一例外。只要薄冰负载过重,且正好有人踅过那濒临
崩解的脆弱处时,那就是人生破裂,不幸者往下沉沦之时。
《踏血寻梅》给我的感觉亦然,踏着斑斑血迹,寻找著王佳梅、丁子聪为何会从薄冰上跌
落、灭顶?寻找著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一如你我的人生。
《踏血寻梅》剧情改编自2008年轰动香江的援交少女王嘉梅香消玉殒命案,真实案件中,
凶手丁启泰的残暴手法令人发指,除在性交过程勒死王嘉梅外,还将之放血、分尸,脏器
冲入马桶、躯肢残骨流入市场肉贩手中,头颅则丢弃在九龙码头。越是偏离常轨的社会案
件,犯罪动机亦是众说纷纭、耳语流言四起,其中有一说法是,王嘉梅在性交过程中,说
道,“活着好没意思,好想死”,凶手丁启泰便遂其愿手刃之。
然而,“为什么有人会跟初次见面的人说想死?对方却也相信了?”这个疑问埋在导演兼
编剧的翁子光心里,在电影里,郭富城饰演的臧Sir其实就是翁子光,带着这个疑惑展开
踏血寻梅办案之旅。所谓的办案,并非传统犯罪、推理类型片中的寻找犯人手法,而是在
惨案已发生,凶手也明朗的前提下,泅往薄冰下的冷冽暗流……
因此,《踏血寻梅》片名极其巧妙,因着王嘉“梅”的“血”案而来,分成“寻梅、孤独
的人、踏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四个主题,以电影独有的人文关怀角度,为远方的荳蔻
少女王嘉梅,献上一曲挽歌。
【寻梅:真相,不只是拿来控诉】
“丁子聪:加害者。王佳梅生前最后一个电话通讯者、黑社会组织三合会成员、小货车司
机兼卖私菸、个性暴躁易怒,曾呛声货运客人,并摔酒瓶吓阻多管闲事的邻居、案发时,
邻居阿婆曾听到刀刃声也目击丁屋有血流出、住处经鉴定后,充斥血迹反应、自首杀害王
佳梅”
“王佳梅:被害者。16岁,中国湖南人,父母离异后,王佳梅申请移居香港失败,寄宿在
亲友的广东东莞家,母亲和姊姊则住在香港,数年后,王佳梅才成功移居。中三辍学生,
报称任职于模特儿经纪公司,实际上从事援交工作。”
两个看似残败的生命交会后,瞎搞出什么石破天惊的结果,似乎没什么值得深究。而这出
悲剧,除了死者王佳梅遭分尸的躯体无能完整拼凑外,凶手丁子聪自白、证人、鉴定报告
…等,控诉一个人所需的素材,已然齐备,配合上丁子聪残无人道的行凶手法,处以极刑
,应可抚平家属之伤痛,彰显正义。
这,是一双年轻生命殒落后,大部分警方认为已足的“真相”。因为,“世界上哪来这么
多真相?真相是用来控诉用的!”此时,丁子聪与王佳梅,是扁平的、被拼贴上各色不同
标签的工具,毋庸探求其灵魂曾有的喜乐与苦痛,只消给予制度性的追惩与审判,案件即
可告终。
又或者,想当明星的王佳梅以极为讽刺的方式,年轻容貌登上八卦杂志封面,辅著斗大标
题“人肉私钟妹 家庭破碎”,也是另一种抚慰一般民众的“真相”:群起效尤的扒粪,
好似凸显了吾人对年轻生命消逝的不舍与追念;而王佳梅固然可怜,但只有出卖自己灵肉
、家庭不健全的小孩,才会遭受如此不幸。悲剧只会发生在低贱的人身上,不及吾身。
大抵,这社会所能捏塑的真相,只是架构及结论大同小异的样板公式,大众所为所求者,
不是“踏血寻梅”,避免下一个王佳梅再从孤独幽暗角落孳生,而是“嗜血贱梅”,以扒
粪姿态矫情展演自己人性犹存,却又在扒粪后,轻贱不幸坠落的社会共同体一员,将之异
化、负面化,让悲剧成为理所当然如影随形的代名词。
《踏血寻梅》既是森冷刀光,亦是绕指柔。直指世人冷漠遥望受苦难之人,越多物理性证
据,或言之凿凿臆测逐一出炉,越能让世人的怜悯、不安耗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自居正
义、轻贱他人痛苦的卑鄙愉悦,以此作为催眠自己可终其一生“安身立命”的理由。
《踏血寻梅》不甘心真实只能沦为这种千篇一律的结局,故而借由臧Sir执著不辍的侦查
行动,试着锲而不舍地去追问:
“王佳梅,一个可以为了自己生活而牺牲身体的人,为什么会想死?”
“为什么有人会跟初次见面的人说想死?对方却也相信了?”
即使,一如王佳梅的继父所说的,“你问我王佳梅为什么想死?这问题太深奥了……”可
唯有找出不幸的根源,人类才有可能自证自己之性格伟大,同理他人之不幸,并正视眼前
所拥有的小小幸福。当悲剧只停留在绝望的句点时,仅是一出浮滥通俗的剧码;如果悲剧
可以如莎士比亚的戏剧般,用些喜剧成份(如本片中幽默的典型港式对话笑点)去衬托悲哀
的沉痛。又或者,不顾冰冻,凭著傻劲挖掘积雪里的美丽残梅身影时,悲剧,就不只是悲
剧,除有“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之孤绝苍凉外,尚能从悲苦中反复咀嚼出意外回甘,让
不幸的生命更添厚度与光彩。
当翁子光用电影重新探索命案主角的人生,当剧中的臧Sir不顾旁人劝阻、追根究柢命案
源头时,作品的慈悲意念,于焉诞生。这是我之所以在ptt电影版上给予“好雷”的原因
,或许,就电影艺术性的评价或个人喜好程度上,我不会将之放于至高点,但其商业性质
与人文关怀兼具的特质,紧揪著过往命案不放的淳厚底蕴,会是我敢放心推荐身边友人前
往电影院一看的原因。
是的,人对生命的追问,岂能止于尘封多年的、以司法眼光定夺下的“真相”?
剧末时,臧Sir回归家庭生活,带着前妻和女儿到动物园玩,心有感慨地在沙地上写下“
射、矮”二字,告诉女儿:“射”字外观看来,乃身仅一寸,即是矮;“矮”字,则是箭
指用稻禾做成的女草人,意味射之。凡事只看表象,射、矮二字,只是毫无干系的文字,
细寻肌理,才能知晓大抵事出必有因,人皆躲不过社会与人情交织下的牢笼,无时无刻,
皆与之交互作用。
【孤独的人:这人生可轻易吗?】
或有观者在剧情的抽丝剥茧下,以垂怜笔法,建构出凶手丁子聪在不具有社会主流所好的
条件,身处疏离的人际关系下,所衍生的“情感饥渴”及高或然性犯罪成因。可是:高不
成低不就,有着稳定事业(小货车司机)却也攒不了什么钱,偶尔犯点小恶卖卖私菸;外貌
欠佳(身材肥胖),在感情上屡战屡败极其卑微,总是被当作工具人的鲁蛇形象,岂止是社
会上的边缘人独有?
再者,凶手丁子聪亦非十恶不赦、作恶多端的冷血大坏蛋。墙上挂著的亡母黑白照,有着
丁子聪一生难以割舍的情感羁绊;对心仪对象慕蓉虽不乏雄性的性欲索求,却在慕蓉拒绝
后,懂得节制,立刻收手。甚至,面对慕蓉在失恋后的情绪崩溃下,所提出的交欢要求,
丁子聪仍不愿趁人之危,起初犹是断然拒绝;邻居婆婆说,她养的猫可不容易与人亲近,
是很会看人的,而这只猫独独看出了丁子聪的柔软,只愿与之亲暱。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着面容模糊、不会被主流惦记的“丁子聪”成分,虽不乏小恶与平庸
,内心亦有柔软所在,可能是对遗憾的不舍频顾,抑或对所爱的无条件宽厚包容。
丁子聪一如不高雅亮丽的常人,常人也像丁子聪,带着忧伤晦暗的情绪,小心翼翼步履在
薄冰上。若说我在看完《踏血寻梅》后,对丁子聪有产生丝丝怜悯与不舍,那绝对不是以
一种“上对下”俯视的视角所生,而是一种,照见自己其实也淌流着丁子聪血液的“物伤
其类”。
何以平凡、卑微如你我的丁子聪,会泯灭人性,残忍分尸王佳梅?丁子聪分明是珍惜生命
的,在爱人慕蓉被富商玩弄、抛弃后,绝望走向大海欲求死时,丁子聪不做他想地奋身救
之。这就是臧Sir不解、想追问的:“为什么丁子聪会相信王佳梅真的想死,还成全她?

乍至香港的王佳梅,在学校看到同学割腕自杀时,根本是呆若木鸡,吓得不敢动弹,事后
跟社工老师说,“我不敢喊出声是吓到了。我不懂为什么同学要用刀割自己?”。而几经
辗转终到香港与妈妈姊姊聚首,小心翼翼揉捏著当模特儿美梦的16岁少女王佳梅,明明费
尽苦心,汲汲营营渐近梦想彼岸,又怎舍得割舍一切,萌生死意?到底这炫目繁华大城,
是如何一点一滴地,榨干支撑一个少女活着的动力?臧Sir向劝告其收手,不用再做无谓
侦查工作的同事发问:“王佳梅都可以为了自己生活,去牺牲身体了,这样的人,为何会
想死?”
求死,似乎是非同小可的事,传统伦理观上仍是劝导著:“多想几秒,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仿若生存本身便等同于希望。然而,当死亡是种决绝的心意,(或说成为不反对其发
生的选项)时,“活着”有多难,死意就有多坚决、死亡就有多轻易。
人是如何从对生命的不舍(如丁子聪拦阻慕蓉想不开)、对死亡的惧怕(如王佳梅看到同学
割腕的反应),步步走向坦然接受肉身与生命皆可弃的境地?“孤独”二字似难概括解读
一切,人生的绝望无光,很多时候是无能用具体说词,去简化其脉络的。或许,出生湖南
乡下,心怀香江的王佳梅,和姊姊王佳莉学习粤语时所练习的第一首歌,郑秀文的《娃娃
看天下》,既是苍凉的回答,却也是再次无语问苍天的死胡同:
“如今自己继续每日/制造我热热闹闹一生/但在美梦里又渴望再做个简简单单的人/
回头问问这天空/这人生可轻易吗?/这些你到底明白吗?”
这人生可容易吗?
女神慕蓉抱着赴美与富商共温存的绮想,却被富商与其子轮流当玩具,玩腻即弃之。而身
受糟蹋的慕蓉,无法将自身遭遇转换成对其下阶层人的尊重,在反身面对社会条件比其低
微的丁子聪时,仍是予取予求,毫无推拒地接受丁子聪努力存钱所买来的各式礼物和一切
关怀。既同床亲暱聊天,给予丁子聪无限希望,但面对丁子聪必然会产生的情欲,却弃若
敝屣,连个亲吻都不肯施舍。
人生之所以不易,不仅仅是来自于孤独。人性存有卑劣,受强势者欺凌后,再回头向脚下
之人掠夺,阶级间不断复制的宰制、绞杀,何以不让人无力?
王佳梅兴冲冲到模特儿公司应征,结果没能跃居镁光灯下,反沦为挖掘模特儿的星探,“
没人做星探,谁来挖掘明星?”的此番自我安慰,何其悲凉?身高不够高,无法被选为模
特儿的王佳梅,总是不服气的脚蹬高跟鞋,志气与天同高,最终挣得的头角峥嵘机会,仅
是毫不起眼,不具商业与艺术价值的政令宣传海报。
这人生当然不易。
王佳梅为了追梦而放弃学业、搬离家庭,自食其力,模特儿公司除了抹杀王佳梅的模特儿
梦,还剥削其劳力,只给予微薄的薪水。为了生存,王佳梅兼了麦当劳的打工,“冷水江
话”的乡音,让他再怎样都无法成为亮丽的香港人,总被同事打着玩笑嘲弄著,而在打工
同事的诱惑下,王佳梅也选择了对年轻肉体来说,最容易快速累积金钱的方式:出卖肉体
。电影中,倒看不出王佳梅有何强烈物欲,方走上援交一途,有时,选择一条世道投以冷
眼的道路,不一定需要明显、强烈的动机,在生活无情地倾轧下,人可以被消磨成只求生
存的动物,没什么价值是永恒高贵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非卖品,无法被金钱衡量、换取
的。王佳梅一边求生,一边领略生存之难,来回往返间,逐渐剥离碎裂的,是充满熠熠星
光的梦。
当梦想远亡佚时,年轻帅气的寻欢客,几乎称得上是王佳梅当时唯一的寄托,为了他,王
佳梅可以任凭他叫唤、泄欲而不收费用,可以把他当男朋友般对待,如此欢场下的认真痴
情,无非是与寻欢客第一次碰面时,对方第一眼就认出地下道张贴的“防止家暴”政令宣
传海报,模特儿正是王佳梅,还直呼著王佳梅长得好看。这样的慧眼与赏识,当然令王佳
梅倾心倾力以待。而在寻欢客的正宫女友疑窦王佳梅的身分时,寻欢客立即弃守王佳梅,
辩称两人只是一般朋友,还仗势著自己对王佳梅的情感优势地位,迫使王佳梅不得不在正
宫面前同声唱和这样的关系定义,自我矮化。
人生着实不易,屡屡在抓住浮木,貌似找到生之希望时,无情浪潮一卷起,就可以把仅有
的微小希望一并带走。忍痛蹬著高跟鞋,无法改变不具有模特儿身高标准的本质;努力学
粤语,仍改变不了异乡人身分;一但选择以身体换取金钱,爱情就沦为可交易可舍弃的物
品。
人生在世,能苟延残喘续活之,是我幸;但绝望与灰暗不断累积时,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一旦出现,就是人已行到奇险处,落入冰川之时。天地苍茫里,拥挤无情的城市里,人有
多渺小,人生就有多无奈。
【踏血:当Kama与崖上的聪儿相遇】
甫看完《踏血寻梅》时,浓郁的忧愁积聚于胸口,久久不能散去,但回归现实,定神一想
时,总是有个关卡过不去:想死之谜,或许已逐步清晰,但正因王佳梅与丁子聪的悲与泪
,多少都带有吾等的人生缩影,偏偏我们几乎都选择赖活,怀忧丧志时就算曾拿死说嘴,
却也在死前收手却步,为何独独他们非得以死寻求解脱?
犯罪、死亡根源的探寻,无非是种重视个体生命脉络的温柔仪式,沿路捡拾著破裂的生命
碎片,试图重组出完整拼图,让个体自我展示发声。在我思索著前述的疑问时,电影里一
个饶富深意的片段阻挠了思绪:
臧Sir在丁子聪锒铛入狱时,仍定期探监慰劳,长久下来,已逐渐跟丁子聪建立一定的信
赖基础,让丁子聪直接把他列入固定访客名单。在某次臧Sir自信着寻根的侦查行动已有
成果,既调出了丁子聪小时候发生的车祸意外,也私下访问了丁子聪的父亲和主治医生后
,胸有成竹地为丁子聪的人生做出定义,等待丁子聪的肯认:“1987年5月13日,那时你
七、八岁左右,父亲驾着小货车载着你和母亲出游,结果发生车祸,母亲当场死亡。我问
过你当时的心理医生了,他说你当时产生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现象,过度自责,觉得母亲
的死是你造成的,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你讨厌女人?你被慕蓉玩弄于股掌间,让你
对女人更不信任了吧?”
臧Sir此番推论看似极为合理,我在观影当下也以为丁子聪会顿时泪崩,感动望着愿意去
了解他生命的好警察。不料,丁子聪收回被探监、关怀的笑颜,一脸困若不解地冷淡回以
,“你想太多了!”对我来说,着实是种当头棒喝。
这个桥段不免让我想到,在郑捷血洗捷运案发生未久,有篇法律系学生投报的社论《我与
我的郑捷学长》(不太想把篇名打出来,再增加点阅率),被诸多脸书好友转贴力赞,该文
内容约略是作者与犯人郑捷同名,更巧的是,两人也是国小同校的学长学弟,作者是长期
被学校广播播送得奖消息的全校焦点,而犯人郑捷只能在同名的巧合下,看着不属于自己
的荣耀不断被表扬,同名的巧合让天差地别的人生境遇更显荒谬可笑,而国小时的犯人郑
捷在承受着同名的比较、奚落下,只能渐趋晦暗、自惭形秽。
在看到该文时,我不置可否,甚至,是带着愤怒地在脸书评论道:“郑捷案发生后,较有
远见的见地,是呼吁社会在受创、伤痛之余,纵难抑止挞伐,亦应同时正视凶手的生命历
程与犯罪动机,避免下一个遗憾发生。然而,以‘隔空抓药’的文字美化方式,揉入许多
个人猜想于他人生命,不过是架空他人主体性,借由一场血腥悲剧来借物抒情罢了。即便
内文带出些可供思考之观点,但在未曾稍加探究、厘清他人想法之前,以他人为吸睛工具
,用如此标题和塑造光谱两极(优秀耀眼vs没没无闻、法律系学生vs重罪犯人)的手法为文
,恕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通篇文字。
优秀郑捷A(作者行文所塑造出之形象)国中时尚不知凡人郑捷B的存在,就算两人曾同处于
同一时空背景下,又有谁知道凡人郑捷B是否‘在乎过’造就优秀郑捷A的社会评断标准,
并曾活在优秀郑捷A的阴影中,而确实地烙下些伤痕?
当这些问题都无庸深究,就可以任己所需、依己所欲地捡拾符码时,郑捷B是不是名唤郑
捷,一点意义都没有了,随便抓一个凡人代入,文中观点也都可以成立,那不如就放过郑
捷B吧,无消让郑捷B成为铺陈巧合情节的工具。”、
“或许在我心中,文学性作品和个案评论是有一定分界,也各有其伦理性,如果这篇放在
副刊,我应该就没意见了。”、“刚重读完村上龙的69,如果郑捷B是像主角剑那样,是个
有趣、不符主流优秀观点的高中生,铁定会轻蔑郑捷A:‘他不过是体制下的无聊机器而已
。’”
丁子聪一句:“你想太多了!”似乎呼应到了我对该篇社论的看法。犯罪分析固有其专业
性与社会意义,但当非深入个案人士,过度自以为是地恣意摘取他人人生片段去做解读时
,该将之视为一种带有善意的误会,可兹体谅?还是该谴责这样的行径极其卑劣,无非是
将罪犯贬低为工具,任凭解读与定义,尤有甚者,还可以拿来对比,以彰显自我之尊贵?
人道关怀与主体掠夺间的分寸应如何拿捏?是这幕剧情敲下的小小警钟,可无论如何,至
少,艺术场域是个宽广、充满无限意境翻新可能的空间,在兼容美学、虚构技法下,真实
性要求的道德标准似可在退却一些,让人性的探索、关切跻升要位。
说到头来,一出悲剧,兴许只是诞生于悬崖上的人的一念之间。被环境逼着走上陡峭崖边
,必然有着步履艰辛的来时路,但人生之难,可能已逐步实践在沿途了,行至崖上时,纵
身一跃,或许是一帖无消多作考虑的以鸩止渴痛解方。憎恨人世之感,我能深深体会;不
想再当人受苦的绝望,也曾秘密地放肆蔓延在我心底,不为人知,但分尸案之所以骇人,
在于此根本上逸脱了一般人的想像与行为模式,走火入魔之人,刀斩他人躯体根本无所迟
疑(像臧Sir的梦境中,曾出现他目睹魔化、眼神森冷无光的自己,冷血无情地同丁子聪分
尸王佳梅躯体),常人要走到成魔境地太难,人情、道德枷锁,社会制裁体系无不制约著
共同体的一举一动。王佳梅命案,是发生机率极低的偏离常态事件,然在丁子聪与王佳梅
二人悲剧性交会后,变成为他们命中的必然结局。
王佳梅说,“要我做什么都好,我就是不想做人,活着就会痛、会恨、会想着怎样才能活
得更好。我也想坚强,但也是会累的,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此番心事倾吐,遇到同样
在城市角落悲鸣的丁子聪时,一切的非常态,就成了“原来我们都作此想”的应然,死意
与杀意在两个身处人生低回处的灵魂里,恰好相逢相乘。
“我不讨厌王佳梅,甚至还中意他。我也不讨厌女人,我讨厌的是人,我不想要佳梅当人
。”丁子聪在网络聊天室的暱称上是“崖上的聪儿”,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也是崖上的聪
儿,过著不起眼、处处掣肘地胆战心惊滑过人生薄冰,只是,时也命也,造就了王佳梅和
丁子聪恰巧走到无能负载人世过度悲伤的冰层裂缝处。
“人生不易”是无能扭转的既定情境,崖上之人、薄冰上之人要纵身一跃自此解脱?还是
拒绝体验那坠落时的不可测神秘深度?死亡是魅惑也带有神秘,“to be or not to be”
之难,是人生在世须不停与之搏斗的难题,莎翁的《哈姆雷特》一剧也纠结于斯:死了便
可了却无涯的苦难,生存却得忍受命运的暴虐;死了虽可终结心伤与肉躯之痛,但活着就
能做梦,死却是走向有去无回,深不可测的幽冥。
如此的反复周折,印证了佛洛伊德后期的理论,人类就是“生存本能”(Eros)与“死亡
本能”(Instinct)的交织博斗。生存,是人极为直观的天赋,溺水了会直觉式挣扎、流
血了会有血小板抑止血流,眼见他人生命的殒落,会不舍会鼻酸。纵然,死亡是亦步亦趋
于生存反面的随行者,冷不防地现身,与生存本能来场角力搏斗,可生之意念通常是阳光
普照、势力强大的,佛洛伊德认为,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死亡的本能才会所向无敌。
人都是懦弱也伪善的,宁愿去相信活着就有希望,即便身心再如何痛苦,都会逞强
死命撑著,惟有化名为“Kama”的王佳梅,和“崖上的聪儿”丁子聪,在网络上聊天室相
遇后,两个一再遭受世界辗压的生命,才能速速合体,迸裂出走向死亡的义无反顾,这就
是所向无敌的死亡获胜之时。至为极端,亦至为悲怆,生存的力量已全然被击溃,跌落于
人生赛场外。
Kama在梵文里,是“爱欲”的象征,感官上的肉体欢愉、情感上的渴望、以及精神上对人
生美好的企盼,都是欲念所在。崖上的聪儿和Kama,饱尝吸毒、性交高潮的爱欲后,再双
双扼杀一切爱欲,舍弃当人,欲念是人生愉悦的来源,舍弃了生而为人的资格,自也不再
拥有欲望所带来的热辣螫痛。
罪人不一是罪无可赦、人性泯灭的垃圾。《踏血寻梅》整部戏里,丁子聪都是几不见悔意
的坦然面对血案,不带犹疑地,钜细靡遗描述著分尸方式。唯二的两次情绪起伏,一次是
在讲述帮助王佳梅去除肉身形体时,赫然发现王佳梅的肚子里有幼小胎儿;另一次是在命
案现场模拟完犯罪过程后,套上头套的脸,缓缓流下泪来。
一尸两命,超越了丁子聪犯罪所想。如果说,杀害王佳梅是在双方共识下,要帮助她摆脱
人世、遁入涅槃的义无反顾,那意外扼杀了胎儿修得百年方得的生机,就是丁子聪一辈子
无法面对的罪孽与悔意。
王佳梅死前与丁子聪吸毒时,为他银铃念琅琅念著《圣经‧弟茂德前书》中的一段:“凡
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著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
丁子聪在崖上徘徊时,遇上了王佳梅,说服了彼此,自己是可弃的物,死亡远比活着容易
。但丁子聪的泪,是生存本能再度战胜死亡本能时的后悔莫及,至少,被错杀的新生命,
是可以自由决定要不要领受神的恩典,挑战可憎可鄙的苍凉现世的,有人可以不堪崖之陡
峭险峻,亦有人可以在崖上的稀薄空气中,呼吸到丝丝清新。
人生不易,我们都是崖上的聪儿,体内的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时时交战着,或坠落或苟活
,都是无能抵抗的命运在背后操弄,都让我们尊重、悲悯每个好不容易被创造出来的同类
吧!
【黎明终会升起,目光朝外,房里就看得见风景】
《踏血寻梅》带着同理之心,爱怜著同在冰层上冰破落海的不幸之人,不施加过度美化、
合理化犯罪的色彩。当我们都是稍加不慎就有可能坠落之人时,“人生不易”的同本质生
命底蕴把我们绑在一起,生命的沉重厚重,教会我们在习于轻易鄙夷他人时,多些迟疑,
多些凝视,狭小封闭心房里的窗便会打开,照进光明,看到更多的风景。
王佳莉跟臧Sir说,“妈妈、妹妹(王佳梅)来到香港后就变了,妈妈变得苍老,妹妹变得
不爱说话。”为餬口在夜总会走唱、与客人嬉闹的王妈妈,抵不过香港高消费负担的折腾
,迅速变老;王佳梅在凡事都可称斤论两交易的功利主义社会,无价的真心和天真烂漫语
言无处生存。王妈妈不懂王佳梅的模特儿梦、王佳梅不懂王妈妈逼着她把耳环“还”给他
人的窘迫,母女俩同是被生活折磨、变形的人,有着同样的坚毅(王妈妈离婚后,费心思
量地把女儿接来香港同住;王佳梅将卖淫的报酬,小心折叠成方型钞票,第一笔消费就是
自食其力,买了穷困家庭给不起她的耳环),偏偏两人都心房紧闭,无法手着手,协力走
过人生奇险。
若我们能学着打开窗,望向窗外,即便夜晚再怎么阒暗深邃,黎明终会定时来临。《踏血
寻梅》剧中字卡写着,“献给远方的王嘉梅”……嘉梅,妳若能在停下脚步多望望,人生
或许不只是痛与累:
“妳被寻欢客甩掉、游荡在公园的那晚,和妳一起玩着马车游乐器材的小女孩,每晚都信
守承诺地出现在公园,相信妳会归来;
王妈妈在妳失踪时,印了好多寻人启事到处张贴,望你早归;
英超豪门球队曼联也不是镇日抢取豪夺,当他们输球赛时,就是“弱者难得的胜利”,也
是妳和远在湖南的爸爸间的小小幸福时光,妳终于找到机会传短信,恭贺老赌曼联输球的
亲生爸爸赚得一笔;
妳知道吗,湖南爸爸还不知道妳死了,臧Sir冒充妳传恭贺短信给爸爸时,爸爸回复:“
爸想妳,别老是打钱过来了,存下来买张车票来找爸爸吧!”如果妳看到这封短信,是不
是就会发现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没有那么孤独?“
可惜,这些妳都来不及知道了,但不辞辛苦追寻梅踪的臧Sir都看到了,开心窗迎接人生
新风景,是给臧Sir的反馈,因着工作狂个性而忽略家庭的臧Sir,开始懂得回头珍惜身边
的温暖,也时不时跑到佳梅家拜访妈妈、姊姊,建立起一段微妙的情感连结。
人生甚是不易,但每一种不易都有机会撑过去,每一个不幸,都有可能成就他人照见自己
得来不易的幸运,带着感激走下去。
《踏血寻梅》里也提及了香港骇人听闻的1998年Kitty命案,烟花女子被一群男子火烙、
逼食粪喝尿、性侵、虐打致死,偷被割下藏在Kitty玩偶肚子里,Kitty的梦幻、纯洁意象
,在这个真实命案里消失殆尽,徒留惨无人道的深重罪孽。房里床板、门上还有摆放心爱
高跟鞋的鞋柜门上,都贴著Kitty图样的王佳梅,也没有作梦机会了。但揹著Kitty书包去
学才艺的臧Sir女儿,有。著臧Sir回头是岸、拾遗家庭的爱;经逢Kitty命案、目睹妈妈
被虐杀的小女孩尹施惠(此小女孩为虚构,真实案件无此人),当年在人生分崩离析时,是
臧Sir在阳台上,紧握着她双肩,给她活下去的力量,教她不要坠落。剧末,Kitty女孩尹
诗惠已是在动物园里,展现万千生命风景,解答孩童各种有关动物天马行空疑惑的解说员

Kitty可以乘载血腥斑斑,也可以搭载着希望起舞翩翩。
踏着血寻找梅迹后,无法改变人生的百般病瘳,而当越多人懂得温婉牵扶著同行在薄冰上
的同伴、细细体察各种沿途风景时,就越能稍加抵抗命运的残酷力道,即时牵起可能坠落
者,包括你我。
作者: ramiya (哈哈阿~~~)   2015-12-12 15:49:00
看完解说,我也想看了,不推不行
作者: linfon00 (笨蛋)   2015-12-12 15:50:00
崖上的波妞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5-12-12 18:35:00
承载者情感,随时撞上冰山
作者: x61s (x61series)   2015-12-12 19:02:00
这一篇评论 相当 相当深刻篇幅虽长 但每一笔 都切入在剧情灵魂上有这样的影评 导演也算找到知音 不枉了
作者: chandphybest (HEYAMY)   2015-12-12 20:08:00
不推不行~
作者: chloe2708 (chloeee)   2015-12-12 20:16:00
推!!!
作者: msnobody (msnobody)   2015-12-12 20:46:00
谢谢如此精彩的影评,读完真的心有所感
作者: huay (华)   2015-12-12 21:41:00
大推文笔!
作者: w72471 (chao)   2015-12-12 21:44:00
写的非常好
作者: wigping (斯文败坏)   2015-12-12 22:48:00
感觉可以出书了呐
作者: michmu (A Mu)   2015-12-12 23:23:00
写得太棒了,光看文字都觉得感动
作者: mieki (Return to ?)   2015-12-12 23:59:00
不推不行
作者: el72829   2015-12-13 00:18:00
真诚的电影
作者: ggqtc5019 (送你一台脚踏车)   2015-12-13 00:24:00
你的看法真的很棒,推
作者: Kieth (岁月如歌)   2015-12-13 06:33:00
精彩的文章
作者: fox0731 (fox)   2015-12-13 08:38:00
写太长了剧情都被你雷光
作者: puppet7 (噗哩噗哩屁屁歪星人)   2015-12-13 10:29:00
推 很有感触
作者: htjnt0703 (常威)   2015-12-13 12:33:00
我也想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四个字’
作者: denise7023 (to be what i want to be)   2015-12-13 12:56:00
大推
作者: miohsieh (蜜欧)   2015-12-13 16:36:00
作者: gogoyuri (yuri)   2015-12-13 22:45:00
作者: timlin (RoseBud)   2015-12-13 23:14:00
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眼泪就流下来了...写得太好了
作者: cching1021 (ching)   2015-12-14 16:49:00
真好
作者: n5891211 (海洋蓝)   2015-12-14 22:23:00
文笔好棒,感觉又咀嚼了一遍
作者: midear   2015-12-15 00:05:00
写的真好
作者: Adairls   2015-12-15 11:3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