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雷] 《哈玛斯之子》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15-12-04 16:09:35
图文版请至: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118
台湾与中国之间有着难解冗长的政治国情与互利互弊。而这只是世界上复杂的国家政治矛
盾的问题之一,英国与苏格兰、北朝鲜韩国等各国有各国间难解的习题。而在中东地区,
最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以色列犹太人;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界冲突。《哈玛斯之
子》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所拍摄的纪录剧情片。描述恐怖组织哈玛斯首脑之一哈珊
.约瑟夫之子摩萨,成为以色列国安局和哈玛斯组织两方双面间谍的身份,开始到最终。
以巴冲突至所以那么广为人知是因它是一场从十九世纪末至今都未有结的一场包含国家领
土、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的双方冲突。而这个冲突的发展,简单的说:长年被受迫害的犹太
人,想回到他们心中的古犹太国之地,也就是他们过往的故乡,但那已经在数年后居住了
巴勒斯坦人民,犹太人只得购买土地定居,但随着犹太移民增多,其他国家感受威胁,所
以犹太人和周遭阿拉伯人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中间纳粹党在德国崛起,又陆续更多
犹太人为了逃离杀害返回古犹太,
受到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大屠杀的影响,对于犹太人们复国的心愿日渐升高,欧美多国
也相当支持。一九四七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但其决议对于原
住阿拉伯人相当不公平,因为犹太人以少量的人口获得了较多的领土分配,阿拉伯国家联
盟不接受联合国的判决,并对以色列展开攻击。紧接着犹太人地下民兵组织也展开还击,
开启中东以色列独立战争。但是这只是以巴冲突的开端而已。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单方宣布
成立,并随后成为联合国成员。四周五个国家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马上
向以色列宣战。
在一九八七年,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崛起,哈马斯是为了解放以色列占领下的伊斯兰
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伊斯兰国家。但它是一个激进派的宗教组织,且不排除动用武力消
灭以色列。这就触使了《哈玛斯之子》的诞生。改编至恐怖组织“哈玛斯”巨头之一哈珊
.约瑟夫长子摩萨所写的亲身经历的纪录电影。摩萨在某次报复行动中被以色列警方逮捕
,原以为自己命运就跟其他哈马斯份子一样,但以色列情报局的古恩却问他:要不要当以
色列的线民?揭开了一切故事的序幕。
摩萨以“绿王子”的称号游走在恐怖组织“哈马斯”与“以色列情报局”两方。他不断思
考的不是消灭在童年不断带走他父亲的以色列,或则让用激进方式表达诉求的哈马斯瓦解
。他只想要让双方降低冲突,见识过哈马斯组织对待告密者和间谍不分青红皂白的残酷手
段,和以色列当局的威胁利诱,摩萨更肯定他的想法,他不是只是单纯的线民,而是有自
我意识和判断力的双面间谍。他让以色列突破数个会发生重大自杀炸弹攻击;也同时让“
哈马斯”这些走投无路的反抗青年拥有归宿。但是几年下来背叛的羞耻、曝光的恐惧、失
去一切的痛苦和以色列情报局长年的不信任感。让他始终活在压力之下。
最后摩萨理解自己终究只是这场无解以巴冲突下的一颗棋子,包括以色列情报局中唯一信
任他的古恩,他们都只是这种国家与国家;政治与宗教的牺牲品,就像以阿所有活在战乱
恐惧下的民众一样。随着古恩的转调,摩萨生为“绿王子”的双面身份也走向近头。最后
他在美国断绝一切外界关系写下这本《哈玛斯之子》叙述一切关于以巴冲突之间他所扮演
的角色和秘辛,而他也知道这个行为不止成为叛乱份子,也让他成为头号通缉目标。
跨越仇恨,事情的所有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摊在阳光下后更多血淋淋的内幕让人惊呼比小
说更加不可思议。摩萨从原来将以色列当成绝对敌人的组织中脱移,在成为间谍后,看到
更全面性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那民不聊生的战争,和人情冷暖,而最后愿意相信自己,在
必要时刻鼓励他和解救他的,竟然是长年与自己敌对的以色列情报局的员工。现实往往惨
酷的让人无法捉模,也因为这样,荒谬的战争和对立才会如此持续运作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