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衡量一个人》,市场的生存法则。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5-11-18 11:10:23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77237419
(手机排版抱歉)
从开头的被解雇或者公司倒闭等各种原因,面临失业的人们相聚,讨论要与从前的老板打官司争取他们的权益开始,有着这样的一个序曲,观众就可以预想的到后面发展会朝着“人在职场上会面临到的问题”为走向。
要说《衡量一个人》像是一部电影,我认为更像一本工作手札,从职业介绍所开始,教你如何在面对中年失业后的各种危机,参与受训学习技能、投履历等待回音、参加无数场面试等等,它不仅赤裸地告诉观众,类似职业介绍所的单位两难的处境,它只能教你如何捕鱼,但钓客(公司)可以选择不要把你这条鱼钓起而是放生(不采用),找工作的人心里想必明白这道理,但失业的压力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增加,最后不是怪罪单位无能,就是自砍身价以求售出。而中间我们也看见面试官会以怎样的眼光与标准去看待面试者,眼神诚不诚恳、语气音量大小、服装仪容样貌、坐姿是
否端正等等,可以说前三分之一近二的地方都是在了解中年失业、积极寻找工作的人的处境,以及现在公司最注重的是什么。
到了后面,提利有了工作以后,进而面临的就是职场上的问题,还有需要注意学习的眉角。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就是“信任”,而这个信任原则在职场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上司对下属工作态度、伦理道德的信任,下属对上司给予安心的工作环境、薪水准时发放的信任,员工对顾客的诚信、顾客对公司的商品品质保证、当然也少不了员工彼此间的信任,一旦这个“信任”没了,还会剩下什么?
一开始接触这个职位,带领提利学习的人首先就是要教会提利“不信任”顾客,现在的小偷、惯犯不见得就是你印象中的那样,而是跨越性别、年纪,任何男女老幼都是可能会成为偷你店里商品的人,可能是长久下来,或者是一时鬼迷心窍也好,但是身为卖场警卫,就是要把所有人都视为同种人,不能有歧见,这样才能紧抓住每个顾客的行动。并且绝对不能轻易原谅,因为可能这次放过了,下次他又来偷,或者选择原谅他,那是不是下一个被抓到偷东西的人也要原谅他?让每个人都有一次偷东西的机会才公平?这样子不对。
员工自己本身也可能会有问题,如偷藏折价券的艾太太、偷刷自己集点卡集点的莎琪娜,由于一起做事,抓到了更难以面对顾客的心态面对,而老板都知道每个员工做这些事多少都有些苦衷(如艾太太儿子索求无度,让她面临生活困难),但身为老板,就要做好适当的惩罚,才能成为其余员工的榜样,也才能树立在员工里的威信。可对于只是小小警卫的提利呢?
“你该不会为了点数卡举发我吧。”莎琪娜对着提利说,最后提利仅仅回了:“不知道。”就选择离去,这样的电影结局可以视为提利内心的挣扎、良心与同侪间的拉扯,最后得到的结论就给观众自行想像。
《衡量一个人》让文森林顿拿下今年的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员,他在戏里的表现确实精彩,成功的演绎出那种中年失业、面对要养儿养家的经济压力,还有职场上的内心压抑的男子,但说真的,我一直觉得他从头到尾都是那张脸,皱眉、不苟言笑、浑身散发严肃气息,都成功让我觉得他就是个无聊男子,非常无趣,如果我是面试官一定不会雇用他(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