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234说爱你》性/别、情欲与道德沦丧

楼主: jeffwang19 (Jeffrey)   2015-11-13 18:55:26
[影评来源]
女人迷 womany.net
[连结]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9064
[内文]
文/Jeffrey Wang
许多电影捕捉女人在爱情里的姿态,疼痛的、耀腾的、相爱的、背叛的。《234说爱你》
中,林依晨透过扮演小四的过程,实则逃出“贤妻良母”的康庄大道。她问著自己,人有
没有可能同时爱着两个人?由新作者 Jeffrey 带来的不爆雷精彩影评,探讨其中性/别
及情欲带出的道德差异。
“我是一个演员,我也演过一幕荒谬剧,那些痛苦的挣扎,也像他们一样可笑。”台
湾甫上映、林依晨主演的电影《234说爱你》是一部谈不同阶段的女人面对爱情态度的电
影。
林依晨在电影里很精采地诠释了女人在爱情中的挣扎,不过若只是把电影视为女人在三个
阶段(或者三位女人)的爱情观,恐怕很容易将重点放在女人在选择爱情时的原因──物
质条件、事业或男方性格,而忽略了由性/别及情欲带出的道德差异。
在开始谈之前,理解观影视角是重要的,《234说爱你》是一部以简沛薰(林依晨饰)出
发的电影,观众通过观影,其实是理解简沛薰内心的过程。电影最开始,在巴黎关于约瑟
芬的梦境,揭示了简沛薰和约瑟芬在剧中相互共鸣的关系,也是简沛薰真正开始以自我去
面对爱情和欲望的起点,“欲望”更是理解电影的关键:物质欲望──梦想拥有百万珠宝
;成为独立主体的欲望──拒绝成为贤妻良母。(推荐阅读:演活爱情里的第四者!林依
晨:所有爱与孤独都是自作自受)
简沛薰成为 Summer:主体欲望的实现
许多观众看到简沛薰愿意接下工作扮演 Summer,内心大概都会浮出“这个爱钱的女人”
的呐喊声,却忽略了,在简沛薰还是简沛薰时,金钱是让她与阿泽到达梦想的巴黎不可或
缺的,但却不足以让简沛薰成为 Summer。真正让简沛薰愿意成为 Summer 的原因,是简
沛薰不愿意只成为男友身旁的“贤妻良母”。
也就是说,成为 Summer 不仅是因为物质欲望(尤其一开始简沛薰并没有答应),关
键在于简沛薰想成为独立于男性的主体的欲望,她并不甘于当温顺的乖乖牌,她不愿意成
为传统价值观下的道德主体。
事实上,Summer 正是颠覆“道德的女人”形象的角色──一个有欲望的、物质的、愿意
成为“狐狸精”的女人。换句话说,简沛薰蜕变为 Summer 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即是她
内心在对抗道德作为社会结构的过程。(推荐给你:梅丽史翠普:“这世代的女孩不必然
要装可爱”)
爱情游戏的开始:道德对女人的压迫
在 Summer 与李曜爱上彼此的过程,我们可以关注:简沛薰──Summer──约瑟芬,在物
质、性与爱情之中,因为道德束缚的挣扎。当简沛薰还在“扮演 Summer”的时候,李曜
送了简沛薰梦想中的百万首饰,这时简沛薰在物质-爱情中挣扎。在道德上,她不能接受
自己的“精神出轨”,尤其出轨对象相较于男友阿泽,有着更高的社经地位,这对女人而
言背负著更重的道德压力,也因此对金钱与情欲的欲望让简沛薰成为约瑟芬──“道德沦
丧的女人”。简沛薰虽然藉退还首饰(物质)降低内心的道德压力,但却无法克制爱情的
欲望,她怀疑自己是否同时爱上二个人──或爱上另一个人。
“兵变”情节的设定加深“道德沦丧的女人”的形象,而“满口谎言”更让一般人觉得这
个女人可恶。然而,社会为什么对“女人忠贞”期待?从简沛薰身上,我们看见她从“假
装爱”到“真的爱上”的过程,也看见她在背后受道德压迫的挣扎,她的满口谎言是为了
应付社会给的道德压力,她的爱无论出自何种原因,即便是因为寂寞,跟一般情侣相爱的
过程并没有太大分别(何况当兵的男人就是从女友身边缺席),如果没有社会的道德压迫
,也毋须满口谎言。
而简沛薰是爱男友阿泽、爱李曜,或是同时爱着二人?
其实简沛薰也在当中挣扎,直到通过“做爱感受的差别”,观众才从这个女人表情的特写
镜头中明白她在性/爱之间已经选择,当简沛薰并非享受与阿泽的性爱,她才真正成为
Summer、成为约瑟芬,成为荒谬剧里“道德败坏的女人”。(同场加映:书写《恶女力
》:只做爱不要爱?欲望城市的性爱学)
有欲望的女人、道德败坏的女人?约瑟芬──正视情欲的主体
可是 Summer 真的道德败坏吗?在这场爱情游戏里,李曜也是约瑟芬,李曜没有俞倩(李
曜爱情里的第三者)成就不了他的事业;李曜没有 Summer,填补不满他内心渴望被了解
的缺口。可是作为事业成功的男性,李曜是完全掌握情欲的主体、周旋于女人之间,却毋
须如 Summer 般挣扎于道德压力中,这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性别在爱情里的“忠贞”期待
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约瑟芬象征的是正视情欲的主体,所谓的“道德败坏”无论是因为任何因
素,都是在爱情里,各个关系人的自我选择,简沛薰成为 Summer、成为约瑟芬,最大的
痛苦和挣扎是来自社会的道德压迫,而且这个道德压迫是有性别差异的。相较于男性,社
会对女性的期待来得更高。但在爱情的关系里,当简沛薰已经成为 Summer──一个不爱
阿泽的女人,难道还要跟阿泽在一起吗?而我们作为他们爱情关系中的“他者”,又怎么
去评断简沛薰该不该爱上别人,甚至去质疑她的真心、质疑她是不是曾经同时爱着二个人
呢?(同场加映:爱不是 Checklist!心理学家告诉你“完美男友的15个特质”有什么问
题)
剧情最后,简沛薰独自前往巴黎,呼应片头约瑟芬在巴黎的情节。“Je m'appelle
Josephine (我的名字是约瑟芬)”简沛薰从最初深陷于“道德败坏的女人”中挣扎,到自
信地和人以约瑟芬为名介绍自我,正说明了简沛薰明白自己的爱情不再要为道德挣扎,而
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成为正视情欲的主体、独立追求自己梦想的约瑟芬。
那么,面对人生的选择题,我们如何处理我们在爱情里的欲望?我们是否真的能用道德评
断别人的爱情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