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速写《再见,在也不见》

楼主: claudia100 (蒸鱼)   2015-11-06 19:54:05
三种感情,三段距离:速写《再见,在也不见》
图文完整版: http://chenyiwu19930305.pixnet.net/blog/post/376504114
2015年金马影展以《再见,在也不见》一片揭开序幕。《再见,在也不见》的监制陈哲艺
跨国与忻钰坤、陈世杰、Sivaro Kongsakul三位导演合作,故事分别发生于中国、台湾与
泰国,三位导演各自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描写人与人之间生离后的重逢、死别后的再也不
见,引发一段关系的陷落、徬徨和遗憾等种种回忆。
《再见,在也不见》虽然是由三位导演的短篇集结而成,然而在风格与剧本安排
方面仍然具有相似的调性,显见监制与三位导演的用心与细心。男主角陈柏霖一人分饰三
角,在亲情、友情与爱情的边界摸索,重新省思他与生命中影响至深的人之间的距离——
时间上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生与死的距离。
第一段距离:忻钰坤《背影》
中国导演忻钰坤的《背影》可以说是三部短篇中安排最细致的一部。由陈柏霖
饰演的陈总经理出差至广西与船务公司洽谈业务,却在船务公司中看到失联多年的父亲。
陈的父亲曾经是成衣厂的老板,后来疑似卷款潜逃,陈再也没见过父亲。出差的这几日中
,他尾随年迈的父亲,发现父亲在广西另成一个家庭,还有一个儿子;父亲为了买小儿子
想要的球鞋、笔电,不惜偷酒变卖好筹钱,但陈却看见同父异母的弟弟拿了钱四处玩乐,
不知感恩。最后陈终于忍不住父亲被如此对待,趁著四下无人的时候痛扁同父异母的弟弟
一顿,却在心情还未平复之前就收到女友告诉他已经把孩子拿掉的消息。最后陈在下著雨
的夜晚痛哭失声——作为一个儿子,父亲已经认不出他,并且把关爱转移到一个不值得被
如此对待的弟弟身上;身为一个本来可以成为父亲的男人,他又失去了孩子。至此,不论
是陈与亲生父亲的距离,还是他自己成为父亲的距离,都是真的远了。
忻钰坤导演的故事对白不多,但总能用画面补足细节:司机小女儿摆放在车内的
玩具、饭店里被吵架父母关在门外的小男孩,都反映出《背影》中想表达的亲子远近关系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饰演陈父的秦沛演技实在出色,生活潦倒之余却又表现对儿子的宠溺
之情,将一个失意(或许也有失忆?)的落魄父亲诠释的极有说服力;而陈柏霖在《背影
》中说的一口流利广东话也令人惊艳。
第二段距离:陈世杰《湖畔》
新加坡导演陈世杰的《湖畔》是三部短篇中最隐晦朦胧的一部。陈德明(魏汉鼎饰)和林
仁政是一对经常相约湖畔玩耍的十几岁青年,长大后再次相见却是在监狱中:陈变成访客
(陈柏霖饰),而林即将在两天后行刑(杨祐宁饰)。他们两个都没有想过真的会再相见
,而直到如此贴近死亡的时刻,陈才试着摸回当年的记忆——他与林仁政之间像是朋友却
又带着迷恋的情感,界线模糊的青春掺和著泥泞与湖水,人命的脆弱有如屠宰场的猪只—
—当年赤身裸泳于湖畔的林仁政,如今即将变成一具冷肉。陈必须同时面对两个人的死亡
:一个是林仁政,一个则是多年前为了救林仁政而葬身湖底的父亲。当年父亲阻止陈与林
仁政的往来,多少让陈意识到自己碰触到某条边界,如今林的死去又迫使陈厘清当年的定
位,也必须再次面对父亲因为林仁政、因为想要阻止自己而死去一事。湖畔不再只是年轻
生命戏耍的场所,同时也是回忆的安葬,更是生者与死者的隔离。
陈世杰导演在处理《湖畔》的叙事时采用将回忆与现在交叉的手法,让两条时间
线同时行进,使得林仁政与陈父的死亡发生在同一刻,让观众感受到双倍的死亡冲击。故
事的最后只见青年陈、林二人骑着脚车,奔驰在柏油路上。那是他们最靠近的时刻,对
几十年后的两人而言却也是最遥远的时刻。
第三段距离:Sivaro Kongsakul《再见》
泰国导演Sivaro Kongsakul的《再见》是三部短篇中最温暖不舍的一部。陈柏霖此次饰演
一位专攻文化研究的陈教授,在泰国某间大学以网络对现代青年的影响为题发表演讲。恰
好陈过去在北京大学的老师谢虹(蒋雯丽饰)目前正在这所大学任教。相隔十二
年两人终于见面,当年算不上好学生却与教授相恋的陈,如今也为人师表,能够站在讲台
上侃侃而谈,见了谢虹只说一句“妳都没有变”。他看她没变,其实也是因为他自己没有
变,仍然爱着谢虹。他们的再见是两颗相爱的心的重逢,但是再见过后却不知道能否再见

Sivaro Kongsakul导演在《再见》中仰赖陈柏霖与蒋雯丽的演技撑起整个故事,看他们如
何让这对在十二年前没有机会说再见的忘年师生恋好好道别。《再见》尽收泰国满溢的阳
光,仿佛将这对师生恋的伤感升华浓缩为陈年美酒,时间的长久似乎不再是遗憾,而是一
瓶佳酿的推手。
《再见,在也不见》的英文片名为“Distance”,意即距离。在三段短篇当中,男主角藉
著不同身份的转变而体认到他与一个人、在一段感情之中的距离:《背影》中同时是儿子
与父亲、《再见》中同时是学生和老师,而《湖畔》则是游走在朋友与情人之间的模糊地
带。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身份也许可以重叠,但是距离很相对,必须双方认同才能成立一
段距离,一段关系。《再见,在也不见》的三段故事,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
物身上,他们的生命状态和情感,好像离我们很远,但又好像离我们很近。
作者: kodaayu (kodaayu)   2015-11-06 19:59:00
帮推
作者: josephonex (阿狗)   2015-11-06 21:20:00
昨天看完感到莫名得伤感
作者: df76226 (思思鱼~游~游~游)   2015-11-07 00:31:00
写的真好,昨天看完也深受感动。
作者: st880035 (DDWU)   2015-11-07 00:37:00
第三段陈跟泰国女学生的互动也很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