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脑筋急转弯

楼主: mammonist ( )   2015-08-14 05:46:15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却笑着笑着就哭了
失控的正向思考,总是不经意的袭击与主宰着我们的人生。
在最初登场人物介绍的时候,主角莱莉先是呵呵的笑了几下之后,然后哭了起来,Joy和Sadness在这时登场了。但是这两位小精灵的命运似乎不太相同,接下来的十年间,Joy似乎主宰了控制台,而Sadness责被冷落在一旁,几乎(或者甚至全部)的事件都无从插手。
在Joy屡次向大家“炫耀”莱莉的记忆总是呈现黄色的时候,照出的整片记忆墙上,九成以上的记忆都是黄色的,然后点缀著红色(生气)紫色(恐惧)和绿色(厌恶),唯独不见代表悲伤记忆的蓝色,这时分不寻常。回想我们小时候,总是有想吃糖果吃不到的时候,想玩游戏被叫去睡觉,或是跌倒的伤痛,或是输球的低潮,但在Joy的强势主导下,对应的情绪Sadness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部份却在Sadness安慰了Bing Bong(下文简称BB)后情势有了转变。BB那想要带着莱莉飞上月球的火箭掉入了记忆废墟当中时的失落感,不论Joy好说歹说都无法让BB再度快乐起来,或者接受“已经不再有火箭”这个事实(在BB仍然期待自己能够再度回到莱莉的记忆中的前提之下)。但Sadness却成功的安慰了BB,让我想到班雅明笔下,站在一个由“过去、当下和未来交叠”的废墟中的新天使(历史天使)。过去将被弃置,被遗忘,因为那些记忆不是光荣的,是由一连串坏情绪(Bad
emotion)所编织而成。但是坏情绪无法也难以被抛弃,他是镶嵌在其他的记忆上的,往回倒带的Joy恍然大悟,看见了由悲伤所带出的快乐,快乐是建立在失落后,亲情、友情、信任和玩乐(曲棍球)之上的,而非单独凭空存在的。
而我们的人生未必不是如此,总是被要求快乐和向前的正向人生观,总是会忽略那些先行于正向之前的倒退。在此倒退我选择参照宾州大学英语系教授海涩爱在〈拒绝的政治〉中所给的参照,倒退可能意味着许多事情诸如:羞怯、矛盾、失败、忧郁、孤独、退化、受害、心碎、反现代主义、不成熟、自恨、绝望和羞耻。夯步瑯当列出数十种“情感”,无非是希望重新回过头检讨那个被我们斩断的情感连结,并且诚实的面对这些倒退的情绪。
“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珠越来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的长大了。红色的蜻蜓曾几何时,也在我岁月慢慢不见了。
我们都已经长大,好多梦正在飞,就像童年看到的红色的蜻蜓。
我们都已经长大,好多梦还要飞,就像现在心目中红色的蜻蜓。”
如同玻璃弹珠的记忆球被摔入记忆废墟时,我脑海中回档起这首儿时的歌(这是在透露年龄?),而BB的出现和消逝,让我再次陷入泪海当中,那躲藏在我们心中的BingBong,已经无法寻回,而我们还需向前走。
影片中,11岁的莱莉总共有五个核心记忆,对应到的是五座岛:家庭、友情、信任(诚实)、搞笑(童稚)、曲棍球(玩乐)。而在崩溃之际,依序崩塌的顺序为搞笑—曲棍球—友情—信任(诚实)—家庭(摇摇欲坠)。
当莱莉冷眼看着老爸与他共同创造的搞笑招式,却无以回应的时候,搞笑岛崩毁了。当热情不再时,就连最爱的曲棍球也不再重要。当听到儿时玩伴(其实他们分开也没多久)跟他分享那些已经失去热情的曲棍球故事时(其实我觉得这边莱莉更像在吃醋),莱莉选择结束通话,友情结束。而诚信,我相信这部份的描述,编剧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毕竟那种心境上的转变,和将自己所创造的角色推入深渊,需要多大的决心。最后那摇摇欲坠的家庭(亲情),其实是靠着(母亲)那不放弃的电话铃声所强拉住的,如果没有手机,我相信家庭的岛也会崩毁。
回到在废墟的历史天使,班雅明说,历史天使面向过去,看着这一连串的大灾难(single
catastrophe)。这场灾难的残骸堆积在天使的脚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并将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但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猛烈的吹着天使的翅膀,至使他再也无法收拢残骸。这风暴无可抗拒的将天使吹向他所“背对”著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骸越叠越高直逼天际。而这场风暴,正是我们所谓的“进步”(班雅明,《历史哲学论纲》)。大概这是我所能想到,最贴近Joy面对记忆废墟中,那成千上万他不愿放弃(却无法不放弃)的种种记忆的心态。而BingBong的消逝(我不愿意用死亡,因为BB乃莱莉的幻想物,既没有存在过,当然不会死亡),代表着无情的进步风
暴不断的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截断,你必须成长。但成长从来都不是忘记过去,忘记历史,否则落入老马所说的,“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闹剧出现。”。BingBong没有被忘记,他被“存取”在Joy和Sadness的心中,即便莱莉再也无法想起BingBong,但BingBong的精神却会被Joy和Sadness延续,但愿。
所以我们要问,BingBong在长期记忆区做什么?
我的解读是,他在找寻任何他可能存在,或是出场的记忆。回想BingBong和莱莉的互动,他总是作为一个假想,回应和满足莱莉一切的期待(纵使那个回应和满足也是一种假想),但是当莱莉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填补”了BingBong的位置,取代,或是代言了BingBong。我想到纪大伟〈膜〉中的默默和安迪,看似虚实真假难辨,却也一切都是虚幻(爆雷?)。BingBong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作为被创造的他者需要被填补,透过Joy和Sandess再次与这个“他者”的相遇,重新反省、检讨那被弃置合遗忘的场景后,期待能再次理解对于莱莉而言,他者又意味
著什么。
对于被筛选掉的情绪,其实是可惜的,但是也是被期待和欲望的。希望能有续集(再哭一次?)。而最后我想谈的,是成长—关于控制台的蜕变。我们可以观察到控制台分成几种类型,幼童时的讲台形式的控制台,到莱莉父母那种会议桌形态的控制台,意味着两件事情。首先,是情绪的阶段话,从父亲和莱莉吵架的片段我们知道,莱莉的情绪只有on跟谁on这件事情。但显然父亲的on是有阶段性的,而且针对性(对莱莉,看似严重的警报,其实只是要他回房间)。而第二个观察是,对于成长,控制台扩增这件事情,对应的是情绪的沟通和对话。首先是关于不同的角色,其实有
不同的主宰情绪(妈妈_sadness,爸爸_anger,但我最爱的是猫咪!!),在主宰情绪旁,各司其职,互相沟通来回映出可能的情绪反应。而再成长阶段的莱莉,情绪之间的关连根本像是小学教室里的同侪关系,Sadness被Joy霸凌不提,其余角色各自为政,Joy像是风季股长兼班长,而Anger像是体育股长,另外两个我到觉得像是disgust是野口而Fear像王聪明(好跨卡通喔,而且非常主观,欢迎讨论,勿战)。
作者: cake10414 (Peter)   2015-08-14 06:05:00
推第一句
作者: bee14523 (bee)   2015-08-14 10:24:00
超多人推这部,找时间一定要看
作者: AlicePoker (丽丝扑克)   2015-08-14 12:17:00
推你写的! 尤其第二句打到我心里啊
作者: RapunzElsa (Rapunzel and Elsa控)   2015-08-14 12:48:00
推推
作者: cyan09 (一个想要妹妹的变态)   2015-08-14 15:12:00
好像有重复段落哦
作者: queenp (A.N.)   2015-08-14 19:54:00
喜欢你的第二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