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ricCat (橘猫)
2015-07-16 21:19:34孤鸟与镜──刺客聂隐娘
自从《刺客聂隐娘》在坎城影展传来捷报后,相关的话题讨论就一直没断过,一直到
了昨日的媒体试映,盛况空前,国宾大戏院后段的成都路排满人龙,这样热闹的景像久未
见过。我学浅,以下不谈评论,单纯分享自己做为一个普通观众,对一部喜爱作品的想法
与感受。
《刺客聂隐娘》的情节,改写自唐人小说《聂隐娘》,删修了原著中神秘的侠义形象
,放入较多人情上的挣扎。主角聂隐娘幼时被道姑带走,上山修业,之后奉师命回乡,刺
杀身握大权的藩主田季安,两人本是儿时的青梅竹马,却因为田父的政治考量,而让田季
安与元家联姻,两人从此走上不同的道路。
“这是一个武功绝伦的女刺客,最后,却无法杀人的故事。”这句话写在《刺客聂隐
娘》电影本事的开头,用以破题。《刺客聂隐娘》的故事,由“青鸾舞镜”的典故开展:
青鸾之所以在镜前悲舞致死,是因为不见同类的孤独。
在剧中,聂隐娘亦是孤鸟,从她身奉师命返乡,见家人的亲情挣扎、再到尾段遇见磨
镜少年,重新发现世界的一份纯真。整部电影的故事,或许可以视为一个“刺客下山”的
故事,下山入林的过程,是一场对“孤独”的试炼。而相较原著中仿佛成为师命的傀儡,
一生奉命行侠的宿命,电影尾段的归返纯真,则让聂隐娘取回了掌握命运的权利,
看完《刺客聂隐娘》后,没有以往观赏大师电影的包袱,反倒心情相当愉快,这是近
来见过最“自然”的电影。所谓“自然”,是不像一般商业电影有浓厚的娱乐意图,但也
不像艰涩难懂的艺文电影,得要观众在符码中找答案。电影之所以自然,是侯孝贤导演的
镜头下,用极为生活化的方式,戳破了一面挡在观众与电影之间的隔阂。戏的味道被刷淡
了,观众与电影中发生的故事,不再是看台上与看台下的关系,反而更像是一种身置其中
的感受,那被刷淡的戏味,反而让观众更能感受电影中的气息,与在那上头的一草一木、
一牛一羊。
侯导的电影中,演员表演的步调力求平实自然,看不到过多的表演痕迹,反而多在简
单自然的生活节奏中,慢慢拉扯出故事的样貌。聂隐娘步于山林、田季安与幼子嬉戏、磨
镜少年在村旁跟小童互动,看完电影,脑海中真正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这些段落。
如果要找一种方式形容,那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自然,就像呼吸一般。呼吸是不需要
练习的,只需要对上频率,一吸、一吐,一吸、一吐,从电影开始之后,慢慢地调整自己
观赏一部作品的呼吸频率,看《刺客聂隐娘》,其实就如呼吸般简单,而银幕上的空气,
流动的是晚唐时期的中国气息,不见刻意的古装与台词。反而在极为贴近真实的想像中,
置身其中。
在晚唐的气息中,一只孤鸟遇上了镜,也遇见了不用悲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