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完美的泡沫──纸之月

楼主: EricCat (橘猫)   2015-05-29 14:18:01
完美的泡沫──纸之月
  借由一个平凡女性盗领公款的犯罪故事,《纸之月》在《听说桐岛退社了》导演吉田
大八的手笔下,涌出了难得见到的丰沛情感。直视欲望与罪恶,《纸之月》用精细的叙事
、绝佳的配乐、精彩的表演、掌握得宜的节奏与奔放爆裂的情感冲击,带来一部近年最美
的犯罪电影。
  我爱吉田大八的电影,在他的作品中,主角骚动的情绪,永远是一首给孤独者的颂歌
。两年前,我在金马奇幻影展观赏大八的《听说桐岛退社了》,电影后段,主角的情绪爆
发,大吼著叫唤身后的电影社社员上前撕咬身为“人生胜利组”的同学们。那些社员滑稽
的丧尸扮相、同学的惊慌,还有莫名其妙的突来发展,引起全场的笑声,但我却在那个画
面感到惊讶,甚至落泪。因为我看到了,主角的手在这一刻是如此紧握着他的摄影机。
  《纸之月》有着一个极其相似的桥段,当电影尾段时,主角做出惊人之举,一句对白
从她嘴中吐出。影厅中再度响起笑声,但我却感受到似曾相识的情绪。那是多么美的画面
啊?脱开了束缚,一个自由的心灵包容了自己的自私、包容了自己的欲望、包容了自己一
切的失败、挫折、崩坏……熟悉的情感表达,熟悉的吉田大八。
  好的故事,离不开对于自我的认知与成长。主角追寻自我的历程带来了什么转变,往
往比结果更重要。有时候,不管是什么“奖品”,都换不过整个“过程”换来的认同感与
自我形塑。
  举个例子,今天一个一心一意想偷到钱的主角,不管手法再巧妙、心思再细腻,从头
到尾都只有同一个面向,不管他成功或失败,我们都不感兴趣。但是,当主角的目的不是
钱,而是她意外在偷钱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不同面相”的自己,那才是整个故事的醍醐
味所在。
  她在意的,不会是挥洒满天的钞票。而是她第一次见到了,在漫天钞票中翩翩起舞的
自己,原来这么美。重在过程,不在结果。因为如果没有过程中的自我形塑或价值判断,
大家根本“无从”也“不愿”进行结果的判断。
  对我来说,《纸之月》就是这样一部奇妙的犯罪电影。数字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
每多一个零之后,主角的舞步,就更轻了一点。
  除了美到不可思议的电影后段,与耐人寻味的收尾方式(同样是借由犯罪再度寻回心
灵美感的故事,最后的收尾似乎有几分向《沉默的羔羊》致敬的味道)。我还特别喜爱吉
田大八对于“慢动作”的运用,片中出现数次的慢动作画面,每一次都表现了主角不同时
候的心境转折。从初次的回眸、中段的踏出第一步、逐步入魔,最后羽化成仙,每个慢动
作镜头都极尽嚣张霸气的力道,让我迷醉而无法自拔。
  经过一些事之后,会觉得世界变了。太阳照常升起,周遭的人们也依旧过著同样的生
活。但是,世界已经变了啊……为什么你们没有发现呢?明明什么事都不一样了呢。
  居然你们跟不上,那就别怪我丢下你们了吧。
  ……
  升起的泡沫,美得无懈可击,尽管早已预知最后的结局是泡沫的破裂,但我们依然愿
意为了再看一眼沫影中的自己,那美得发出光亮的自己,再看一眼,于是再吹起下个泡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