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法国文化模仿犯编导-江佩洁专访

楼主: EmilieW (P)   2015-05-28 18:15:58
※ [本文转录自 Drama 看板 #1LP8mYes ]
作者: EmilieW (art) 看板: Drama
标题: [口碑] 法国文化模仿犯编导-江佩洁专访
时间: Tue May 26 23:07:10 2015
艺术总监/编导 江佩洁(Pei-Chieh Chiang)
专业演员、裕美子的仓库剧团艺术总监。毕业于台湾大学戏剧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编剧所,于纽约Dramatists Guild of America 担任实习研究与New Georges剧团担任fellowship及剧本评审。自幼学习钢琴、手风琴等乐器,演出作品涵盖舞台剧、电视剧、独立制片、广告、乐团等,曾参与莎妹剧团、河床剧团、疯狂剧团支国内外巡回演出。自2000年开始陆续
发表舞台编导作品,曾入选台大戏剧独呈比赛(最佳剧本、评审团大奖, 最佳女演员)、转身戏剧节、牯岭街明日之星剧展、两厅院竞技广场复赛。
重要编导、演出作品:
2013 《我在医学的漫长路—我如何从一个医生变成一个昆虫医生》(英文版) 纽
   约百老汇 Signature Center
2011 《文化模仿犯第三部曲-法国 Emilie 的”异想!!??”世界》(英文版) 美
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2011 《茱莉叶40,诈骗集团 》(英文版)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2009 《文化模仿犯第二部曲-实验音乐剧oh, My “Goodness!!??” 》
2007 《文化模仿犯首部曲-首尔我爱你 》
电视、电影演出:
2010 夹子小应MV “我在美术馆外边”、“河畔思情人”女主角
2008 辅导金短片“黑手”女配角
2006 辅导金短片“天堂之路 ”女主角(施君涵导演) 、“香诗 ”女主角、辅导金长片“神选者”、电视剧好美丽诊所、侦探物语等
以下是对编导江佩洁(Pei-Chieh Chiang)的专访
Q1: 这出戏主要是在说什么?
A1: 乍看有人应该会觉得这是跟”文化崇拜”有关的戏, 不过这出戏并不建筑在批评法国文化,美国文化或是台湾/中华文化谁比较优劣这种平台之上. 有点在反思这些现象, 或是这些文化背后所真正反应出的社会问题或是艺文环境的问题等.
Q2:
A2: 媒体这东西常会让人”产生误解”。当人的距离拉开, 就很有可能因为不够了解对方, 而对对方产生误解. 这就好像某一个国家/种族的人, 容易对另一个国家的人有某种误解, 或是想像一样. 例如我们对于法国的认识, 很多时候大多是来自他们一些导演所拍出的电影.
Q3:这出戏的性质?
A3:每个人进剧场看戏的目的或所想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这出戏或许还算是一出喜剧, 也不会太难懂, 我所想要的戏剧还是在于可与人交流的状态, 或是有点娱乐性也好.
Q4:
A4:我还蛮怕有人以为我的剧本是”我以前的故事” 其实不是. 故事有部分是捏造的, 但我承认有些在法国看到的事是真的. 剧本本来就有可能包括部分的真实与现实世界, 但都是挑选过后的呈现. 也许故事有呈现一些议题的讨论, 或是部分人曾被不公平的对待等事, 我想看别人/别的族群的故事也常常让我们能想到更多事, 看到自己的问题等, 这也是我们进剧场的其中一个目的. 有时我们所拥有的世界可以更大一点, 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可帮忙自己不要困在自己的问题里太久.
希望本戏也可帮助观众开拓自己生命的厚度与广度.
Q5:关于文化模仿犯首部曲-韩国模仿犯首尔我爱你的简介
A5: 像我个人以前也喜欢看一些韩剧, 韩国政府在影视业方面巧妙地跟旅游业以及历史文化成功结合. 韩国人确实有我觉得可以效法的地方, 也佩服他们某种愈冷愈开花的顽强民族性, 但当然有人觉得他们很喜欢偷中国文化的东西.
Q6:关于文化模仿犯第二部曲 美国文化模仿犯 妳的一些个人看法
A6: 有人觉得美国最大的问题 仍是种族问题. 这也仍旧反映了一件事, 人还是容易因为彼此的差异, 对对方产生误会. 在我过去在美国纽约待过将近五年的经验, 曾在捷运上看到一个白人跟黑人女生因为一件小事(误会), 严重地羞辱彼此的事情. 我也刚好站在他们中间, 同时看清楚很多事情. 其实在台湾也容易有一些误会, 台湾还是充满不同文化背景组成的人, 本团的组成有些是一些大家定义为”不中不西”的新文化台湾混血儿. 但有一个铁的事实, 只要是人, 都应享有基本人权, 得到基本身而为人的尊重, 没有谁该不享有人的基本尊重的对待这件事. 每个族群的人,
也同样得被基本尊重
Q7:可否谈一下在美国做这出戏的经验?
A7:在美国时这出戏其实做了两个版本. 一开始大概来了一百多位美国演员来Audition, 一开始的想法是纽约会演戏的演员真不少, 一开始也有跟一位其他的导演一起合作, 她大概大我八岁, 是以前哥伦比亚导演所毕业的校友. 选角的时候发现有趣的事是, 她在选角上非常在乎演员在表演上是否受过专业训练, 我选角常更在乎演员特质是不是符合剧本想表达. 最后我们取一个平衡点. 不过由于在合作过程发现意见有时还是不合, 我又很坚持己见, 最后还是以”一个剧组还是只能有一个导演而自己来导” 收场.
Q8:可否谈一下哥大编剧所的教育方式?
A8: 教育方式就是给你绝对的自由, 教授几乎从来不给你任何关于写剧本的意见, 我问过指导教授Chuck Mee的意见, 通常会说”写你真的想写的就好”. 当然如果你以一个剧本够不够戏剧性来说, 大概有人会想要更有”戏剧专业建设性的意见”. 但是他们的建议也给了我一个很大的Hint. 不过最重要的事, 我有时也不是想写真正想写的东西, 还是会为了一些特别因素故意改一下剧情.
Q9:当初选择编剧所的原因?
A9:其实当初同时申请编剧所跟导演所, 导演所有些也有录取. 但由于以前几乎没导过
别人写的戏, 又并不是要接受只有导演方面的训练. 再加上哥伦比亚大学其实也有导演课,
还是选择以创作为主的研究所. 有时我觉得其实我在表导演方面较擅长, 但有时又觉得自己
比较喜欢新的东西.
Q10:"文化模仿犯第三部曲-法国Emilie"此出戏为何要在端午节演出?
A10: 当初在西门红楼那边因缘际会捡到这个档期, 有人还误以为是因为端午节大家都不想在这档期做戏. 其实这意义上还蛮明显的: 刚好在一个中华文化的假期, 呈现一个跟文化冲突有关的戏. 看”文化模仿犯”在佳节被审判的黑色幽默, 同时也觉得佳节时大家常无处去, 可以趁机阖家观赏或是约会, 联络一下感情, 但其实这出戏也很适合自己一个人来看.
重点还是希望大家能进剧场来看看戏, 过一下端午佳节
演出时间:2015年6月18日(四)-21日(日)
演出地点:西门红楼(八角楼二楼剧场)
超值票价:640元
(物超所值, 非常适合上班族, 学生,热爱艺文的朋友, 老年人青年人观赏)
(是导演从纽约百老汇回来, 跟许多金马金钟提名黄金阵容共同诚心之做)
购票及其他优惠请洽: 两厅院售票系统/FB上, Blog上有连接网址
FB:http://goo.gl/DGCPMH
剧团部落格
http://blog.yam.com/Warehouse8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