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顿兄弟的最新作品,延续着他俩一系列深入家乡土地的社会写实电影,一部部都反映了这个比利时南部法语区的悲惨处境。这里就是 Wallonie/Wallonia/瓦隆尼亚 ,是欧洲大陆 19 世纪第一个工业化的区域,也是比利时 1830 独立建国以来的经济火车头。不过,自 1960s以来内有矿藏枯竭外有全球产业转型,半个世纪以来一路走下坡。
背景:比利时法语区 - 瓦隆尼亚
乍看之下,这里是西欧先进国家更是欧盟中心比利时,应该生活幸福又有完善福利制度吧?但事实上经济表现中上的比利时,若把南北部荷法语区分开来看,北部 Vlaanderen/Flandres/法兰德斯 几乎可以算欧洲经济表现第一名,南部瓦隆尼亚则是西欧唯一一块贫穷角落,周遭的德法荷卢与法兰德斯清一色地富裕,只有产业凋零的瓦隆尼亚一路潦倒半世纪不见底,只靠坐吃山空的社会福利勉强撑持。
这也是比利时驰名全球的区域冲突议题。分开来看经济傲视全球的法兰德斯,每年都要上缴大笔税收给联邦政府,然后分配给瓦隆尼亚填补大量社福开支,这让法兰德斯人很不爽,不但日益壮大的分离派一直很想独立建国甚至不惜创造民族冲突神话,就算是不极端的一般法兰德斯人,也往往对瓦隆尼亚人抱持各种偏见如“他们都不工作”“他们都很慵懒,很注重生活”“我们学他们的法语,他们都不学我们的荷兰语”,而事实上是,年轻甚至中年一代的比利时人,两区相互的交流与认识非常有限。(还往往要我们这些外国人当和事佬 XD)
拿了人家的钱有了社会福利,那又如何?无法振作的瓦隆尼亚非常苦闷,经济无法抬头自立,人生就无法自我实践,人际、家庭、甚至社会关系都因此千疮百孔,一触即发。达顿兄弟每三四年一部的电影都在拍个人成长与超越,都直接反应社会问题,而空中盘旋的幽灵都是这经济困境。
本片《两天一夜》也一样,女主角口中就提到过“社会住宅”与“失业救济金”这些福利手段,但他们一家想要的是工作,有劳动有生产,才有房有车有披萨有暖气有教育有生活,才能顶天立地。不过女主角经过一场人生低潮的焦虑症请假后,收假回到工厂赫然发现自己要被取代了:因为本来 17 个人的工作只要剩下 16 个人努力加点班就能做完,因此老板给剩下 16 人选择,很“民主”:要把女主角开除掉大家多分 1000 欧元年终奖金?还是要放弃这笔多出的年终奖金而留下女主角?
16 人对 1 人,1 人的年薪加年终大约 24000欧元(我自己推估的,毕竟是太阳能板公司,工人也是要点技术的)扣掉 16000欧元奖金公司还有赚。这个设定非常戏剧化,但戏剧化下的剧情公式也非常简单,就是女主角要一个个造访 16 人游说大家“请勉为其难牺牲一点,不要放弃我”,然后惊人地在这一成不变的公式中,看见多样不同的蓝领家庭处境。
瓦隆尼亚的悲歌
本片,可以用左派的社会正义来解读,也可以用儒家的人情义理来解读。而用我的眼光来看,这个 1人游说 16 人的超戏剧化设定,除了细看个人处境之外,更放大影射国家问题。想飞却飞不起来陷入焦虑的女主角,就是瓦隆尼亚的缩影,本片就是瓦隆尼亚向法兰德斯五省游说“不要丢下我”。在女主角的游说之旅中,处处看得到影射比利时两区冲突的梗:
譬如主角陷入人生低潮,大家一起分担却心有不平,这就是法语区经济弱,荷语区财政支持法语区社福,却心有不平;
譬如主角诉求的“不要丢下我,即使我知道你也有困难”,这就是“荷语区请别独立,即使我知道你也在面对 2008 后的经济衰退”;
譬如主管 Jean-Marc 挑拨离间,“你们不要听他的”,这就是荷语区分离主义政党挑起的民族冲突,怂恿本来和平无事的荷语区人民讨厌法语区;
譬如“我不是冗员,我能工作,不用麻烦你们加班”,就是“给法语区人一个机会和荷语区一起努力,我们会好好工作”,而同事反问“如果我想多赚一点呢”也同时影射当代荷语区一种新兴起的拼命工作力争上游之文化,渐渐走向踩在别人头上的资本主义伦理、而渐远离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伦理;
譬如面对足球同事 Timur,这个女主曾经仁慈提携的小弟,提醒女主强壮有肩膀的过往“我如意时也曾帮助别人”,就是影射法语区在 19 世纪与 20 世纪前半一百多年间,以欧陆最强的重工业实力支撑比利时,并与平庸的荷语区共享经济果实;
而今天轮到女主角得忧郁症努力挣扎振作,“我不如意时也请你帮助我”,就是影射 1960s后至今半个世纪,在金融贸易服务业崛起的时代,请意兴风发的荷语区伸手拉重工业衰落的法语区老伙伴一把。
给法兰德斯的情书
甚至到了结局,这一路影射还影射到未来的假设状况:轮到我脱困了,但我会自私地抛弃别人吗?女主角绝不为了保障自己工作而牺牲那位约聘的小弟,绝不让自己堕入踩过别人向上爬的资本主义陷阱中;法语区现在谈东山再起恐怕还太早,但风水轮流转,有朝一日若轮到法语区风光了,我们绝不能无情地竖起壁垒。
许多先进国家的分离主义,都是一个区域富了就想自立门户,把其他区域视为拖油瓶亟欲摆脱,但忘记了彼此早就千丝万缕互相扶持的历史。(譬如苏格兰、巴斯克、加泰隆尼亚、巴伐利亚、北义维内托,大家都口称历史与民族主义,但大家惦惦不想强调的都是经济,包括苏格兰的北海油田;不然,其他每个区域也都有民族传统,为什么都不喊独立?)(又譬如过去高雄养台湾工业、云嘉南养台湾农业,今日北台科技走廊虽不至于把自己当“台北国”喊分离,但也要小心别把这些落魄伙伴拒于门外)
最终,本片女主角要争的其实不是饭碗或奖金,而是良心与感情;她无法接受的一直都不是丢掉工作,而是这些好同事们怎会无情地背弃自己。这段关系又很像比利时荷语法语区的感情,这两区在比利时 185 年历史中互相扶持、水乳交融、彼此通婚,法语区有一堆荷文姓氏荷语区也一堆法文姓氏,什么你我之分的民族对立都是政客创造的假议题,互助共荣的感情才是真议题。
无论未来女主角是去是留、无论未来比利时是合是分,生意不成仁义在。最后的影射就是:如果真走到分离的一天,我能理解这是你们合议的结果,也一定珍惜这每一段友情,一定好好拥抱说再见,未来若有需要还是“欢迎来住我家”。什么现实的烦恼无奈都不重要,回到好朋友身分发挥日常互相扶持的待客之道时,车里三个平时满脸愁容的男人女人们,都找回童心摇头晃脑大声唱起摇滚!
更重要的是:请大家别为我担心,我们瓦隆人(女主角)自有出路,毕竟衣食不缺又有福利制度的瓦隆尼亚困境并非一番两瞪眼的生死存亡(来福利制度欠缺的超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台湾看看,这些欧洲失业户还有房有教育有救济金,已经超幸福),而是心理焦虑。女主角这场游说战争失败了,却看到了温暖的情感,也重新提醒了自己的强壮、看见了自己不变的仁慈。只要有这健康美善的体质,新世纪的瓦隆尼亚仍然充满未知希望,就算穷哈哈也充满希望。
场景与演员,平凡而道地
最后,谈谈本片的演出,本片有影后级女主角,但玛莉咏柯蒂亚演得完全像个凡人,甚至很像火车站遇到的通勤路人,穿搭随便头发零散随便绑一绑就好,完全描摹出生活一切只求温饱赶快做好的庸碌感。这个庸碌感甚至深入到室内场景,包括浴室的镜子前牙刷柜台、厨房的厨具选择与摆设、餐桌上吃披萨的器具,都有一些平凡蓝领家庭仍然企望维持的整齐表面,有他们仍然希望的一顿 proper dinner 格局,但这个 proper 仍然很平凡而廉价,他们却要在其中努力活出一个幸福家庭。
本片就在法语区工商大城 Liège 的郊区 Seraing 拍摄,拜某便利商店推出的“列日松饼”之赐,台湾人好像也渐渐知道这个地方了。这里虽不是法语区首府,但已经是法语区首席工商与文化大城,如果法语区还有什么经济活力的话列日一定还是火车头。本片除了女主之外也拍了一堆其他同事家庭的生活,处处看得到典型瓦隆尼亚人虽穷哈哈也想维持的理想生活,尽管穷也要一个接一个生孩子完成美满家庭、虽没钱也要给孩子认真的好教育、要教孩子练足球当个男人、没钱雇工整修就在自家后木工坊 DIY、甚至要盖栋梦幻山坡住宅(山坡却一片荒芜)也都要自己 DIY。
人人心理都有个平凡的梦想,当然也都有身为同事的良心与友情,两者不能兼得时就在那边犹豫又内疚,这个心里挣扎我认为拍得非常道地,我自己认识的几位瓦隆朋友身上都感受得到这样的气息。本片当然道地,毕竟演员都是瓦隆人,都在瓦隆尼亚土地上拍,尤其在达顿兄弟手上继续拍老家更是驾轻就熟,闭着眼睛拍都是道地。
而玛莉咏柯蒂亚这个浑身星光的法国大明星,居然也能把平凡蓝领妈妈的身段演得这么道地,尤其是斜背着小包包在太阳下穿短靴走路的神态,以及那暗示著长年工作的驼背,在每一场或欢欣或悲伤或沉思或发呆的戏中都驼得那么自然。这种毫无星光的平凡演出,越是平凡越是道地而完美,如果演爱迪皮亚芙能拿奥斯卡金球 BAFTA,我觉得这部拿十个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