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看过第一集,直接从第二集开始其实也没什么跟不上的,整部电影除了有一幕幕精采表演、生活中的精采即兴、神祕的地下擂台与神圣的国际舞台之外,也还有许多成长的讯息,很容易令人感动!只可惜,我觉得这部片应有尽有之余,好像就是缺了临门一脚,这临门一脚可能是主题的起承转合,也可能是拍摄与剪接的节奏感。
首先,我不用看第一集,都可以很快知道哪些人是主角群,哪些人只是团体中的好姐妹。主角群各有人生课题,有 Chloe的耽溺、有 Beca 的进步焦虑、有 Amy裹足不前的伪装、有 Emily带点自我中心的期待与失落,当然在音乐主题上,也有混编与原创之辩,并且直接反应在与德国队的对抗上。这些主题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个层面的反省与成长应该都可以谈得很动人。
技术上来说,本片当然也是有起承转合的:
“起”是心有不甘的 Chloe毅然宣战、出丑的 Amy浑身带刺、跃跃欲试的 Emily不知天高地厚、急着闯荡的 Beca 偷偷摸摸,大家的成长课题先铺出来,各有偏见;
“承”有 Amy面对追求傲然拒绝、有 Beca 在录音室见缝插针锋芒毕露、有 Emily自豪创作却搞砸擂台、有 Chloe一头热筹办露营,大家的偏见都尽情发挥,而且发挥得很过瘾不知停下来想想;
“转”有 Beca 赫然发现自己没有原创而找 Emily合作、有 Amy毅然跑回去划船唱情歌、有 Chloe终于把战斗露营变成温馨露营团结大家,大家都经过挫折与顿悟,痛定思痛要力挽狂澜;
最后的“合”,当然就合在团结起来、找回 A cappella 的返朴归真、在舞台上夺得大奖圆满结束。
好,起承转合是哪些情节都横向地看清楚了,都有交代,但再从每个角色纵向来看,每个人的自负、试误、顿悟与成长,拍得够清楚而有说服力吗?这个见仁见智,至少对我来说不太够,很多转折与领悟太过突然,Beca & Chloe的理念之争没有经过什么具体冲突很快就达成新共识了、Beca 突然间把 Emily 找来一起做原创就成功了;更糟的是,“原创”这个顿悟后的成长,显然是最后哥本哈根大赛夺冠的关键,但这个大赛的演出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完全没有事前的铺陈,没说大家如何在歌唱艺术表现上有什么领悟与转折、也没说大家如何采取了新策略来编曲编舞排练。
最后这场夺冠演出,本来看来应该肩负著“合”众位主角领悟成长的戏剧任务,但没有。甚至,比起那个全片一直被塑造为超强对手的德国美声机器团,这冠军大赛到底是怎么胜的,也没有鲜明对比,至少我看完 Barden Bella 队演完后,还觉得只是不同曲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居然德国美声机器团就自己黯然退场了。要说“原创”与“返朴归真”真的是关键吗?照全片剧情推理来说我认为应该是,但拍起来居然让我还很狐疑到底是不是我自己多想... 众位观众,大家真的觉得这场 Barden Bella 艺惊全场众望所归吗?
我没看过《歌喉赞》第一集,不知道它是怎么处理比赛张力的,我心里想到的比较案例是《3D舞力对决》,它另辟蹊径的舞蹈设计真的就有仔细酝酿与铺陈,也真正走出令人惊叹的新路子,漂亮击败对手也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相较之下,《歌喉赞 2》尽管每一场主角群或敌手的表演都很精采,在歌唱竞技与磨练方面却拍得相当没有说服力,缺乏创意、苦功甚至热血,太过水到渠成。
是呀,我对本片的感想一言以蔽之就是“水到渠成”,每个主角的个人成长与主角们之间的冲突,都解决得太容易、太快速,要说是这些成长课题故事线太多、而无法全都给予足够时间吗?也许是,无论如何呈现出来的结果尽管在剧情道理上都说得通,但总令我觉得搔不到痒处,无法感同身受。
另外,本片有相当多幽默桥段,譬如唱整间唱片工作室从老板以降都是幽默,两位播报员所有台词也全是幽默;也有相当多纪念年轻与友情的青春桥段,譬如游泳池畔开趴、譬如战斗乐园跳水、譬如打枕头仗、譬如围着营火“阖各言尔志”。就算是这些青春桥段也一样充满幽默,尤其是两位团员一个阴森一个乌鸦嘴都很有趣。这些场子当然都很有趣,不过我觉得有时节奏感掌握得很棒、有时却有点乾乾的,尤其是许多慢动作的青春桥段令人不太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就只是拍拍浪漫 MV 而已似地。
当然,看本片仍然处处有 A cappella 的绝佳享受,尤其是五队打擂台时每队都个性鲜明又逗趣,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基本上节奏感都掌握得很棒!不过说到成长剧情,我觉得还有相当的进步空间。不过这只是我个人有点挑剔的观点,也许是我变得世故而不再年轻了?
看看四周,几乎包了整场的多校高中女生们(也有些男生)倒是从头开心到尾,甚至听得见感动流泪。也许我该把眼光放轻松点,放开心胸接收讯息并接受剧情,本片倒也令我一路带着笑意,回味青春、热血、友情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