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The Look of Silence (2014) 沉默一瞬

楼主: hunter7973 (killer)   2015-05-14 12:44:06
The Look of Silence (2014) 沉默一瞬
Directed by Joshua Oppenheimer
https://sylar7973.wordpress.com/2015/05/14/the-look-of-silence-2014/
(剧照、海报与预告片)
作为这次游牧影展观看的第四部电影《沉默一瞬》绝对是这次影展看到最具重量的电影。
该片为《杀人一举》的姐妹作,剧情的背景仍聚焦于印尼九三零大屠杀的后续发展,只是这一次少去了《杀人一举》中荒缪的戏剧掩饰,《沉默一瞬》直指人心的藉著受害者家庭的儿子,与每位屠杀者当面对质,还原真相、直视暗不见指的历史真相…
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在这部电影中巧妙地选了阿迪作为主角,阿迪一家两老年龄双双破百,家有两子,一人就是在930被处决的共产份子,导演藉著阿迪的特殊的身份(专门把人配眼睛的眼镜师)安排了他进入每个行刑者的家庭中进行对谈。
阿迪在电影中总是静静地凝视著电视,小小的萤幕中两个中年人模拟著、讲述著大屠杀的过程,他们笑笑的讲著当时是怎么开肠剖肚、怎么“切”人方便、处理完后怎么给清理…。
这些帮助屠杀的自愿军在这个城镇中各个以英雄自居,而政府对于整起的屠杀则对外声称是村民自行发起的活动,极其不要脸的讲著是共产党“自愿”请人去杀他们的,在这个骇人听闻的事件中牵扯进整个漩涡的政治犯更是多得数不清,而迫害这些人们的官员们、人民们、自愿军,阶位有高有低,面对这起案件有百百种说法,唯一相同的却是他们认为自己都没罪,或是认为不该为此负责。
位于下位者总说着他自己不过是执行命令罢了,矛盾的讲着你不该一直讲著这些“政治”的话语,我不谈这些政治。在他们心底里完全的“妖魔化”共产党(他们杀的人)对于这些的人,他们可以跳过宗教的誓约,予以痛击,但我想他们每个人心底里都背负著各自的血债?要不然他们不会异口同声地讲著,许多自愿军在杀了好几个人之后,多的是发疯般的不断的向神忏悔,没疯的(就是受访者)竟是喝了几杯“人血”才不会发疯他们说著喝了人血后会变强,不会发疯。
但这些残存下的人真的没疯吗?晚上没有做恶梦吗?我实在非常的怀疑
(当然像是一些完全觉得自己没错的或许真的不存在所谓的罪恶感吧?毕竟他们可是官方认证的“英雄”呢。)
位于政府机关、又或是自愿军的小队长们,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往往狡猾的讲著,说他们并非“亲手”执行者,同时摆起官威的质问你是什么身份,可悲的人类啊,撇开那些官阶、外表你不也是人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令人感到悲痛的是这些遭受迫害的血腥屠杀,在印尼学校的课堂里完全以相反的方式来叙事,老师在台上传述著扭曲的历史,这些行凶者在城镇里接受英雄般的待遇。阿迪年迈的妈妈句句恨之入骨的话语,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充满皱纹的双脸哀伤的讲着他的儿子死前那一夜发生的事物,两眼如喷火一般的诅咒著行凶者一家,哀恸的话语字字如血,流入河中一去不复返,血海深仇如何能报?正义何时方能到来没人知道,唯一能做的只能无奈的期盼著上天、来世逞罚这些恶徒…。
我想导演选择阿迪当主角是有含义的,当他为那些凶手戴上眼镜调整著焦距的那一刻,时而模糊时而清楚的画面,似乎也代表着大众的眼睛,审视著历史的真相,尽管多数人都不愿意去面对一切(特别是行凶者与其家属)
这个“罪”过于庞大,似乎没有单一人物该去承担、负责一切,电影后半段来到一个凶手已死的家庭,追问的下场只带了更多的冲突与伤痛,凶手的下一代该怎么赎罪呢?他们该偿还上一代所犯的血海深仇吗?似乎每一个都是没有答案的问句
印尼美丽的自然场景在导演的镜头下一显无遗,但这个看似美丽和平的大地中却暗藏着如此凶险的真相,实在令人哀叹的想起《红色警戒》中出现不断出现的对位,《沉默一举》在多处暗讽著美国所做的行为,在印尼人眼里美国人只在意着他们国家丰盛的橡胶资源,在外国观光眼里他们则只在意著这个国家美丽的海滩,是否让他们玩得尽兴,政治的角度上美国一定是大力的赞扬着他们“民主化”的行为,外表上谴责著印尼的屠杀却在心底里暗暗的欢喜,这招老美实在玩太多次了,只要任何一个主打民主的国家东长都要经历好一段动荡不安的日子,在电影中那些行凶著在事后
似乎也发现了他们被操控的事实,嬉笑般地对着镜头讲著,欸老美你们“民主化”印尼了,我们帮你们执刀、做了这么多是怎么不派个飞机、游艇招待我们去你们国家玩玩啊?
电影中最为悲痛的一段莫过于,结尾前阿迪百岁的母亲与大屠杀的生还者相聚的片段,阿迪的母千不能自己的抓着生还者的衣襟哭着喊到,我怎么可能原谅这些凶手?又要我怎么放下这一切?(生还者后来信了教,说他愿意放下一切,宽恕那些曾经追杀他的凶手。)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就如同他的结尾时百岁老母手中捧著三四粒不断跳动的豆子(内藏飞蛾的灌木种子),盼望着死去的儿子能够化蛹而出,这个意象无疑是一个原谅与放下。但如同电影中不断出现的多从观点,唯一的真实莫过于直视历史真相的那一刻,悲痛方能化解吧?
就如同肯洛区在《吹动大麦的风》坎城获得金棕梠时所讲的名言:“一旦我们敢于说出历史真相,也许我们就敢于说出当下的真相。”(If we dare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ast, perhaps we shall dare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resen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