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雷] 模仿游戏,卷福上身的亚伦图灵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1-22 16:36:25
老实说这部片大部分我都蛮喜欢的,但由于我个人对 BC 自福尔摩斯以降的演出越来越反感,而本片又再度加深这个反感,因此负气地给个负雷。任何电影都有好有坏,要给好雷还是负雷往往只是一念之间,还请大家不要见怪。
感谢前面几位版友提供了本片与史实(至少是史料,史实怎么样谁知道呢?)的比较,我想就不用太在乎本片有没有忠于史实、也不用太在乎编剧与 BC 诠释下的图灵与真的图灵是否相符了。我们只要知道这个故事题材有几个全球万众瞩目的吸睛亮点,包含二战密码战、解码庄园、电脑的祖先、同性恋、性别歧视、苏联间谍与白色恐怖... 这些都是台面上放著的食材,本片制作要怎么炒都随便他,好吃就好。
的确,以图灵为核心延伸出来的故事,就是有这么多好梗,有这么多好食材,但是本片看起来就是很想把它门全部调和在一起,成为一部具有清楚中心主题并贯彻到每个细节的电影,而不走较旁观的报导文学路线轻描淡写穿插史实。关键是:真的能如此整合吗?也许可以,但本片整合得好吗?
本片的整合方式,大体就是:敏感又内向的少年图灵,在英国典型的菁英寄宿学校霸凌中看见了他生命中的春天,透过同窗之爱美少年的纯纯情谊启蒙了解码之路。美少年没说再见就走了,图灵忍着一辈子故作坚强不肯流泪,满腔情意全部化作惊人的解码工作与计算机开发,救了千千万万人性命也催生了今日人手一台的电脑。不过最终,保守的 1950s英国社会并没有接纳他,抑郁以终。
光是以上剧情简述,就已经有边缘人与同性恋两个议题,尽管同性恋是一种苦闷的边缘人,边缘人却并不一定是同性恋。本片的关键台词“没人看好的那些人,有时才能做出无人能及的成就”出现三次,是在讲边缘人,而且呼应本片最早的 1928 中学时代时间线,的确也是在凸显孤僻不群受到排挤的边缘少年性格,仿佛要铺陈“如此孤僻少年,才能成就伟大”。
但,本片第三条时间线 1951 年,在警探(令人想起 Black Mirror 首相大人)查案的故事中,非常强调同性恋,仿佛如此成就和同性恋的命运大有关系。 1928 与 1951 这两条线分开来看都还蛮动人的,但两者暗示的论述不同,使两者的说服力都打了个折,至少两条线互相呼应得不太对劲。
当然,本片好处很多,有许多点到为止的战争群像,有站在战船上抽烟取暖的阿兵哥、有战时的城市后勤生活、有拎着行李箱挤进地铁等空袭的伦敦人、有每天轰炸后帮忙搬运残砖岁瓦的消防员与街头小朋友、有教导一群小朋友戴防毒面具的小学老师... 这些片段点到为止却都很立体地画龙点睛,都让本片看似平凡的小办公室解码战变得神圣而热血,解了个码他们小队只是去喝酒庆祝一番,背后因此活下来的却是战场各角落的千万黎民呀!
还有,不论图灵被塑造成被霸凌的孤僻少年还是被歧视的同性恋,女主角的加入都是一种惺惺相惜,都是一面镜子,被工作场合排挤的同性恋与女性、被社会凝视的边缘怪咖与待嫁女儿。 Joan 这个女主角的史实如何我不知道,但这样子与图灵搭配呈现,的确让图灵所遇到的一切困阨与愤懑在镜子上血淋淋地呈现出来,而且还以女主角截然不同的面对态度提供反思。
至于其他角色,一个中校长官一个 MI6谍报头子,戏份不多却很立体,简单用两个角色就表达了迂腐官僚与白色恐怖两片大乌云;而四位解码男同事们,相当可惜,在本片的解码工作上用处几乎是零,其中与 Joan 一起考进来的那位根本就是路人,另外三位也只是铺陈单场戏的工具性角色,苏联间谍就是来心照不宣以凸显谍战之黑心(倒是看见唐顿小司机难得的奸笑)、年轻小弟就是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给图灵天人交战(你对名媛小妹也这样哭试试看)、高富帅同事则是象征童年排挤图灵的英国菁英少年终于肯定并接纳了边缘怪咖。
这三人三个单场戏,其实都演得相当好,但角色整体呈现实在浪费。反而有个单场戏超抢眼的女配角,表现非常生活化也非常自然,却在自然剧情中不经意带出图灵所未见的解码症结点,而让图灵终于在 universal machine上面加入了点人性!这女配角 Tuppence Middleton 超漂亮又表现精采,可惜才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场戏而已,也一样只是个工具性角色。
如果要以“二战解码”主题来说,我认为真人真事改编的本片并没有那么精采,反而是 2001 年道格瑞史考特(《不可能的任务 2》大反派)与凯特温斯蕾主演的虚构电影 Enigma 《拦截密码战》还更精采!是时候去把片子找出来回顾一下了... 至于本片,我想焦点是图灵的一生情感与志业,以及面对任务、科学与社会的人生挑战,只是刚好发生在一个二战解码庄园而已。
综合以上,我若不是给好雷也还是给普雷,不过当把目光转移到 BC 饰演的图灵身上时,就改观了...
我很不客气地说,在这个电影图灵身上,我看到的是 BC 招牌福尔摩斯的影子。他是个天才、他追求完美、他嘴巴超贱、他离群索居、他目空一切、他倔强而不愿低头、他为了任务废寝忘食、他想出点子马上放下所有事情连礼数都不顾;这么聪明却又讨厌的一个家伙,又让我们发现他讨人厌的外表只是伪装,内里是个多愁善感又受过伤的脆弱心灵,浑身带刺只是不懂得表达情感,令观众们油然而生怜爱的母性... 这么多特质,哪一点不是 BBC & BC 版福尔摩斯?
如果图灵本人真的在世时就是这个样子,那也罢了;如果不是,那我大胆解读:本片又在卖弄 BC 的福尔摩斯性格,和上次那部 BC 扮演亚桑杰的《危机解密》如出一辙!
当然,要卖弄这个很卖钱的卷福特质也不是不可以,但本片用如此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图灵,一来把所有其他配角的立体感都牺牲掉了(大家都呆呆地看图灵疯狂地跑来跑去)、二来把图灵一生事业的动机给热血地简化了(解码一生就只为一段说不出的爱情)、三来把一个充满机智角力的故事变得简单平板毫无世故(例:"Fire me too", "and me", "and me" )。
相较于 BC 一路到底用尖酸带刺掩饰情感的演技,我反而还更欣赏那个小男生听到男同学死讯时的演技呢...
我承认,我这个负雷主要就是针对 BC 的表现给的,这不见得是 BC 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综合片商期待、观众期待、市场商机、编剧设计、导演与摄影镜头刻划等等多方共同塑造的结果。 BC 演福尔摩斯很精采,但经过《危机解密》后又到了《模仿游戏》,我渐渐发现卷福的影子快要无法脱离他了。 BC 在其他的电影中能不能发挥多元演技呢?当然可以,可是前述这两部道貌岸然的大片都没这么做,而是好好地消费了卷福的形象。
消费卷福的形象未必不可,但这真的要看角色,不是所有天才角色都可以用 BC 版卷福代入的,譬如亚桑杰和图灵我都认为未必适宜。若看在商机的份上硬要代入,反而赔上整片的叙事基调,搞得不伦不类。我相信,这样子卷福上身的 BC 电影还会一部部地拍,哪一天 BC 可以放下这个资产、摆脱这个包袱呢?
作者: pauljet (喷射机)   2015-01-22 18:02:00
推你的勇气
作者: apycalo   2015-01-22 19:38:00
给他一点时间吧 我有阵子对RDJ跟Chris Waltz有同样感觉只能说有些太强的角色残影也是需要时间冲淡的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5-01-22 22:55:00
我是觉得本片不太能怪BC,因为剧本就已经把图灵改得很像卷福了。历史上的图灵并不是那种性格
作者: yzkeroro (小製)(′˙ω˙‵)   2015-01-22 23:37:00
真的很像卷福 但我还是很爱这部xDDD
作者: Odyseus (阿星)   2015-01-22 23:41:00
在魔戒里的恶龙感觉满突破的啊,话超多 XDD
作者: lovesick (Blato)   2015-01-22 23:56:00
觉得有些特质相像 但觉得BC在这片的表现很细腻
作者: sber (...)   2015-01-23 00:42:00
不觉得这部骗徒零嘴有贱啊,虽然有亚斯伯格不会看脸色,但是离贱很远
作者: LPJ723 (Forbidden)   2015-01-23 04:37:00
会吗,这部片BC的个性和Sherlock完全不同耶...Sherlock是I don't care! Turing 明显是想要却无法社会化
作者: yian0922 (凐非)   2015-01-23 05:42:00
楼上+1 片中图灵有想要融入一般人却不知所措的别扭感不过两人语速都满快的 卷福又太抢眼深刻 多少会联想到
作者: Anail (南雅)   2015-01-23 19:59:00
还没看这部 可是我不觉得危机解密的演法像卷福欸@@
作者: laughingfish ( )   2015-01-25 01:33:00
维基解密差挺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