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 《鸟人》作为悲伤讽刺浪漫的哲学喜剧

楼主: david1003 (It's not me)   2015-01-18 15:38:47
  这是一部难以定位的有趣电影,导演Inarritu被迫把它分类为“黑色喜剧”。这个分
类很难令人满意,因为在我看来它既是喜剧,又是悲剧,也是浪漫剧,更是讽刺剧
(satire)。它的悲剧性在于主角雷根(Michael Keaton饰,我想各位大概都已经注意到
Keaton在现实生活中的90年代代表作”Batman”与20多年后演的”Birdman”之间微妙的
关系了)是个困于自己二十年前的生涯颠峰之作Birdman的“标签”的过气演员。他已不
再辉煌。于是来到百老汇发展事业第二春。他与老伙伴经纪人独自筹措资金,改编剧本、
自导自演,希望能重新发光发热。但这里不是别的地方,是一个对好莱坞明星、特别是像
雷根这样过气的变装英雄,有特殊歧视的地方。一幕戏中,麦可(Edward Norton饰,也
演过变装英雄-浩克)对毒舌评论家狄更生(Lindsay Duncan饰,Duncan参与过更多奇幻
片的演出,最有名的是她帮星际大战的机器人TC-14配音)说“不是好莱坞来发展百老汇
,而是好莱坞来百老汇发展”。超级英雄不是来救百老汇,而是百老汇准备救超级英雄!
  百老汇这样表演艺术的圣地对变装小丑不但没有兴趣,反而有强烈的敌意。在开演的
前一晚,雷根到酒吧喝酒,狄更生也在那里,静静地坐在吧台写着毁灭性的评论稿(
Critics)。两人彼此知道对方,却毫无交集。突然,狄更生请了雷根一杯酒。对一个刚
来此地发展的演员来说,是个好的开始。雷根走过去,准备把自己之所以是演员的起点-
那张Carver在他童年时在一张餐巾纸上写给他的感谢词,拿给狄更生看。当时他欢欣鼓舞
,就像当听到经纪人说法国大使、阿拉伯王子和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都很
关注这部戏时一样充满希望。但事实好残酷,狄更生根本把他和这张餐巾纸当作狗屎。她
嘲讽他,批评他无意义的占据百老汇的神圣舞台,浪费资源又亵渎百老汇的灵魂。她发誓
要写一篇毁灭性的评论,即使从来没看过也无妨。
  雷根抓狂了。即使麦可早就说过这张餐巾纸可能根本只是喝醉酒写下来的东西,根本
没有意义。但这也没有关系,他依然是雷根说服自己仍然是个演员、仍然是自己奉献于伟
大艺术的初衷。只要麦可把戏演好、不要搞小动作,雷根仍然有机会回到舞台的中心,回
到好莱坞与乔治可鲁尼平起平坐。即使珊(Emma Stone饰,她是另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蜘蛛
人的女主角)指控自己根本不关心艺术,只是个自私的家伙,永远关心的是自己的职业生
涯和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有没有意义而已!甚至说:” there's a whole world out
there where people fight to be relevant every day. And you act like it
doesn't even exist!”没关系,女儿讲的虽然残酷,但也许是事实。但又怎样?然而,
绝不可以是狄更生来否定自己。因为决定雷根存在的不是Sam讲的Blogger、Twitter、
Facebook,而是代表社会评价的艺评家狄更生!当最大咖的评论家否定了雷根的艺术,批
评他只是变装小丑、名人而非演员的时候,他的生命崩溃了,变得什么都不是。于是他说
出对百老汇、好莱坞、文艺圈、乃至整个社会最大的批判:
Lacklustre? That's just a label… These are all labels. You just label
everything. You're lazy. You're a lazy fucker. None of this costs you
anything.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Well, I'm a fucking actor and this play
cost me everything.
  他的批判是个讽刺剧,接露这个社会面对挣扎的灵魂是如此的残酷。若对象不被标签
,对人来说那个东西是不可知的;但是人必须要生活,所以只好继续的标签。讽刺的是,
雷根在戏的最初也是这样对待烂演员Ralph一样,给了他一个“烂演员”的标签,然后阴
谋把他砸伤以退出剧团。为什么?因为不能为己所用,Ralph的表演不能让自己重新被社
会所爱,麦可能够。但麦可不能表现的太抢眼,因为这样的话自己还是不能被社会所爱。
  人与社会总是处在如此矛盾讽刺的关系。
  《鸟人》也是个浪漫剧,因为他无力改变这个事实;只能顺应这个悲剧,并且在舞台
上用鲜血显成就自己,如狄更生说的用自己的血灌输进百老汇。雷根最诚实的声音鸟人
说:”People, they love blood. They love action. Not this talky, depressing,
philosophical bullshit.” 那就来吧!在这一刻,雷根彻底与鸟人合而为一,展开他的
翅膀,俯瞰纽约,成为20年前那个伟大的英雄,今天晚上鸟人不再用麦可嫌恶的很假的假
枪,而是用真枪、鲜血来完成一场伟大的表演艺术。在这场荷枪实弹的演出中,血洒落在
百老汇的神圣舞台上。鸟人成功了,他用生命换取了无数的掌声与世界上人们的关注与祈
祷。他没死,他见证了这一切,还换了一个新的鼻子,还有透过报纸与评论得到了一个新
的面具-伟大的演员。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雷根的现实与鸟人在心灵上已经完全合一了,
于是他展开窗户,如鸟一般飞翔。
  但《鸟人》是喜剧,也必须是喜剧,这也是为什么Inarritu要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呈现
的原因。谈《鸟人》之前,我必须先绕出来谈谈影史上其它著名的一镜到底。这方面在影
史上最著名的电影毫无疑问是Russian Ark。但鸟人的制作团队自己也承认,这部片其实
不是真的一镜到底,而是有搞一些花招来让你以为是一镜到底(有兴趣可以看Emmanuel
Lubezki的访谈)。90年代后最著名的一镜到底的拍摄之一就是史柯西斯的《四海好兄弟
》(Goodfellas)。里面有一幕主角亨利带女朋友进餐厅,从他们过马路,不排队而是从
员工侧门进去,到穿过烦扰的厨房,直到餐厅并被排在最前面的位置,整整三分多钟,亨
利不断跟人打招呼并每人都塞20美金在手中,用这样的一镜的方式表现出这样的意大利黑
帮小人物的生活缩影。这一幕堪称影史经典,影响了后来90年代、21世纪的世界电影。史
柯西斯为什么要用一镜到底?因为一镜到底能够呈现最清楚的连续性。不像蒙太奇(
Montage)那样透过剪接镜头,导演创造出不受真实限制的电影空间与时间;相反,一镜
到底的正是要肯定现实的空间、时间的限制。《鸟人》里面时间就是那短短几天,从预演
前到预演、开演,一切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被压缩在短短的时间轴之中;空间就是那个剧
场,镜头被困在演员的休息室、狭小的走廊、屋顶、房间、楼梯、舞台、以及戏院外的酒
吧、街上的建筑物与人群之中。预演时,雷根意外被困在外面,只穿着内裤在人群之中移
动,而四周不断有闪光灯、赞叹声、批评声、与要签名的人,观众被迫看到这段路程,也
很能想像他穿着内裤的照片会如何被放到网络上。此外,我们也能完全观照在这有限的空
间内,这个剧团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的心情。这个连续性的观照提供了喜剧一个最佳的发
展基础。透过一镜到底,观众能完全感受到雷根看到的世界。从主角的视野出发的一镜到
底,看到的不是那些我们自以为真实的虚妄世界,而是充满荒谬、幻想的真实感受世界。
  事实上,导演Inarritu早在2003年时拍的悲剧《灵魂的重量》就企图挑战叙事线,有
意把叙事线的顺序不按照理性编排,完全与《鸟人》相反。我想Inarritu是有意挑战自己
对悲剧的理解。
  但为什么必须是喜剧呢?伟大的法国剧作家费多(George Feydeau)曾经说过为什么
一个喜剧作者总是最悲伤的?”They think ‘sad’ first.” 一个伟大的悲剧最终只能
以最喜剧的方式呈现,因为喜剧对人事物的思考必须先是悲观的,到了悲观的极致之后会
让你发笑。笑,才能化解对这个荒谬世界的可笑。
  Inarritu的故事总是在问:Who are you? 《灵魂的重量》中,保罗(Sean Penn饰)
得到克莉丝汀娜(Naomi Watts饰)因为意外去世丈夫的心脏,但保罗获得新的心脏后不
但没能继续生活,反而抛弃了原本的生活,爱上了她。但一次克莉丝汀娜爆发了,她问保
罗:" Who are you? You owe it to Micheal...No, you've got his heart. You are
in his house fucking his wife and sitting in his chair!”保罗愣住了,生命从哪
里来?你是谁?你的生命又是什么?又要往哪里去?
  这样的问题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来就在问了,Inarritu却总是想在两个小时的电影中
回答这样的问题。很有野心的导演。
  ”Who are you?”珊也问过雷根。” You hate bloggers. You make fun of
Twitter. You don't even have a Facebook page. You're the one who doesn't
exist. You're doing this because you're scared to death, like the rest of us,
that you don't matter. And you know what? You're right. You don't. It's not
important. You're not important. Get used to it.”在这个时代没有Facebook、部落
格、推特,你就不存在,真是讽刺。但更讽刺的是雷根什么时候才会存在?是到他光着身
体、仅穿着一条内裤在百老汇的大街上跑的时候他的影像才被发到网络上、珊才帮他创了
推特,这时候他才存在;要到在台上举枪自尽以后,才有人帮他创造了粉丝专业,他才真
正永垂不朽。
“镜子的意象”
And did you get what
you wanted from this life, even so?
I did.
And what did you want?
To call myself beloved, to feel myself
beloved on the earth.
作者: pttribk (ribacky)   2015-01-18 16:26:00
推~
作者: ababc12155 (将将将将)   2015-01-18 16:34:00
很棒
作者: wowhahawow (ACC率率张)   2015-01-18 17:15:00
推推
作者: yuehjian (Barn.)   2015-01-18 17:21:00
这篇影评写的非常好!
作者: henryhuang17 (Grado225)   2015-01-18 17:23:00
推,今天刚看完对最后sam一笑还不能参透
作者: michaelch (空白键)   2015-01-18 17:23:00
这部片很难解构~这篇真的分析得很好!
作者: benrun (斑斑)   2015-01-18 17:50:00
这部片太讽刺现今了lol...
作者: WMX (这学期要加油阿~)   2015-01-18 18:30:00
好棒的影评不过最后一笑代表什么意思,还是不能理解
作者: green0953 (虎鲸魂!)   2015-01-18 19:05:00
:)
作者: cheeeeer (胖丁5566)   2015-01-18 19:16:00
笑就好了 推
作者: hankaka (我的害怕)   2015-01-18 21:37:00
想听对最后一幕的解析
作者: howardkuo725 (xavi)   2015-01-18 22:05:00
作者: ksng1092 (ron)   2015-01-19 00:13:00
等等最后病房厕所里鸟人还是有在镜子里啊
作者: door1985 (silence is easy.)   2015-01-19 11:10:00
你讲得很好!!!!!
作者: ashrum (玄凤阿修拉姆)   2015-01-19 16:53:00
推! 深度影评
作者: otter04 (水獭)   2015-01-19 19:36:00
推!!!
作者: AquaX ((((()))))   2015-01-19 21:45:00
Good~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解读 这片镜头的象征和隐喻可能连看三遍都没办法一一找出 真是今年最有野心的电影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