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Bennett Miller虽然之前就在坎城靠着Foxcatcher拿下了最佳导演,然而随着英美的
电影赛季渐趋尾声,本片原本看涨的声势如今看来就跟电影中Steve Carell饰演的
John du Pont一手打造的摔角梦一样来去匆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Foxcatcher在我心中
还是今年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今年堪称是美国文艺片百花齐放的一年,风格、技法之绚丽多彩实在太疯狂了,足以压过
科技最前线的尖端特效技术带给人的声光刺激,相较之下,有坎城最佳执导加持的
Foxcatcher反而是最“无聊”的一部了吧?不但题材是愈来愈没人感兴趣的运动员传记电
影,娱乐性恐怕也得敬陪末座。事实上,即使是和Miller自己过去的电影相比(如果你看
过冷血告白和魔球的话),本片冷静克己和情绪压抑的程度还是相当吓人与反常,有位美
国影评说的好:我们一般都期待运动电影能激励人心,充满激情,促使人力争上游,但
Foxcatcher完全反其道而行。
故事聚焦在摔角运动员Schultz兄弟与有着精神分裂症的富豪John du Pont之间的背叛与
友谊。由Channing Tatum饰演的弟弟Mark一直活在哥哥Dave的阴影下,当有心理宿疾的
John du Pont想借机拉拢Mark来成就自己的运动事业时,Mark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然而
随着Dave的加入,三人间的关系在数年间悄悄发生变化,最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这是一个关于控制他人与被名利控制的故事,就像导演的前作冷血告白一样,对于美国梦
和追求美国梦的人们所身处的道德地带有所反省。它真的不是一部快乐的电影,执导的风
格、演员的表现到故事的主题都走到了反面去。然而,这不是说Foxcatcher就是一个单纯
的悲剧或者以卖弄负面情绪为乐,而是说,它更像是针对类型题材做的一次冷酷实验,
实验的对象则是片中的主角们放在运动界与美国梦这个脉络下的象征意义,更让人不寒而
栗的是,如同魔球和冷血告白,电影的精魄来自于真实故事。
由于诉诸一种极度的疏离感,电影的每一个镜头几乎都是静止的,色调都是灰白的,配乐
也甚少参与画面。甚至剧本也没有太多好谈的迂回起伏,除了让对话尽可能贴近正常人可
能会有的口语表达之外。在各种元素都被掏的差不多空之后,剩下的就是演员实力的展现
,而本片的三个主要演员都展现出了他们的能耐。在过去,Steve Carell、
Channing Tatum和Mark Ruffalo虽然不是没有过严肃的表现,但也不太会让人想到他们
能认真演戏,但Foxcather赋予演员的表现空间大到让这些人可以彻底扭转人们对于他们
的既定印象,甚至,虽然很多宣传都把重点放在Steve Carell身上,但Channing Tatum在
电影中的表现绝对值得一个最佳进步奖甚至是专业的演员奖(几幕对着镜子自残和狂吃垃
圾食物自暴自弃的戏不但演得自然也足够吓人)。说到底,结合了压抑的情绪、冷色调和
静止而精准的取镜、像是被附身一样的演技以及几乎不存在的故事元素,Foxcatcher与其
说是剧情文艺片,更像是以纪录片的方式包装成的角色研究,试着在虚实之间找到一个
最好的切口,来剖析一桩曾经真实发生的谋杀案背后那些事件的相关人物所可能蕴含的
道德与社会意义。如果在看完电影之后,你发现Schultz兄弟与John du Pont的故事或许
每天都在我们的周遭上演,或者去反省许多我们曾经有过的信念背后的文化脉络是否健康
的话,我想Foxcatcher的目的就达到了。
有趣的是,虽然电影表现上力求真实,但真实世界的Mark Schultz本人却对于电影中许多
他个人的形象和诠释感到不满,认为电影在Bennett Miller的操作下刻意矮化了他的成就
,让他看起来远比现实中来得卑微。这或许提醒了我们,电影力求的真实与“贴近事实”
并不总是同一回事;对于电影艺术而言,所谓的真实更像是那股能说服观众进入创作者
设定好的界域的力量。
Foxcatcher不是一部好消化的电影,即使对于人文艺术元素有所向往的观众也不见得会觉
得它很有趣,毕竟鸟人、年少时代或者布达佩斯大饭店都显得有活力和激情多了。但如果
你能接受更广的对于电影艺术的定义的话,它是非常好看的,而且放在今年像是文艺片
嘉年华的环境下,它显得格外的有个性与不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