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部片颇为喜爱,评价很高。
希冀有更多人去观影,才惴惴不安来个电影版首PO。
可能会有过度脑补的情况出现,请斟酌服用。
因只看过一遍,如有谬误之处,还请不吝指正及多多包涵。
以下有雷。
※
脚色们几乎都给我一种温柔敦厚感,这是我相当喜欢的地方。
一见钟情戏码不必多谈,后男主角与女主角不期而遇,霍金却只对洁恩说话、无视他人的
举动,虽无礼却又单纯可爱。
后来霍金带洁恩回家吃饭,令人不禁笑想:有家庭如此,莫怪霍金这般不懂人情世故。
而洁恩听霍金絮絮叼叼说着相对论,没有要他闭嘴,反倒与霍金一同转起圈来。
真是让人不喜欢这女孩子都难。
霍金与洁恩于桥边嬉戏,两岸衬著星火点点,缓缓共舞、亲吻,画面美不胜收。
这两人的组合本就是无神论者与宗教虔诚者、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互补所激发出的火花。
※
罗列一些很喜欢的剧情安排:
开场营造出来的感觉,青春学子们的脚踏车竞赛及划船比赛等等,充满著热力的大学生活
。
英式幽默与用字遣词,无处不在。
另外霍金工作时喜好播送Wagner的音乐,同为理科出身的我则信仰Bach。
又随处可见的圆圈符号,如洁恩在回旋楼梯奔跑、混入牛奶的咖啡漩涡、黑洞理论的圈圈圆圆,呈现手法亦十分
美丽。
舞会中,洁恩唸出诗篇的部分都相当浪漫。
本期待洁恩会以西文或法文唸诗,却没想到洁恩讲法文是安排在那种场合……
尤其洁恩与医生后来改以英文对谈,其中差异不言自明。
整部片许多情节都仅点到为止,充满暗示性,观者如何解读都有那么一回事。
穿插的幽默片段,也是令人莞尔。伊莲提及霍金的幽默感,其来由自。
这些小地方都让我爱不释手,有时更会心一笑。
※
而霍金的病,其实是有征兆的。
骑脚踏车时有之,赶火车时亦有,他平时手指不正常的卷曲,在在都表明病兆。
霍金要洁恩离开、洁恩硬拉霍金打槌球的段落,影厅中无人不为之落泪啊!
(其实洁恩在宿舍楼梯追赶霍金的运镜,感叹画面之美的同时,亦为此心酸)
友人说觉得霍金自尊心强烈,以其物理学才子身分,在下倒觉还可令人接受。
加上霍金对于洁恩,自有他那么一套的柔情与体贴。
让人油生“如果这是童话故事,他们得以拥有幸福快乐的结局”该有多好的想望。
※
至于强纳森,个人对他没有特别的想法。
他与洁恩互相舔舐伤口,加上宗教信仰虔诚,会愈走愈近是常理。
心中虽无法抛下需要帮助的洁恩,但强纳森为了洁恩好,终究离去。
也很喜欢霍金带酒去教堂拜访强纳森的一段,千言万语都在对饮中默默道明。
※
或许是因为女孩子的身分,我对洁恩与伊莲的初会特别在意。
一开始伊莲称赞霍金是她遇过最聪明绝顶的病人,洁恩微笑着。
随着伊莲讲下去,洁恩却脸色丕变。
我猜想她是感知到了什么,才萌发敌意(醋意)。
她或许察觉伊莲是以看“一个男人”的眼光去看霍金,我是如此解读的。
在洁恩要和霍金谈谈书的合约段落中,伊莲强行中止了洁恩的语句时,更凸显出来。
那种局外人的气场,让洁恩不快。
此外很喜欢洁恩对于机器语音讲美国腔有微词这里,英式自尊颇为可爱。
※
后半段霍金要去美国,准备与洁恩告别。
前头洁恩高兴于霍金承认上帝的存在,对于彼此有共同想法她感到开心。
看到这时,我总想:愈是学科学的人愈会相信上帝的存在吧?
只是这里的上帝,要如何解读又见人见智。
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
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
个人理解是,神也好、上帝也罢,总是有某个东西在那里。
这宇宙神秘电影中称之为造物主,也就是The Creator。
洁恩那句“这种邀请以前我都是第一个知道的”,她心情有多复杂?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霍金反问How many years时,洁恩的哽咽诉尽背后辛酸。
两人的婚姻,在双双落泪中走至尽头。
其实我不认为霍金对伊莲的感情是爱。
依赖与感谢自是有的,但更多是出于对洁恩的怜惜,所以放手。
这段婚姻中,洁恩饱受着各种煎熬,加上她没有一个得以宣泄的出口。
毕竟过去是她坚持要嫁给霍金,认为真爱无敌、可以克服一切,她又怎能对旁人说什么呢
?
纵使耐心耗尽的洁恩有时对霍金的照护稍嫌粗鲁,也难以苛责她什么。
拿轮椅一事来说,她只是静静地推出轮椅,不发一语,流泻出无语的温柔。
送电动轮椅那次更是彰显出这点,欢喜的她拿出礼物,却又补上一句:
“如果你不喜欢,我们就退回去吧。”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交逼下,洁恩真的已经尽力了,竭尽全力扮演着好妻子、好母亲
的脚色。
※
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也被迫成长。
在霍金偕同妻儿回老家时,噎住的霍金使儿子的表演被迫中断,也使孩子们蒙上阴郁的色
彩。
对孩子们而言,罹病的父亲令人挂念、忧心。
洁恩才会喊出孩子们的童年正逐渐消失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想必霍金也有同等感受,才会点头答应让强纳森介入他们的家庭生活。
另提师长与友情,看霍金的恩师一路相挺,以及霍金那有趣室友:布莱恩亦在美国的讲座
出现。
就这点来说,霍金可以说相当幸运。毕竟多少人与老师、昔日同侪交恶的呢?
题外话:老师带霍金去实验室时,听到熟悉的人名一一出现,让在下整个心向往之啊!
※
座谈中有捡笔这一插曲,和友人讨论过仍无共识。
在下解读成:霍金当然还是希望仍与常人无异地自由伸展躯干,但霍金依旧是接受现况了
。
才有后续那句:when there's life there's hope
等待受封爵士时,霍金与洁恩的谈话也让人印象深刻。
其中look at what we made,翻成:“看看我们的孩子。”
不能说翻错,但觉少了点韵味在里头。
结尾的回溯,实在太美。
此片除人物情感刻划细腻,场景变换顺畅自然。
更把现实残酷与美好揉合地恰到好处,纵有苦痛,终有希望。
※
讲讲演员吧,对男主角Eddie Redmayne因“悲惨世界”“我与梦露的一周”等片,
印象停留在可爱傻小子、呆愣贵公子这番观感。
但本片中,除知道自己患病在医院浴室里洗澡的那幕:世界之大独留他一人的空寂、绝望
;
荣获博士学位的友人聚餐,霍金艰辛地与楼梯搏斗,抬头与无辜的爱子视线交会,那流动
的无奈。
及平常不自然的肢体动作都表现得相当到位,使他不仅仅是名散发贵气的呆头帅哥。
女主角Felicity Jones则是蜘蛛人:电光之战的Felicia,Harry的美艳助理!
对在下来说是个大惊喜,本片中细微的神情变化都非常棒,希望之后能多看到她的作品。
※
关于片名翻译,有人认为流于通俗或过于窄化原意。
但我倒觉得翻得不错,这里的爱应是广义的。
反能彰显出本片宗旨:宇宙方程式即为爱,所谓真理。
纵使个人论点是凡德瓦力或量子力学那套,仍旧不得不为此动容。
谢谢大家看了这么拉哩拉杂的心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