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谍报风云,挥别一代胖子枭雄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4-11-25 16:06:34
最近《饥饿游戏:自由幻梦 I》上映,许多人不禁在此缅怀 Philipe Seymour Hoffman 的最后身影,不过在这片他只是配角而已(甚至在饥饿二的气场还强大得多),真正属于霍夫曼担纲主角的最后身影,还是要看《谍报风云》A Most Wanted Man。
本片是谍报片,不过并没有什么正邪两边谍对谍,也没有任何枪战追逐场景,也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好人的危机。因此要说惊险刺激,绝对没有,还不如说,本片在拍一个间谍大师的老派身影,从他手上一个低调而看似平凡的小案子,看见主角 Bachmann 身为间谍的多面相身段、以及老派间谍日薄西山的喟叹。
Philip Seymour Hoffman 虽然过去时常以城府极深的反派角色或人格扭曲的堕落角色闻名,总是在带着可爱笑容的胖胖无害外表下潜隐极恐怖的惊惧感,但这次他演一个正派角色,仍然能在好人身上发挥同样的特质!一代间谍大师 Bachmann ,是一个偏执不休、充满控制欲、却又一路孤寂的身影。间谍也许偶有全副武装的大行动,但平日却是低调潜隐,从日常平凡中闻出蛛丝马迹,然后不惜多年时间血本耐心布线,期待终有一天破获阴谋钓到大鱼。
本片平舖直叙,尽管有清楚的剧情线发展,却没有让观众一眼看穿的清楚故事结构,反而充满角色的侧写(与最近讨论热烈的星际效应刚刚好相反),侧写间谍大师、也侧写每一个搅进这个间谍游戏中的线人。当然本片不论有多少大明星,仍只有 Bachmann 一个人是主角,其他人都是他在间谍路上要拉拢要摆平要收编要指挥的人,不过每个人都在或长或短的戏份当中有很立体的性格与主体性,都不是 Bachmann 可以轻易制服的,一定要间谍大师用各种或威逼或利诱或晓以大义的心理战术,以多面手腕各个击破,一起收归大师手下,细心雕琢一个外表低调的小案子。
本片剧情,无枪弹、无追逐,在平凡中度过一个个监听与布线的日头,只是为了做个陷阱抓到盖达资助者,等他下手转一笔帐给恐怖组织,准备证据确凿人赃俱获逮捕归案罢了。两个主要嫌疑目标,一个是年轻的恐怖份子后裔小难民、一个是社会地位崇高的慈善家。在 911事件预防不力的汉堡与美国当局如惊弓之鸟,只想着把恐怖份子后裔抓来就心安了;只有不为表象所惑而细心追踪调查的孤鸟 Bachmann ,看得出小难民的清白与慈善家的阴谋,并在一堆政治眼睛凝视下巧妙地将两案合一,不但要抓到慈善家,更要给小难民一个清白与庇护。
就我的观察,本片有三条战线,分别展现 Bachmann 身为间谍大师的三面身段,而既然电影场景发生在汉堡,就非常细心地捕捉了汉堡独特的三面城市性格,打造三个舞台经营三条战线呈现间谍大师的三面相:
战线一:市井游击战,办公室里的间谍主管不怕手脏,要去市井小民的菜贩与小吃店,每天不经意地经营各种线人,有事没事都要攀点关系套点交情,就算过个风平浪静的一天也要给线人问个好打个赏;若有大事发生,更是要不着痕迹若无其事,神不知鬼不觉交换情报。线人,不是间谍老板用过就丢的棋子,更是间谍大哥要用心相处的一个个小兄弟,线人挫折了害怕了更要大哥用心倾听重建信心。
场景一:汉堡身为欧洲第一大港,水手与外国移民云集,德国最大的穆斯林社群也不例外,有龙蛇混杂的红灯区与夜店街、有烟雾缭绕醉汉横行的小酒馆、有孤寂杂乱的港边码头与电车桥下、有尚未开工的旧工业新生地... 处处边缘荒废的地景,都是间谍大师卷起袖管在都市丛林中的小游击阵地,在这里放下身段与市井小民攀起一条条关系建立一段段交情,也拍拍肩膀交付一次又一次小任务。
战线二:官僚政治战,间谍大师不只是管一个小小办公室五六名探员,还要花更多时间精力对付其他国安机关,有如惊弓之鸟只想粉饰太平对上层交差的汉堡安全局、有善恶分明见到影子就开枪的美国大使馆。间谍大师自己耐心布线耐心耕耘成果,这些外来的政客与官僚却只顾本位主义,随便两三句就废掉多年成果,只顾著乱打眼前苍蝇却不愿放长线钓大鱼。使尽多面软硬手段应付这些牛鬼蛇神,才是间谍大师最汗如雨下的功课。
场景二:汉堡的另一面场景,则是汉堡的上流社会,是媒体与贸易港都的办公大楼,不论是银行家的办公室、还是内政部与国安局的办公室,这些场景都明亮、俐落、前卫得像太空船、却具有冷冰冰外表,充满一成不变的重复元素,充分展现“官僚”一千个抽屉、一千张办公桌、一千个档案夹、一千面天花板、一千块预铸混凝土外墙的无尽与无奈感、也展现这些官僚本位主义各怀鬼胎随人顾性命的冰冷。
战线三:感情道义战,全面到后段慢慢聚焦的剧情主线,是间谍大师 Bachmann 分头收编了务实银行家与充满理想的女律师,让两人收编身世悲苦的小难民,参与揭发慈善家的大计谋。清白的小难民有资源、有充满罪恶的背景、也有不堪回首的悲惨过去与迎接新人生的希望。不论要收编任何人,间谍大师都没有威胁利诱,而都是设身处地体察对方的理想与价值观,晓以大义策动对方朝自己也认同的方向前进,利用完了也绝对要投桃报李帮助对方。
场景三:汉堡作为中世纪汉萨城市,其在二次大战轰炸后留下的商贸古蹟就是“码头仓库城”Speicherstadt ,今日已大规模更新为汉堡年轻中产阶级的新兴时髦住宅区,充满理想的女律师刚好就在这有间公寓窝藏小难民,与间谍大师一起苦心经营,悉心照顾其身心、努力争取其难民权益、慢慢培养伙伴默契终于成功收编。在浪漫而古朴的码头仓库城住宅区,男女主角一起上点点星火的温暖红砖色屋顶,彼此谈过去谈心事谈未来...
这简直不像谍报片,但这就是本片扎扎实实的谍报一部分,有谋略与功利,但一样有情有义!一切的收编与策反,都有设身处地的感情基础。
在市井游击与线民搏感情、在办公室舌战官僚政客、在避难小窝经营一片人性天地,这就是老派间谍 Bachmann 三面迷人的身影。本片这些剧情铺陈,资讯庞大又平舖直叙不加整理,如果要带着抽丝剥茧的观影眼光恐怕不是人人都能跟得上;不过如果换个眼光,用欣赏一代间谍大师 Bachmann 与一代胖子枭雄 Philip Seymour Hoffman 的角度,本片真是有血有肉的侧写记录,非常迷人!
可惜,no country for old man,多年追踪的大鱼才钓到几秒钟,大师苦心要帮助的小难民马上被官僚政客冷血牺牲掉,令大师搥胸顿足无语问天。要说这次钓鱼任务失败吗?并没有,非常成功,但间谍大师所坚持的老派是非理智与人情道义,不只这片天空已然倾颓,就连自己羽翼下的小难民都保不住。
只是我也很高兴,在 Philip Seymour Hoffman 的最后一部主演电影中,尽管仍然能看他以极深城府与高超手段精准掌控全局,但最后一幕能看见他混合著悔恨、不舍、怜惜与茫然失措的表情,带着落寞身影独自徘徊在汉堡布拉姆斯广场上,天地悠悠不知能走向何方。霍夫曼大师在银幕使坏好多年,最后还能给我们看见这一丝人性温暖的演出,令人感动又不舍。
再见吧,一代胖子枭雄,我们会怀念你!
作者: setsunahp (☆マイペース☆)   2014-11-25 22:45:00
推~这部很想看!
作者: Ruthcat (王葛格!站起来)   2014-11-26 16:44:00
柯波帝:冷血告白 也是他的经典,让他拿到一个小金人
作者: wazabi (abrazame)   2014-11-27 16:28:00
这部不错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