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niques d'une cour de récré (2012)游乐场的那些年
这部片中文翻译游乐场的那些年,是部道地法国片,导演我就不多赘述,有兴趣的可以
去看看
我在毫无意识的状况之下接受了这部电影,也因为这样的心态,让我获得了不少,诚心想
跟大家推荐这部欢乐轻松的电影。
我一直觉得类型电影和作者电影(所谓艺术片)没有所谓优劣分别,在于观看者的心态如
何拿捏
还有你的需求是什么,以笔者观点,类型电影看的是所谓剧情发展(最初衷,不是指现在
某些乱像),而作者电影看的是符号,好的作者电影每镜头之内都有各种不同符号,最常见的是
墙上照片、主角背景...等等,你能找出多少符号,那都是你获得的东西。
所以看类型电影就像是味觉中的辣,而作者电影像是味觉中的苦,端看麻辣锅和茶你喜
欢哪样而已,好啦...这我之后想再拿来讨论,我先推荐一下这部电影。
我不能说这是部作者电影,剧情走向是部欧洲通俗电影的轮廓,但其中镜头之内的符号
是源原不绝,不断给你小惊喜,这也是作者电影吸引人之处。这部片讲的是一群人为了保
护自己的社区
(community),而群起对抗这社会的改变。
片中小男孩是整个社区的个性缩影(也是传统法国给大家的印象),自由奔放,崇尚自由
.........
却明显的和现在社会脱节,以利益最大化的资本主义不断侵袭着他们的生活,这时候革命
随之产生,在新旧之间的矛盾拉扯,是这部片的核心概念,从贴满李小龙照片的墙壁,
还有不断播放摔角频道的电视,倒塌的吊臂...
有段是他们去买了3d眼镜回来,店家说因为3d效果必须降低色彩和
分辨率,最后他们发现电视根本变成黑白,且影像根本没有效果甚至电视坏掉,这就是对
新技术的重新审视和讽刺。
再来是在片中最高潮地方是有一位叫小胡子(个人认为是小男孩长大得缩影)的工人,带
起群众罢工
,决定像资本主义宣战,财团试图向小男孩的爸爸调解,用小胡子没有家人而你有家人的
一贯概念说服(资本主义的概念),但事实证明,值得我们深思。
以影像来说,大量的用平行主义,影子镜面反射,和复古的转场方式来做剪接,这是对
新浪潮的一个提示,从黑白默片到现在的3d技术发达,真的有比较好吗?是不是忘记了某
些本质上的东西?
最后,照片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符号,他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意识,我们的人
,在一切都改便之后,唯独那刻的影像能够保存永久,革命终究会停止,但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回忆不会停止,在这样的时间齿轮下
,该如何拿捏,如何面对。无聊就看看这部电影吧,也许不是那么经典,但会获得一些
有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