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三丁目系列”导演山崎贵的新作品《永远的0》
是一部相当成功且不错的电影,但遗憾的是,电影中却遗
漏了原著小说里头作者最想要深刻表达的想法(或者说淡
化了)。
记得电影中的一段情节是这样的,主角健太郎正在追寻亲
生外公宫部久藏何以做为特攻队一员而丧命的过程中,参
加了一次男女联谊,席间与他同年的朋友们一提到特攻队
就一付嫌恶的表情、甚至还有人提到了“恐怖份子”这个
字眼,健太郎当场拂袖而去。
原著的情节中,应该是健太郎姐姐的男友高山在一同拜访
一位战后余生后成为企业家的老兵时所发生的事,高山其
实已经是一位知识份子了,但他仍可大喇喇地指责特攻队
都是恐怖分子,因为遭到企业家的严词驳斥。
我并不在意电影在这段情节的改编,至少还是点出了现今
日本年轻一代对于时代脱节所造成的错误概念。神风特攻
队的成员,在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是为国捐躯的爱国青年,
实际上却是在军国主义之下生命遭到践踏的不幸之人,他
们给人的印象不应该是“恐怖”、“好屌”或者“伟大”
,反而应该是“无奈”、“遗憾”与“可怜”。
小说除了揭开宫部久藏这个人秘密,很重要的成分就是透
过老兵们回忆往事的当下,严厉批判军国主义,故事本身
不只表面上是反战的,骨子里也是反战的,主轴说的是其
实是生命的价值,也因此作者对重视生命的美军有更高的
评价,宫部久藏小说中也曾一度拯救了一位美军飞行员的
生命。
电影忠实地呈现了宫部久藏这个人,他热爱生命,不想白
白送死,想活着回去见妻子和女儿,眼见许许多多才刚成
年的的军人在技术不纯熟之下却得去送死,因而痛苦不堪
,而冈田准一也演活了这个角色。
但是电影在另一面所触及到的却十分有限,老兵们在影像
呈现下,说的只是宫部这个人与他的事,少了很多大时代
背景衬底下无奈的现实,但这或许是影像化本身一些难以
避免的限制,像这类的大众化作品本身必须得将焦点集中
在某个人或某些重点身上,但无论如此,导演应该有能力
处理得更好才对。
到现在我还会想到小说中,战后成为企业家的老兵,在陈
述过往时所提及战前日本政府无能导致媒体无限上纲,以
及战后媒体为规避责任而全力粉饰太平,这段情节至今还
是让我很讶异,也为作者捏把冷汗。
记得在1月8日曾在读完小说之后写了一篇读书心得,现在
回头看看,惊觉电影的内容真得不一样,但别误会了,我
还是觉得电影是成功的,有血有泪,也的确传达了重视生
命的本概念,可我觉得说的真得不够多,真得好可惜。
日本东京电视台在明年将会播出三集的《永远的0》的电
视剧,小小希望就直接从原著来改就好了,小说其实就有
很强烈的影像概念了。
2014年1月8日:“大约在一周前有个奇怪的新闻,日
本首相安倍晋三观赏圣诞节档期电影《永远的0》
,并表示“很感动”,媒体质疑他为什么会去看一
部鼓吹英雄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电影。这我就不懂了
,《永远的0》原著小说明明就是一部批判日本军
国主义的小说,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反战小说,媒体
凭什么在不了解故事内容或原著精神之下,就下注
解?
我才不相信电影会拍出悖离原著的剧情。
回过头来说小说本身。这当然是一部战争小说,对
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有着大量且钜细靡遗
描叙,尤其是零式战斗机的点点滴滴,喜欢二战题
材的读者想必会读得很过瘾。但是写战争不一定就
是鼓吹战争、或是强调英雄主义,相对的,透过战
争的残酷,所造成对生命意义的思维与人性的考验
,往往是更能立竿见影的。
先撇开故事的主轴不说,作者对于日本之所以会战
败有着极为严厉的指责,尤其是在于那些操纵军队
或决定国家政策的人,并没有像美国人那般热爱生
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二战初期,日本在太平
洋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中途岛战役之后,优势逐
渐丧失,作者像是完全不避讳揭自己国家疮疤似的
,将当年所犯的过错,不论是现实上或道德上的,
全都写出来。
最直接的部分是在第九章的〈神风特攻〉,作者透
过一位曾是特攻要员但战后成为成功企业家的老兵
,直指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因为政府无能、舆论无
限上纲导致整个国家走上一条偏激的不归路。
而这本书之所以了不起,就是因为故事虽然包含了
大量战争情节,背后的意义还十分之严肃,但还是
让人读来热泪盈眶、情绪激动不已,因为故事的主
题说的其实是生命,而战争正是验证生命意义最直
接、最血淋淋的方法。
姐弟俩为了追寻外祖父宫部久藏当年以零战特攻身
亡的轨迹,一一寻访昔日曾与宫部共事过的老兵,
透过口述一点一滴拼出他的身影,并找出让人意想
不到的真相,对姐弟俩的人生观带来极大的冲击。
宫部久藏爱生命、不想为国捐躯,在现在看来是理
所当然的,但在二战时期的日本,在战事的氛围下
,却成了异类,只是珍惜生命本来就是人之天性,
认同他的还是大有人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可
以看到群众、政府,甚至是整个人类所犯的过错,
然后有所省思…
《永远的0》是一部诉说生命与人性价值观的小说
,才不是写什么英雄主义和国家主义。”
http://garynehsieh.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