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chemistrysucksguy.blogspot.tw/2014/09/wreck-it-ralph.html
2012、2013,
接连两年,迪士尼推出的两部作品,
都是同样探讨角色本身存在焦虑,
我喜欢Wreck-It Ralph多过Frozen(战)。
单就剧情上来看,
不同于以往动画片直肠子一路到底的简单,
Frozen跟Wreck-It Ralph同样具备片尾反转的情节,
不过Wreck-It Ralph带给我更多的惊喜,
因为它不是直到片尾才来个正/反派互换的情节,
而是一路上透过小冲突、化解、小冲突、化解的过程,
阶梯式的向上堆叠。
而且多样的游戏平台已经营造给观众一种独特而炫目的世界观,
从Fix-it Felix Jr.缓缓带出故事设定,
在Hero's Duty里让角色的目标得而复失,引出下一段追寻,
直到Candy Rush才是整个故事的重点。
加上那个中央车站虽然只是惊鸿一瞥,
不过平常只有在大乱斗游戏才看得到的角色梦之共演居然在大萤幕出现依旧让人淡定不能!
这都是场景锁死在Arendelle的Frozen先天上弱势之处。
不过Wreck-It Ralph在剧情上没有Frozen俐落,
叙事线多,有时甚至显得散,
Ralph的奖杯情结、
女队长和Felix的除虫、
Vanellope的过关执著、
King Candy的诡计等等,
但最后竟也把散落的线头收的漂亮,
在Candy Rush的终点线、彩虹桥、曼陀珠火山,
同样舞台里的三个场景一次解决所有的角色目的与故事线轴,
没有不了了之或悬而未决的,
也算是收的圆滑饱满了。
对比于Frozen里Elsa在冰天雪地高唱Let it Go的出柜隐喻,
透过一首歌释放先前累积的外界压力与自我怀疑,
Ralph的纠结更纠结,作为一个“反派”,
他不像Elsa可以用逃离作为解套,
他必须存在游戏里,完成自己的角色使命,去“为恶”,
这与Elsa的使命(成为女王)是从外在被赋予的不同,
Ralph的设定显得更为悲哀,
他的命运是被设定(programed)的,“为恶”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反之,Elsa就算不当女王,Anna依然可以取而代之。
从这个“电玩人物的命定”主题里,
Wreck-It Ralph丢出了几个深刻的,
甚至已经不是给儿童,反而像是专属成人的思考主题。
一、反派是否可以拿到奖杯/奖杯的意义
电玩里的奖杯/成就系统是作为一种让玩家去取得荣耀的激励手段,
虽然只是虚假的数字/位图,
却成为玩家在展现实力、自我实现的目标之一。
而在故事设定中,奖杯的荣耀会归于玩家所操控角色,所谓“正派”角色,
像是Ralph、库巴、司令这样的角色,
在游戏的目的,只是作为“实现成就前的必经障碍”具体化的形式,
他们被创造的目的就是被击败,
Create to be defeated/ Born to die,悲哀至极,
于是可以看到这群反派们创造了一个宛如集体咨商的“One Game at a Time”,
在里头互相取暖,朗读反派宣言。
其中唯独Ralph对这样的命运感到不满,
他会去质疑为何自己必须是反派、必须被击败、
必须在自己的游戏里遭人嫌遭人怕,
而Felix只是因为作为玩家的投射,就能得到赞扬与加冕,
其实Ralph跟Felix做的事,从意义上来看,都是一样的,
就是为了“让游戏进行”而已,
只是一方是挑战者、一方是妨碍者。
与其说Ralph是对于“自己的反派身份”感到不满,
其实我觉得,他更像是对于“游戏里其他角色对他的态度”感到心寒,
作为反派,Ralph其实很早就看清自己的存在意义与本质,
但是其他人的眼光让他又质疑为何自己只能是如此,
既然自己只是“必要之恶”,
为何大家只会给修好屋子的Felix掌声,
却没人给过破坏屋子的Ralph正眼,
没有破坏,岂有修补?
因此Ralph把这样的生活困境归咎于“奖杯”上,
舍本逐末地去追求一个在设定上不可能颁给反派的激励用品,
玩家被击败后,游戏只会不断闪烁“投入代币以继续”,
并搭配玩家角色倒在地上喘息的画面,
没有游戏会在击败玩家之后,自己给反派己拍拍手说好棒棒。
但是Ralph知道自己是反派,也知道有奖牌这回事,
可是却没能参透游戏的设计机制就是如此残酷。
于是他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徒劳,
他犯的错误在于,作为一个游戏角色,他也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一场游戏,
是可以透过努力、透过流血流汗就能得到肯定的,
他把奖杯从“游戏外的意义”误解为“游戏内的成就一种”,
而造成他这样误解的,正是他自己游戏里的那群侏儒角色。
这设定触动了在公司/组织里默默工作,
却得不到肯定的某些小螺丝钉的软肋,
工作的意义与奖励的意义逐渐的抽离了,
整个组织的氛围让奖励的意义压过从工作里得到的,
外加的奖励机制带来的成就与对于组织地位的提升,
已经完全击倒从工作本身得到的满足感,
人人都对现状感到不满,都无法好好的安于其位,
而是竭力地去抓取一种悬空的奖杯,
画面堪称喂食鲤鱼时,所有色彩在污水里万头攒动,
大嘴不断张合呼喊喂我喂我的模样。
而到了最后,Ralph依然没有得到奖杯,
他的工作内容也依然如此,
可是编剧给了他一个梦幻般的甜蜜结尾,
Ralph的消失让侏儒们意识到要让游戏进行,
不光是只有正派不可或缺,福祸相倚,虚实相生,
除了Ralph,这群唯唯诺诺的矮人们没人能胜任打烂大楼这事,
Ralph无须透过奖杯,只是“离开”,
便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更显得奖杯意义的虚无。
二、中二病想谈恋爱,Glitch也想跑比赛
作为Ralph的对照,Vanellope在游戏里的地位显得更加悲哀,
Ralph作为反派,依然是整个游戏进行中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可是Vanellope作为一个游戏错误(Glitch),
她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是对于整个游戏的威胁,
所以Candy Rush对待Vanellope的明显恶意,
让Ralph在自己游戏里受到的惧怕眼光成了小菜一盘,
他充其量是得不到尊重,但不至于人人得诸之。
Vanellope的遭遇,
也让Ralph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的悲剧投射到这个受尽排挤的贱嘴女孩身上,
他开始跟去敞开心房,了解Vanellope为何执著于比赛,
也愿意(虽然嘴巴上是要让Vanellope赢回奖牌)帮助她练习,
某种“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成了强而有力的连结,
把Ralph跟Vanellope绑在一起。
Ralph在表面上帮了Vanellope造车造跑道,
可是实际上,是Vanellope教会了Ralph何谓自信,
可以无视于他人眼光,执著于自己认为是重要的、是“天命”的那件事。
所以整个故事最心痛的地方,也最引人挣扎的地方,
就是King Candy告诉Ralph之所以不让Vanellope参赛的原因,
“I know it's tough, but heroes have to make the tough choices sometimes.”
(“我知道这很艰难,可是有时候,英雄必须作出艰难选择”)
那个状况无疑让Ralph被拉扯于“做自己”与“做自己的代价”之间,
这是乡愿的Ralph的弱点,
他一开始就是因为无法诚实的“做自己”,
接受自己反派的命运与他人的眼光而踏上旅程,
在看到Vanellope展现的自信与勇气之后,
好不容易长出一点信心的他,
却又不得不在“让她跑”跟“让游戏关机”之间抉择。
而此时Ralph作出的选择完全体现了King Candy所谓的tough,虐心到极点。
打烂的除了Vanellope的车、打烂了她的梦想,
也打烂了自己长出的一丝“自我实现”勇气。
三、游戏终究是框内世界?
其实对于结局,我觉得不太满意,
因为在一部重新定义“反派”意义的片子里,
最后依然是靠对决的方式来收尾,突然从思考转为热血,
片子花了这么多时间描述反派存在的意义,
却很技巧性的让太空虫子这种看来“不是人”的东西当反派之一,
既然不是人,也就没有思考,
自然也不会有Ralph身上的挣扎。
还好有几个点救了结局,
第一是Ralph用如来神掌从天而降时默念起之前他不屑不解的反派宣言:
“I'm bad, and that's good. I will never be good, and that's not bad. There's
no one I'd rather be than me.”
“我是坏人,这很好;我永远不会变好人,这也不坏。除了自己,我不想当其他人。”
那一瞬间,Ralph参透了这段话的意义,并不在于“好/坏”本身,
而是在于”There's no one I'd rather be than me.”,
好坏又如何,不重要了,只要作当下认为觉得重要的、应该作的,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别人怎么评价,又有何干?
第二是变蝇人化的King Candy虽然因为突变而得到力量,
却也无法抗拒本能,飞蛾扑火的往烈焰里冲,
临终前还不忘一直回头挣扎,
因游戏设定而得到力量,却也因为游戏设定而自取灭亡,
有种冥冥之中对于自由意志的质疑。
到了最后,Ralph和其他的人物经历这么一番自我追寻的旅程后,
各自回到自己的场景中,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之前他们一直再做的事,
从结果的表层来看,他们都没有“脱离原先的处境”,
在这样一部充满奇想的片子里,难免显得又把人拉回现实,
不过我觉得,这是迪士尼一开始选定“游戏”作为探讨媒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游戏人物,他们的存在领域是被划定的,
无论是8-bit像素还是1080p高画质,
他们就是只能在那个框框里存在,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抗拒的宿命。
但是在游戏框框外的我们,
我们可以在工作上出小差,
可以偶尔遭针,甚至可以辞职不干,离开岗位,
但是我们却很难真的一了百了的跳出“社会期待与规范”的框框里,
没办法放下好不容易在工作上累积的一点小成就,
没办法下定决心就直接抛家弃子飞到帕劳过无限期打工渡假的生活,
没办法走到巷口ATM把存款全都转给慈善机构下半辈子当街友,
实在太多没办法了,
太宰治这么形容活着:“被四面八方的铁链捆绑着,稍稍一动便会破皮流血。”
相比电玩人物,我们真的有比较自由吗?
我们难道尝不是活在一个更大的框框中而已?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
Ralph告诉我们的,对于被丢进泥巴,SHIT一样的生活,
我们应该选择的也不是逃离,
而是在在被丢下楼之前,
自己问心无愧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被丢,
或许再加上一个萤幕外,
也懂自己的Vanellope,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