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电影“露西”的哲学面

楼主: LREX (走失的鞋)   2014-08-28 12:41:01
图文版:http://rexylin.pixnet.net/blog/post/58438807
首先,我必须坦承,当初会想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冲着心目中的性
感女神史嘉蕾乔韩森而来。我绝对不会矫情的说,嗯,人家是要去看台北,
去看阿ken,去看刑峰(哇哩勒),韩森,我来了。
科学一点的说,这就是费洛蒙作祟。(费洛蒙是英文 pheromone 的音译字,
意思是指一种由动物体分泌出来且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它可使同种的动
物在不同个体之间,透过嗅觉的作用而传递讯息,产生行为或生理上的变化
。)嗅觉,是动物间细胞传递、繁衍的关键,昆虫最常利用费洛蒙来表达警
报、势力圈、性别、性接受度、年龄以及社会阶级中的权利和竞争力。人类
的过度演化,反而弱化了嗅觉这个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我透过海报与视
觉,就能增强费洛蒙,即使冰桶也浇不熄。我也可以逐渐理解,为何郭台铭
在淋完整桶冰水后,依然兴致勃勃的想一窥志玲姊姊的湿身秀,引来许多矫
情人士的砲轰,其实,承认吧,包括我在内,都期待着郭董的梦想成真。可
惜志玲姊姊说,她流出的都是暖流,给了郭董一鼻子灰。其实,说穿了,这
都是费洛蒙,人类的演化让它内化成一种直觉,不需透过空气传递,单由想
像和既定概念,我们就可以揣摩志玲姊姊身上的香味,以及郭董身体的老人
味。
看似离题的第二段,其实恰恰说明了这部电影的风格:存在的本身即是一种
离场。
片名露西,本来就隐喻着人类起源的概念,1974年,美国科学家唐纳德等领
导的一个考古小组在埃塞发现了“露西”,遗骸化石具有大约40%的完整性。
“露西”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被看作是人类起源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
。所以,片中露西同样被赋予这种对于存在本质的探问。
我直觉的想到另外一部电影〈永生树〉,那年我一个人在台中的二轮戏院,
睡睡醒醒,撑著看完的一部电影。相对于永生树,不得不佩服露西一片的导
演庐贝松,他用了一个相当商业的手法包装着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类的存在
,从何来?从何去?
我记得电影散场时,全场一片沉默。大概多半出于失望和费解的结局。和一
般的商业电影不同,毒枭控制人头运毒,是手法,是假议题。露西的不存在
正代表着她的无所不在,时间只是一个容器,现象是里面的标本,时间创造
我们的同时也遗弃了我们。我们是被抛置(been-throw)在这样一个所谓的“
乐园”中。在世的(being-in-the-world)一切看起来那么真实,其实是虚假
的,因为我们从没意识到真实的自我,我们被爱护、注视、关怀的同时,也
是被操控而不自知的。
lucy15
最后谈谈人性和台北。
在台北取景,除却导演本身对台北的偏爱不谈,台北混乱和繁华间充满著各
种不和谐的缺憾,而这些缺憾,才让我们更有人性。所以,露西在拥有特殊
能力前,故事都在台北,或许有着这一层的隐喻。对于缺憾的的修补,只能
透过演化和传承。人性依赖著缺憾而成,但仅靠着它则不复为人。
作者: sunsptt (我是一只玛瑙水母)   2014-08-28 12:56:00
请问一下露西有彩蛋吗 每次跟家人去看都不能看完很讨厌阿
作者: sunnyborage (阳光琉璃苣)   2014-08-28 12:57:00
没有彩蛋,但我看的那场约有七成都坐下来把歌听完结局的情绪拉得满高,片尾曲也好听。
作者: lostpic (lostpic)   2014-08-28 13:22:00
我是不讨厌露西 但海德格的术语别拿来当修辞用
作者: KYOROD (淫辅导长)   2014-08-28 14:33:00
娇韩森啦 什么韩森 又不是伊森韩特
作者: hunter7973 (killer)   2014-08-28 20:20:00
讲哲学又没谈哲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