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chemistrysucksguy.blogspot.tw/2014/08/into-storm.html
灾难片呈现的类型,我觉得可以大概分成两种,
一种是大范围的,用全知视角在不同地区之间跳转,
用全球、国家为尺度来衡量灾害的破坏力,
这种类型,我觉得Roland Emmerich那部2012虽然整体剧情别脚造作,
可是视觉上已经达到巅峰,可以像是一场一场灾难幻灯片一样,
在黄石公园、华盛顿、拉斯维加斯、里约热内卢、梵蒂冈、西藏,
展现一场一场的毁灭大秀。
虽然这种不同展区的形式,可以让观众多种愿望一次满足,
但总是觉得那种“展示”的意味太强,
人物的逃离感与灾难降临的真实性反而被牺牲了。
另外一种,则是聚焦在单点发生的灾难,
可能在时间上、空间上没有办法像前者一样跨幅巨大,
可是通常真实感强烈,
恐惧被压缩在短时间之内,浓度自然提高,
之前Naomi Watts的那部The Impossible(台译浩劫奇蹟)可以代表,
整部戏真正海啸的场景大概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吧,
可是那个人和杂物一样,泡在混浊黄水里面翻滚的画面实在冲击。
在这种单点类型灾难片里面,
“人”不是灾难特效中的CG动作一部分而已,
而是具有实感,感受到的那种腿被割出一道见骨大裂痕的痛觉。
我比较喜欢后面者种灾难片。
而Into the Storm采用类纪录片的方式,
让它偏向后者,没有办法采用太多全知视角,
而是有意要让观众看不清楚暴风的全貌,
体验那种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下一秒就被甩上半空中的感觉。
所以它那个片头真的蛮精彩的,
一群学生在车上嘴炮打到一半,前面漆黑的道路突然火光乍现,
电线断裂,下车连到底是什么都还看不太清楚,
就整个连人带车被卷上半空,下一幕新闻就说他们全挂了。
不过有时候看灾难片,怕的总不是表现形式的或大或小,
有点吊诡的是,我觉得灾难片的好坏,
反而是取决于里面那些“非灾难”的环节,
就是当画面上没有用炫目的特效娱乐观众时,
这部电影是否还是能发挥它的本业:说故事。
太多灾难片看完,嗯,蛮爽的,
故事是什么,呃,忘了。
不知为何,大部分灾难片的导演抱持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
反正观众进来只是想看特效,
那我就放给你们看,动画师给我尽力操、用力操!
剧本就……嗯,打安全牌,
就用家庭失散小团圆,亲人关系大和解这套好了,
虽然无聊老套,至少三观正确价值可取,打平算不过不失吧。
遗憾的是,Into the Storm打的还是这套安全牌。
父子亲情化解一切危机,
灾后众人了解到活在当下的重要等等,
全都是cliche,没有突破,
中间自录遗言与片尾团员抱抱都有种自己好像正在Deja vu的感觉。
很安定,很正确,最后也很圆满,可是就也很无聊。
(不过之前的日常生活片段的各种边录边吐槽;
和讽刺无聊Youtube疯子的片段出奇的蛮好笑)
不过我真的喜欢它的表现手法,
虽然手持录影也不是什么新潮的手法了,
不过用在灾难片里,拟真感、紧张感十足,
碎物四散空中,高速乱飞,
各种千斤重物冷不防坠落,
还好好潮的火龙卷,
随着主角群穿梭城镇,就像是坐了一趟云霄飞车一样。
Into the Storm的刺激至少达到了能让人忽略剧情无聊尿点,
看完之后会想冲著那音效、那画面,再玩一次的感觉,
或许这片就也没什么深刻之处,
就像片尾那么大的暴风一下就散,收的仓促,
整片可能就只会在脑袋里留下一瞬间的印象而已,
不过整片的刺激过程至少让人暂时抽离,像是被卷上云端,
然后看到澄清的落日与天色的那个瞬间,
虽然最后还是要往下掉回日常里,
但至少那一刻的宁静放空蛮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