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电影已经上映了,影评内容有暴雷,
或使观看者容易联想到剧情内容,
还请观看前自行斟酌
给负评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部片让表丹尼觉得还是在看《蓝色大门》,
其影子之重无以复加,或许片头一开始出现的工作室名称,就已经预告观众本片是
《蓝色大门》的复刻版喔(只是用了数位高化质技术拍摄)!导演功力几乎没有进
步,片中依然是高中生,依旧有提到班费,改变的只是电影类型,那这样的话不如
将《蓝色大门》拿去给中影数位修复,在重新包装上映比较好?另一方面,导演尝
试用另一种手法呈现新电影,这想法是好的,但为什么一部可以做到八十分的电影
,当它只完成了雏形(60分甚至不到),你就愿意拿出来在各大电影院上映?这不
免让人认为,《行动代号:孙中山》是一部乘着近期国片起飞,而顺势推出来赚钱
的电影,完全不顾其品质。
2002年推出的《蓝色大门》真的是导演的代表作,其电影琢磨于青少年的爱情
&友谊,还是即将逝去的青春,小清新且让人心有戚戚焉,随后2006年的电视剧
【危险心灵】更是拍的直接、写实,深刻的带出台湾的教育问题,引人省思,而这
次的新作品《行动代号:孙中山》以荒谬的手法取代了小清新,但仍没改变想要以
电影带出社会问题的想法,高中生题材似乎是导演驾轻就熟的,只是为什么电影手
法如此粗糙?为什么企图提出反思的符号如此直接、突兀,出现在电影中?甚至还
要玩烂《蓝色大门》的梗。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电影采用荒谬的手法呈现,当然如果
有人认为电影中有许多不合理、不合逻辑的剧情或场面安排,其实都可以用“荒谬
手法”来解释,利用现实的人事物,以荒谬的手法包装,来呈现一种意象一种概念
,这手法表丹尼没意见,所以这也解释为何有人质疑为什么没人发现偷铜像的人数
变多了,还要一直到最后搬上卡车时才发现,其实这就是在表达,人在困境时遇到
愿意帮助他的人时,通常都不会问原因就会乐于接受,一旦之后有牵扯到利益均分
时,却又露出自私的心态,来否定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只是本片使用的荒谬手法,在整体来看并非每个剧情都适用,且用的巧妙,有
很多时候这样的手法,反而使电影走向一种可笑、尴尬的场面,一点幽默都没有,
像开头以男主角阿左为首的四个人谈话,其呈现的感觉是如此的尴尬,观众会笑不
是因为桥段设计的搞笑,而是电影传达过于尴尬的氛围令人无所适从。《行动代号
:孙中山》有着诡异的慢步调,这样的慢节奏不仅仅是因为电影呈现的手法缓慢,
更大的原因是来自于,导演无论什么样的行为或对话,都要重复三次以上,不是第
三次有个结果,不然就是第四次,换三次讨论计画的地点、连三颗镜头说自己很
帅、搬铜像第四次才成功,甚至连讲话都要三次重复上一句话,一切都与三有关,
只是这样异常曼的步调,真的一点特色都没有,看不出目的也看不懂意义,在体育
馆看着另一组人马进去搬雕像,阿左一行人躲在椅子后面分三次进去帮忙,写悔过
书也让三个人轮流给老师骂,悔过书字数过少要重写,才发展之后小天说:“连儿
子的儿子都穷毙了。”这句话,有太多类似的镜头都有让人想快转的冲动,情绪和
剧情酝酿得太久了,其中有一段是校园警卫的剧情,从警卫室出来的警卫牵着一位
女生的手,竟是张孝全与李千娜,之后被戴面具的高中生假装僵尸,吓得躲进教室
以为世界末日而发展出来的激情,根本多余啊!虽然这要对比阿左之前戴着面具吓
小孩的桥段,但根本意义不明!说句实话,张孝全和李千娜两人的角色,如果是
陈柏霖和桂纶镁饰演,陈柏霖饰演警卫牵着暧昧对象桂纶镁的手跑出警卫室,表丹尼
保证《行动代号:孙中山》直接从负评变普评啊!光靠这个桥段电影票花的就值了。
导演想靠这样缓慢的手法来言之有物,但在表丹尼来看大部分的时间都显得浪
费,同样是长镜头,还宁愿看蔡明亮导演《爱情万岁》中,拍杨贵媚一场大安森林
公园的哭戏,一颗镜头6分钟不动,演员就一直哭还来的渲染人心,事实上重复三次
的手法并非导演在《行动代号:孙中山》中的首次尝试,早在《蓝色大门》导演就
已经使用过了,陈柏霖饰演的张士豪对桂纶镁饰演的孟克柔自我介绍三次:“我叫
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每次都是随着不同的情感说的自我介绍
,每说一次都加深对孟克柔的爱,即使孟克柔喜欢的是女生,至于片中充斥着各式
各样的“三次表现”,也都是凸显“青春”二字,而且写实不做作,简单也浪漫,
相较这次的《行动代号:孙中山》同样的手法显得十分成功且出色。
老实说电影有几个剧情拍得挺不错的,尤其阿左与小天比穷的那场戏,最后来
到小天家,两人站在机车上往屋子里面看,随后小天说的那句话,台词简单却也直
击人心,对观众有着强烈的震撼,来自于该角色对自己人生的讪笑,同时也带出台
湾社会既有的问题,只是对比之后写悔过书那场戏,小天突然说出的大道理虽不失
剧情编排巧妙,却略嫌突兀,有点可惜效果被打折了。而电影最后载着铜像的货车
游走台北市街头,最后镜头带到天桥上的一群学生兴奋举手欢呼停格,颇有《蓝
色大门》的味道也富含希望,只是不懂为何选择辨识度如此高的路段,想靠剪接来
呈现车子不断的行进,如果表丹尼没记错,在车子沿着复兴北路往信义路经过SOGO
复兴馆后,却又经过微风广场,这样不会让观众跳出原本经营好的情绪吗?细节好
像忽略不少。我们都愿意支持国片,只是如果国片的品质都如此粗糙不精致,只带
出导演原意不到50%的镜头语言,就匆匆上映,试问这样观众如何买单?题外话,
电影是个结果论的东西,观众上戏院或租片回家看就是看一个电影拍摄后的“结果”
,如果这个“结果”不好,制作团队却用拍摄过程多辛苦多困苦,来表达该影片的
缺失是无可厚非、非战之罪,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因为这是两回事,努力工作不一
定会成功,因为决定成功的因素太多,但如果成功,其中一个因素一定是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