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每个人喜好都不同,有人讨厌有人喜欢都很正常
看完这部片的同时就能预想到会有很多人不喜欢,
因为它不是一部很标准‘讨喜’的片,反应可能会很两极
但是这一整串尤其这一篇也讲的太超过了吧?
你可以说它不好看、说它烂,这些至少都是关于电影
但是说到导演因为是为了追求票房而拍是不是太欺负人了一点
这跟电影本身根本无关,
而且从你所说,反而让人觉得导演这次是不是太不在意票房了
这么多不易让人轻易喜欢的元素、节奏凑在一起,
怎么想都是导演不愿妥协下对“电影”所做出的选择和坚持
这里不论他结果的好坏,但至少,这是对于“电影”本身的
你觉得导演把观众当白痴,是不是你把导演当成白痴了
你说导演傲慢,是不是这是你身为观众的傲慢
只希望回到电影本身讨论吧
※ 引述《kookisky ()》之铭言:
: 原po认为电影会拍成这样,原因是导演不懂贫穷,这点我有不同意见。
: 李安没嗑药,也可以拍“胡士托风波”,即便这并非他杰出的作品之一,
: 但要跟这部比……还是别比了。
: 艺术创作者不需要成为创作人物本身,他需要的是揣摩人物的心境,
: 这个揣摩的能力是艺术创作的核心能力之一。
: 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失败的地方是:
: 导演花在揣摩观众的心思,多于揣摩角色的心思。
: 导演在乎票房,多过于艺术成就。
: 这不是什么坏事,但愿赌服输。他两头空。
: 在导演对观众口味的揣摩下,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看皱巴巴脏兮兮的制服,所以每个人都穿笔挺的制服。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看破洞的夜市球鞋,所以人脚一双爱迪达。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看陈腐残旧的室内景,所以教室跟大卖场都亮白的像是在卖预售屋。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无配乐的压迫感,所以优雅的钢琴声贯穿全场。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看真实的暴力冲突,所以打架打老半天假得要命。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看西门町规划凌乱的街景,所以用湿漉漉的视觉效果来美化。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听穷学生直白(甚至暴躁)的对话,所以台词通通幼稚化。
: 他觉得观众不喜欢看弱势者面对强权的恐惧,所以警察侦讯、父母前来打骂
: 都轻轻带过,师长的愤怒谴责变成写悔过书的喜剧表现法。
: 他觉得,观众的能力无法从拟真的贫穷、绝望、痛苦、紧张、压抑、忧郁、愤怒之中,
: 看出人性的尊严,看出艺术的美感。
: 所以他搞小清新,被质疑就说:那是魔幻写实。
: 我并不质疑易智言对贫穷的了解。
: 我质疑的是他对观众的了解。
: 而他的了解就是:干净清新、温和整齐、抒情和平才是观众唯一能认知到的“美”。
: 写实的美、破败的美、残缺绝望的美、流汗流血凌乱不堪的美,
: 不是观众所能领悟的。
: 身为观众,我觉得自己被侮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