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不知道这文章该不该po在这
如果不适合请板主删除 只是最近台北电影节又开始了
就会有许多外国影人来台湾进行映后座谈
通常除非是日本,法国等国家 基本上都会附一名随身翻译 大多是英文翻译
把观众的问题翻译成英文说出 其实我觉得这些翻译都满厉害的
毕竟影展观众卧虎藏龙 特别是有时会有观众提到其他电影的片名
而翻译如果不知道就会出糗 所以他们除了英文要好 对电影的知识也要很够
但往往会有观众想要告诉大家自己英文很厉害(其实日文,法文也会有人烙)
提问的时候就用他那流利的英文问,然后把翻译晾在那,所以翻译只好把他的
问题再翻译成中文给大家知道,我看了这么多年,真的觉得没礼貌也没必要
这就像公司里面有设秘书,然后你有什么事刻意跳过身旁秘书直接找老板讲一样
根本就是多翻译的不尊重,好啦好啦你英文很厉害啦 但是与其卖弄英文
为什么不加强问题的深度呢 常常听到有人用流利的英文问
请问主角后来到底怎么了,他有没有被杀死(开放式结局电影)
请问里面的主角演同志演那么好,他真的是GAY吗
这种问题用英文问,不让翻译去修饰,不是更让导演或制片觉得这儿的观众都很无知吗
不好意思,与其说想请问大家对此事的看法,倒不如是事我自己的心得抱怨
毕竟我自己也是从事翻译工作多年,但我看电影问问题一定用中文问
(是说我也很少问问题就是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