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像童话一般,这说法本身就是个童话”。这是电影开头引用的第一句话,在这“黑暗写实”当道把观众口味越养越窄的 2010s,可别看了这句话就以为本片要来演绎葛丽丝凯莉真实的一面了,刚好相反,恐怕本片第一句就在大喇喇地昭告观众:“不要太严肃,本片也是一个童话而已”。
两位澳洲好姐妹演员的皇室传记片 - 喔不,葛片的主角子女与导演本人都说本片绝对不是 biopic film了,黛片更是认真地拍出许多皇室嗤之以鼻的流言蜚语,我们就把“传记”两字完全抛弃吧。其实这两部片的现实世界处境完全可以解构我们对“传记电影”的无谓期待,两片都是一面倒的全球负评,两片都惹得当事人皇室严词抨击不真实。不过被骂得越惨,不一定表示它拍得越差,也可能表示它拍得“惹到人了”,说不定还比正统“传记电影”更值得一看 XD
毕竟,皇室这东西,就像任何从古到今的统治政权或企业帝国一样,它一定有它的“真实”,但呈现在我们草民们面前的绝对只有“童话”,就算当代草民势力再大媒体势力再大,它打死都不会告诉你真实,打死都只会一句句重复它要灌输给草民的“童话”。
既然“真实”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企及的,那么任何想要搞翻案的电影或小说,我们也不用那么在意其“真实”性,因为他们也不过比我们多掌握到一点不为人知的小祕辛而已,就用这些小祕辛新写一本或新拍一部“童话”。所以啦,这根本就是一场“童话大战”,官方继续宣扬官方风华绝代童话、八卦小报日复一日塑造猩羶狗血童话、片商出版社年复一年拍摄另类角度童话。
好极了,我们当代观众在一堆影评战来战去之间,对“真实”或“传记”这些浪漫根本就不用痴痴期待,就来看部戏剧化的王室 drama,来旁观它惹到了谁、看它引了什么战,然后从这些“童话”中自己建立起一些概念与心得,这些心得是否建立在真实上,谁管它?
童话摩纳哥风云
本片被摩纳哥王室后代成员批得最凶的就是 "needlessly glamorized and historically inaccurate"“不必要的华丽化而不符史实”,没错,不论是正典童话还是另类童话,一个童话就是要这样搞才童话呀。本片处处都是华而不实的戏剧化,但本片又没有假掰地自命“我就是写实”或“忠于史实”,就来欣赏这戏剧化呀!首先从本片主轴 1961 法国封锁摩纳哥事件开始。
这个政治角力事件,一切都拍得戏剧化,整个王子的小内阁完全不谈具体策略细节,只各自带出一句互相冲突的意识型态,简单、快意、率性、酣畅淋漓,一个王子对一个邻国官员的一拳,就象征一个小国硬起来对抗大国... 看到 Tim Roth 这任性一拳我就笑了,它真的发生过吗?我不知道,我也不管,但这种逻辑真的太卡通太漫画太政宣海报,就像古代绘画如亚历山大对决大流士真的就是两位帝王画在前线两匹马上单挑,想也知道只是把环环相扣的复杂事件浓缩简化也拟人化的戏剧手法,古代绘画可以这样搞,现代电影就不能这样搞吗?
本片其他政治角色,如戴高乐、如摩纳哥官员们、如前来劝降的法国官员... 等等,通通都一样,面对政治议题都是帅气放话率性怒吼,我们干嘛认真呢?这就是 dramatisation呀!放在这部片里就换个词叫 glamorisation吧!(我还想发明个 fairy-talisation 呢)这种片这么欢乐,难道我们已经失去跟它一起欢乐的能力了吗?
童话的梦幻凯莉
拍女王或拍王妃,不用意外,几乎一定是拍得“风华绝代”,去看凯特演的年轻老伊莉莎白、海伦演的苍老小伊莉莎白、爱蜜丽演的少女维多利亚... 通通都是(只有娜欧蜜演的戴安娜,我觉得有稍微趴在地面一点点)。葛丽丝凯莉本来就是大明星,妮可以大明星来演大明星当然是风华绝代的平方,怎需期待有一丁点写实取向呢?要看妮可的“写实风演技”(与情节真实性无关),请提早几分钟进场,看看妮可与科林佛斯的新片预告《桂河血轨》The Railway Man ;至于本片,就像《澳大利亚》这种爱国大片一样,绝对是彻底戏剧化,反而更像葛丽丝 1950s的老电影。
这个葛丽丝王妃,拥有女性自主、美式直率,面对国难主动出击、面对家庭问题克服万难、面对人民母仪天下、面对敌国更能敞开心胸热情拥抱,甚至在海边飙起车来不输给 1961 “某个苏格兰小子正在拍的谍报片”。哈哈,这会不会太完美?和摩纳哥王室官方对葛丽丝的政宣形象比起来,可能更犹有过之,而且不只是台面上雍容优雅风华绝代,连台面下都拍得有血有肉吸引平民认同,不论是什么观点来看葛丽丝,通通都要彻头彻尾风华绝代,一个层面都不能放过。
这当然就是王室批评的 glamorisation最直接的层面,妮可那充满戏剧化的夸张甚至诙谐演技、还时常带点大脸甚至大眼大嘴的特写镜头,其实就是 glamorisation,有什么不可以?其实非常精采呀。在这“黑暗写实”当道,拍名人故事不拍点深沈黑暗面不够爽的年代,老实说我已经很少看到这样子大喇喇地疯狂包装大明星不手软的华丽电影了,不论戴安娜、柴契尔夫人还是胡佛局长等名人电影都要拍出压抑一生的落寞省思,只有葛丽丝这部片,是最完美结局、全光明结尾。
这种童话般的光明结尾,在 2000s 被大家嗤之以鼻,不过在 2010s 一片自命写实电影的浪潮中,反而成为一种另辟蹊径令人眼睛一亮。
童话的古版王室
可惜,本片一方面拼尽全力 glamorise葛丽丝一个角色,把她雕琢到最极致最梦幻的同时,另一方面对王室里其他人与其他事情的描述并不客气,甚至恐怕还往往自己创造个站在葛丽丝这边的冲突视角,把王室里上至公主姊姊下至宫廷秘书许多人都拍得古版而讨厌(只有神父、礼仪专家与女高音卡拉丝这三个角色很讨喜,但严格说来他们全都是外人),而且还让他们像演小学话剧一样率性生气帅气放话。
譬如宫廷秘书一派趾高气昂,一副不把王妃放在眼里似地毫无尊敬,甚至还戴一副专门为丑角设计的尖角眼镜;譬如某位一起筹办舞会的公爵夫人 (?),就一脸单纯地只在乎华丽排场而不在乎基础建设与民间疾苦,还拿舞会和孤儿院两顶大帽子在这边滑稽地抢预算,很神似台湾立委的“营养午餐指数”幽默老梗;譬如王子姐姐 Antoinette 公主夫妻俩,他们觊觎王位的历史是有的,但要发生在这么戏剧化的单一事件、这么戏剧化的通敌暗盘交易、被抓包后又像个监守自盗小员工一样满头大汗哭爹喊娘求饶... 皇家等级的坏人怎么可能这么驴呀?
反之,站在葛丽丝这一边的人,包括神父、礼仪专家与女高音卡拉丝,以及其他如希区考克与美国公关经理等好莱坞人,各个都很理性、人性、礼貌、风趣、体贴、用心倾听、妙语如珠。本片面对所有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居然是用完全两套呈现手法,摩纳哥这边戏剧化地滑稽古版,好莱坞那边则生活化而有人性,两相对比摩纳哥人怎么可能不生气?
最糟的是,连本来应有男主角地位的 Rainier王子,都被塑造得很古版僵硬。Tim Roth的演技或他的角色呈现方式,也是全球影评砲轰重点之一。这砲轰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本片虽然葛丽丝一直说她好爱夫婿好爱摩纳哥人民、为了家庭她可以付出一切也可以抛弃一切,但本片只有葛丽丝是女主角,Rainier 只是男配角,只是一直不停地摆着一副冷眼旁观的表情、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我最大的站姿、然后一根一根不停地抽烟... 这种表现说不定单场戏抓到了 Rainier王子的神态,但每场戏都这样演,就变得很古版老套,而且让夫妻两个角色之间几乎没有一丁点火花!
当然,我无法得知 Tim Roth 和导演是真的把 Rainier王子拍得这么平板而单一呢、还是他们拍了很多面相却都被剪掉了只留下这单一面相?本片毕竟是个导演、片商、编剧彼此对最后剪接争执不休而不上不下的折衷电影,根本不用期待本片能发挥其心血的 100% 甚至 50%。无论如何,一部电影最后只捧了妈妈却贬了爸爸,甚至还贬了皇室几乎一切面相,就算这些贬都不是空穴来风,摩纳哥王室后人怎么可能开心得起来呢?
童话的蔚蓝海岸
既然得罪了王室,大家宾主不欢而散,我还真是好奇本片的场景都是在哪里拍的?我也去过摩纳哥蒙地卡罗呀,光就我的眼光看来,这边和蒙地卡罗其实很像呀,不论是半岛海港、还是山丘上的皇家城堡远景,通通很像,甚至赌场与宴会厅的广场花园 Jardin du Casino 栩栩如真的近景,绝对是货真价实的蒙地卡罗赌场呀!
我特别在片尾仔细地看了 credit 到结束,回家也大致查了查本片的 filming locations,看来只有这个赌场一景是真的获准封街 24 小时拍的实景,其他则是采用摩纳哥周边的法国蔚蓝海岸与意大利一带海滨小城镇拍摄,地理风貌的确都很类似摩纳哥,建筑形式与色彩、人民生活方式与市场风情、山头数目植栽甚至游泳池的光线,都非常像摩纳哥。本片是哪几国合作呢?看来摩纳哥的协助非常少,而主要是法国 - 意大利 - 比利时 Wallonia 协力制作。知道这个背景,多多少少可以对本片采取的视角多一分“原来如此”的见解,当然这见解不一定准确真实就是了。
童话也许才是真实
综上所述,本片戏剧化地“戏谑”了摩纳哥王室与傲慢法国人,也戏剧化地把葛丽丝捧得“风华绝代”而把葛丽丝的好友们塑造得人性可爱,这个对比的敌意昭然若揭,摩纳哥王室不痛批才奇怪呢。这种大胆引战的争议电影,往往是看立场战在哪里而会影响一个观众喜不喜欢。我呢?我不论对葛丽丝还是对摩纳哥王室都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印象与好恶,只是看这场引战的大乱斗浑水幸灾乐祸而已。
但这部片有没有隐含什么讯息在里面呢?前篇 bradcool 版友的文章已经指出过几点可能的讯息,包括强调女性在政治折冲上独一无二的“阴性力量”,也包括豪门女子抵抗父权的“女权平等”之反思,却也有女性独立挥洒之个性仍要紧扣在家庭爱情下的“附属女人”之无奈命运。我觉得 bradcool 大分析得很好,这几个彼此其实互相冲突的概念都有在本片中铺陈出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有点模棱两可。最后是哪一个力量赢过了其他力量而出头呢?也有点模棱两可。
也许,这些互相冲突的暗潮只是被一条条亮出来而已,直到电影结尾它们仍然都在王室里互相折冲、也都还在葛丽丝的脑中互相折冲,葛丽丝也说不上是脱胎换骨走上了其中哪一条路子“进化成功”,还不如说是内化了许许多多冲突概念,然后让它们继续冲突却机动地维持个平衡。是呀,王室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一件华服,未必有什么清楚的核心理念,却是面对纷至踏来的外界与时代挑战见招拆招、面面俱到,无论内里发生了什么事、是幸福光明还是激烈黑暗,还是要数十年如一日行李如仪地携手上台,展露笑容,优雅演说,赢得满堂掌声,继续风华绝代。
我个人向来不喜欢任何形式的“风华绝代”,因为它真是表面、真是童话,但在王室这种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侯门深似海”,也许这个表面的童话才是我们唯一可以掌握的真实,甚至也说不定是王室自己唯一永恒不变的真实?
要拍一个永远不可能拍真实的王室,我想,本片的华丽梦幻童话风,也许才是最适合的表现手法?本片在全球已经不知道有多少负雷了,但它另辟蹊径给了我其他电影看不到的灵感,尽管是模糊折衷的灵感,依然有其无可取代的价值。
因此,我这篇给它一个 [好雷] 平衡一下,我也建议大家还是可以去电影院看看,不论是要要看王室热闹、要看影坛笑话、要看女性励志故事、要瞻仰王妃风采、还是纯粹想来骂这部片怎么拍得这么蠢,都不错,一定可以伴你度过快乐的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