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奥斯卡的一天 - 年轻生命的最后一天

楼主: leila (Lizzy)   2014-04-25 14:20:01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0006945
我先承认,我看到“奥斯卡的一天”后面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不一定
是因为电影,而是因为这件真实故事的本身。本片纪念了一位还没能好好体
会人生的年轻人,也提醒了我们,人生是多么无常。
“奥斯卡的一天”是根据美国的真实事件改编,开始于2008年的最后一天,
结束于2009年的第一天。主角是一名住在加州的年轻黑人Oscar Grant III
﹝Michael B. Jordan﹞,这24小时,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他庆祝了母
亲﹝Octavia Spencer﹞的生日,并与朋友进城庆新年──但他搭旧金山湾
区捷运(BART)时,因为车上的一起冲突,导致被BART的警员射杀。
首次担任编剧导演的Ryan Coogler,用奥斯卡死前的这一天来告诉观众他的
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他和你我一样,为了日子奋力挣扎,他22岁,有个固
定女友与女儿,他脾气大,干过一些蠢事、因为贩毒坐过牢、曾对女友不忠
,但并不是什么大恶人,也虔心改过,希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平日常热心
助人。从他与家人的互动中,导演提醒了观众,不管一个人看来多平凡、社
经地位如何低、过去犯过那些小错、人性上有什么缺点,他对于身边的人都
是很重要、不能失去的,也总有其他优点。每一条性命都是有价值的。
本片使用不少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镜头亲近而冷静。甚至,在片头就使用
了当年奥斯卡被射杀时,旁人用手机拍下的真实画面,在那致命枪声之后,
一旁充满了旁观者抱不平的惊呼声,一条珍贵生命竟以这样荒谬的、让人难
以理解的方式,葬送在不敢相信的人们眼前,而且这不是电影,是真实发生
的!因为这一开始的真实画面,让观众观赏后面的剧情──也就是奥斯卡的
人生最后一天时,感觉更痛、更难受,无法相信这样一个年轻人,最终的命
运会如此结束。
有几个细节让本片特别感人。导演的安排与男主角的演技,让观众明白奥斯
卡自知并非完美,他知道自己的问题,而且才22岁的他挣扎着让自己变得更
好,然而2009年的新年新希望才许完,他的未来已经结束。奥斯卡曾坐过牢
,当时独自带着女儿的女友﹝Melonie Diaz饰演﹞希望奥斯卡不要再让她经
历这样的事了,没想到在那关键的一刻以后,奥斯卡又让她独自面对更多的
痛苦与无助,实在令人心伤。最后一幕的收尾,实在收得太好了,极为简单
却又震撼,所有的重点,那些冲击与后续影响,都收在那一片黑幕里面,让
观众想像、理解这么一枪,对奥斯卡全家会有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我不晓得跟事实相比,本片有多少是虚构的,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刻意了些
,就好像因为导演/镜头/观众都知道他快要死了,所以在这最后一天塞了
不少爱的宣告,奥斯卡与女友要去庆新年因此与女儿道别时,女儿说的话也
似乎太怪了些,另外,试图救狗的那幕感觉非常刻意,简直令我摇头。不过
,要用一个人的某一天来立体呈现一个人的多面向,并非易事,我不介意
Coogler用一点偷吃步,否则我们会看到一部很无聊的片,只是我希望他的
手法能够再自然些,不要抹煞了本事件的真实性。
另一个小小偷吃步,是导演用了一小段往事回顾,也就是以前奥斯卡坐牢时
某次他母亲探监的片段,但那段拍得很好,尤其是那段的尾声,给两位演员
很好的表现机会,算是我很能接受的偷吃步。
最后来讨论一下本片提的这个真实事件。奥斯卡被射杀时,他是趴在地上、
手无寸铁、动弹不得,杀他的警官宣称他以为拿的是电击武器taser,我个
人实在不知对一个完全无反抗能力的人射taser做什么,而即使警官说的是
实话,我还是觉得他对毫无反抗能力的奥斯卡反应过度了。我愿意相信他是
个好人,但身为一个拥枪的执法者,真的应该更冷静才是。
对于这个案件,由于证据不完全清楚,大家的看法必然不同,有些人认为这
只是个意外,有些人认为警方对黑人乘客的处置过当﹝即使没有开枪射杀﹞
。但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思考,对人的生命,是否应更尊重、更小心翼翼
,尤其后来在美国又有一个Trayvon Martin的案例,他才17岁,是个住在美
国佛罗伦斯州的黑人,2012年2月某个雨夜他在外行走,却被同社区的白人
守望相助队员George Zimmerman怀疑动机不单纯、之后甚至射杀了他,2013
年7月,Zimmerman获判无罪,引起美国民众譁然。再对照杀了奥斯卡的警察
因声称是意外,只关了十一个月就出来,更令许多有色人种感到气愤。我想
这些事在社会上激起这么多愤慨,主要是因为,在美国普遍的现象之一,就
是白人社会似乎心中早已对黑人默认著“危险人物”的看法,除非他能有机
会证明自己不是,因此只要碰上黑人,就难免过于敏感、紧张,也比较容易
擦枪走火。这两件关键案子的出现,提醒了很多有色人种心里的结,也就更
令大家愤怒了。
其实不只是白人。我认识的一位住美国近七年的黄种人,很不喜欢黑人,觉
得他们很多都是坏人,但对白人就没有这种危机感。前年她在美国的百货公
司里被人抢皮包,罪犯后来抓到了,是个白人。讽刺啊。
美国欧巴马总统在Trayvon Martin案宣判之后,曾因民怨四起而发表谈话,
提到35年前他也可能是Trayvon Martin,并说他也曾像美国境内其他黑人同
胞一样:"deemed suspicious",有多少其他种族的人,一见到黑人就紧张
兮兮,锁车门、顾皮包,直到黑人离去,而这些黑人们的集体经验,无可避
免造成了黑人公民对Trayvon Martin案的负面解读。这就是美国的历史包袱
吧。
作者: Urda (诗人之血)   2014-04-26 10:49:00
推这部超好看 不过台湾片商的宣传手法很拙劣
作者: misszerozero (iloveptt)   2014-04-26 17:12: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