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无雷] 罗密欧与茱丽叶 2013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4-03-26 17:17:35
本文无雷,因为《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故事谁人不知?根本不用谈剧情也不用放雷,仅
在此分享一下我欣赏这片的观点。
罗密欧与茱丽叶,2013 的最大遗珠
罗密欧与茱丽叶,自电影发明的一百多年以来,各种改编版本层出不穷,台湾观众熟知
的有 1968 Zeffirelli 版《殉情记》、有 1996 巴兹鲁曼+皮卡丘版、有 1957 美式音
乐剧与 1961 电影《西城故事》、有 2001 法式音乐剧,甚至另类改编还有 2013 初的
《僵尸哪有这么帅》... 等等。
不过就在去年底,最新一部大手笔制作的《罗密欧与茱丽叶2013》在欧洲与英语系国家
悄悄上映了,台湾观众一无所知,直到现在 DVD上市才有机会看见。可惜,本片雷声大
雨点小,有大笔资金超强编剧与一时之选的中少年卡司,仍然在英美影评与票房一片惨
澹,甚至许多大报的影评很残忍地在五颗星中只给它一颗。不过,英美影评有这么了不
起吗?本片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
直到今年二月 International Film Music Critics Association “国际电影音乐评论
协会”的颁奖中荣获三项大奖(感谢 bill93557063 于二月底 po 文分享情报),我才
注意到这部电影。看电影,一般人最爱的讨论的“剧情”与“演技”绝不是全部,音乐
服装场景与摄影等等技术面也一样重要,甚至有时也可以比剧情和演技还关键地支撑起
全片。无论如何,《罗密欧与茱丽叶2013》还是值得我们先看看,看了再批评不迟。
预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lMzHSNNk
传统制作:电影院里的舞台剧
本片导演是意大利人 Carlo Carlei ,名气不大我也不熟,不过编剧兼制作人可是《唐
顿庄园》的 Julian Fellowes,他可是风格鲜明又在今日影视界能呼风唤雨的一号人物
;而背后金主还有另一个大势力 Swarovski。看到这些名号,我们大概可以对本片的风
格有种心理准备:这是 Julian Fellowes擅长的考究历史庄园剧,也会有 Swarlovski
如水晶般的招牌华丽灿烂风格。
这个 2013 版本的最大特色就是传统,最受到垢病的也就是传统的另一面:了无新意。
对呀,本片的确了无 21 世纪的年轻新意,更远远不如 20 世纪末巴兹鲁曼的新意;不
过本片就是诉求传统,诉求在 21 世纪的今天,大致原封不动地把莎士比亚舞台剧搬上
大银幕,这可能是剑桥文学戏剧出身的古典老派 Julian Fellowes少年的怀旧梦想吧?
在这各种电影技术与艺术都更扎实、国际资金与人才调度都更大规模的 2010s,今日已
位高权重的 Fellowes 联手 Swarovski大手笔打造古典梦想,其精致富丽绝对远胜所有
2000s 前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改编经典。
本片绝对没有任何“原创”,没有任何“新意”,只是把属于 20 世纪中的老派梦想,
用 2010s的最新成熟技术完美呈现罢了。观赏本片如果带着想看点“创新”的成见,会
很痛苦,不如把它当作在华丽电影中看舞台剧吧。多年来,我们已经能在场景华丽、服
装道具精致、又能自由变换无限视角的电影中,以全新眼光看传统歌剧(譬如 1975 魔
笛与 1984 卡门)与音乐剧(譬如 2004 歌剧魅影 2008 妈妈咪呀 2012 悲惨世界),
那何不在此用这样的眼光,敞开心胸,欣赏这出电影院里的舞台剧呢?
传统戏剧,华丽舞台
本片的确是舞台剧的电影版,许许多多重要场景的台词都是采用莎剧中的台词与主题,
只稍作更改而已,而次要过门场合就算不用莎剧台词,也由 Fellowes 仿照莎剧的风格
自己写新台词。观众们如果不喜欢看舞台剧,可能看了真的会有点痛苦;不过本片勇夺
三项大奖的配乐发挥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成功地将对年轻观众来说有点无聊的舞台剧台
词,推起一阵阵波澜壮阔的情感;本片也善用在了故事场景 Verona 与周边的北意大利
文艺复兴场景,让每一个慢步调的镜头本身都丰富美丽地让人可以多看几眼也看不腻。
1. 古典的台词口条:
这是个年轻人的舞台剧,充斥自言自语、文诌诌的对话、天马行空的譬喻与修辞、混合
著莎士比亚原剧本台词与新创的仿莎士比亚舞台剧台词... 若把本片当一般现代剧情片
看,真令人处处出戏,也令人觉得矫揉做作,更令人对两位主角之间的一见钟情感到如
速食恋情般莫名其妙。能不能欣赏这种表现方式,就是我们今人能否敞开心胸接受的问
题了;今日看来是古典老套的,何尝不是 16 世纪时莎翁说故事的超现实再现手法?
2. 巧夺天工的音乐:
从头到尾一幕一幕从不间断、富有多变主题又有完整过门的音乐,是本片最精华的背景
,抽掉配乐的本片恐怕会流于无聊劣作,反之加上这配乐后本片任何无聊缓慢的场景通
通变得灵活而充满生气。音乐的高潮迭起,配合剧情进展与动作,准确地丝丝相扣,就
是以剧情为尊、以配乐烘托的电影配乐之精神,浑然天成。尽管全片由配乐主导的节奏
感几乎从头到尾速度不变,因而可能让喜欢强烈对比与张力的现代观众感到乏味如流水
,但这是一幕幕优雅而引人入胜的流水。
本片作曲家 Abel Korzeniowski在我们熟知的电影配乐界没没无闻,不过他一口气拿了
本届 IFMCA电影音乐奖三项大奖,被评为“毫不畏惧地用音乐带起电影更深层的触动”
,我认为这就是对电影配乐之绿叶角色的最贴切赞誉。详细得奖名单与报导请见以下连
结:http://filmmusiccritics.org/2014/02/ifmca-winners-2013/
3. 华丽真实的舞台:
在英语制作中史无前例地,本片大举开到了 Verona 取所有的景,有几乎完全真实的北
义街道、宫殿、市场、教堂、修道院、城墙、原野、墓穴、维洛纳河畔、曼都瓦四湖场
景;这次的楼台会拥有史无前例的五彩缤纷文艺复兴穹顶画,有最真实的斑白砖墙与绿
意占领的石栏杆;这次的城堡宫殿与决斗的桥梁,处处是北意大利波河平原地方特色的
砖造与红砖白石混合建筑,更有此地独特的扇形城垛。
除了真实建筑外,场景设计有扎实考究的服装与舞会,有改编过的文艺复兴宫廷音乐,
也拍出了怀旧优雅的文艺复兴年轻男子带剑身段(男生都非常可口,只有饰演茱丽叶的
Hailee Steinfeld 现代感稍微重了一点... );一场场宫殿大宅与修道院的室内戏,
不但有华丽建筑优雅壁画,更有掷地有声的回音,让父母、王子与神父的长辈话语声声
庄严而震撼。细致考究的场景塑造,就是时代剧大师 Julian Fellowes 的拿手好戏。
浪漫的古典情诗
本片有很多缺点,全球影评也都毫不留情地一一点出了。但我个人认为,这些都只是我
们用我们在 2010s的观影喜好去期待而已,不符合我们期待的菜我们就批评;换个角度
想,Julian Fellowes 正是要端出一盘 1960s的老派餐点,在这个已经搞创新、搞前卫
、搞颠覆、搞黑暗写实、搞强烈对比搞习惯了的 2010s,回归老派的传统,何尝不是一
种另类的“创新”?
事实上,如果用这样老派的方法来拍一部新剧,可能真的很无聊,或著顶多拍成像《唐
顿庄园》一样可以当一周一集的连续剧却无法成为两小时的独立电影。不过《罗密欧与
茱丽叶》这个故事与主题早就被讲到烂也拍到烂了,所有雷都不算雷了。要欣赏本片,
就要带着早已对《罗密欧与茱丽叶》故事概要耳熟能详的心理准备,尽情发挥我们自由
的“脑补”能力,看看我们 2010s的新新人类们还有没有本事欣赏传统舞台剧。
缺点一:缺乏戏剧张力
本片从头到尾节奏统一,尽管罗茱两人的故事本来就有大剧情起伏,本片却没有刻意拍
出剧烈起伏,尤其是主导全片的配乐完全没有塑造各种强烈对比与挣扎。这是本片缺乏
的“戏剧张力”,其实只是缺乏今人喜爱的戏剧化重口味罢了。事实上,只要我们不求
重口味,从节奏感类似的每个片段中,用简单的演出与台词看出不需过度包装的平静张
力,就能看出戏剧本身的鲜明对比。
缺点二:演技造作令人出戏
的确,本片舞台剧演法,若用我们习惯看剧情片的眼光看来就是造作演技;当然啦,本
片若要纯以舞台剧的观点来看,也会觉得这些电影演员来演舞台剧未尽戏剧化地理想。
不过,本片以传统舞台剧为基底,让演员用较折衷的、较随性的、较平易近人的演法来
演出,是让舞台剧与现代一般观众的距离小了点。这样折衷的策略大家喜不喜欢,就见
仁见智了。
缺点三:剧情跳太快
本片许多重要情节都快速带过,包括点到为止的战斗场景、点到为止的楼台会、点到为
止的舞会一见钟情、点到为止的末日性爱,全部用同一个节奏同一个速度,同样如舞台
剧般造作演出,同样点到为止把剧情铺陈出来就好,而如同舞台剧一般,完全忽略这些
剧情本身的现实细节。不喜欢这种手法的观众,会觉得这没有细火慢熬、没有完整铺陈
、没有合理转折,往往失望“啊?没两下楼台会就接完吻了?没两下罗密欧就杀死提拔
特了?”
的确,如果没有完整读过《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剧本或故事,或是没有看过各种改编的
电影与音乐剧,如果把本片当成第一次看《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确会觉得处处都非常
跳 tone ;不过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罗密欧与茱丽叶》知识背景,在观赏本片时请尽情
脑补,把本片省略掉的铺陈与过门自行脑补出来,将你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在本片铺陈的
平凡隽永戏剧张力、本片浑然天成的配乐、与本片目不暇给的华丽场景。
全片如流水般走古典优雅步调的《罗密欧与茱丽叶2013》,没有激烈的剧情,没有狂放
的飙戏演技,只有一条矜持腼腆的浪漫旋律与光影,贯串全片。如果观众不喜欢本片说
故事与铺陈剧情的方法,那就当这是一首浪漫含蓄的古典情诗,尽情欣赏它的美感吧!
作者: luthien (Tinuviel)   2014-03-26 22:55:00
看了原PO的推荐,更想看这部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