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投书] KANO/在那个年代,一种无关政权的梦想

楼主: jazonleeb (jazon)   2014-03-06 15:31:50
故事的发生都是有缘故的,历史不是偶然突发的。
嘉农的历史故事之所以产生《KANO》这部电影,可以从“同时是剧本/监制/还带点导演的
”魏德圣在幕后花絮访谈中提到:“我们能不能从过去找答案?”找什么答案?
我认为,“找什么答案”这个问题就在在片尾大船上,(忘记是旁白还是球员)问的
:回到家乡后,家乡的人怎么看待嘉农?是迎接胜利、还是气愤其输了冠军?
(准确台词忘了,待补上)
这就是魏导要问的:我们怎么看待过去的嘉农?
嘉农的“三族共和”只代表“族群团结合作”运动家精神这么简单?
如果只是当成热血棒球高校准优胜事件,那相关历史脉络的考证、人物角色的刻画就不用
那么认真思考,当《大○埕》在宜兰传艺中心拍一拍就好了。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事件的烘
托才能够显得嘉农棒球队的珍贵,会说出“无关政权的梦想”、或是诸如“政治归政治、
运动归运动”的话语,显然只看见吴明捷这颗木瓜在近藤铁钉的激发下长得又大又甜,而
忘却了八田与一盖的大圳所灌溉的嘉南平原沃土。
没有土地和水份,木瓜怎么生长?
从《KANO》历史顾问谢仕渊的博士论文“日治时期台湾棒球运动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当
时,日本人从美国人那边认识了棒球,但融入了“武士道”等大和精神,成为“野球”。
其后帝国扩张领土,以各种方式透教导殖民地/占领地“学习大和精神”,最终当然是成
为日本人。棒球作为学校教育“体育”科目的一项,旨在期能透过身体实践、在不知不觉
中明白大和精神、行为举止都像日本人。体育具有着“身体被教育”的意涵,运动才是具
有身体自主性的说法。简言之,棒球/野球是一种身体治理的方式。这是不是政权呢?
想一想《KANO》传达的“一球入魂”,入啥小魂?最直接的说法就是:当个日本人吧。
也就是你这颗球投得有日本人的态度,不是“熊度”。
因此,如果轻易的接受联合报这样的说法,那我认为太辜负了《KANO》团队的心力,也
轻忽魏导的拍这部片的初衷,甚至于可以说是不重视自己土地普经发生过的历史。
就学猪哥亮喊一喊台湾人团结,爽就好。
※ 引述《KTX5566 (韩国高速铁路)》之铭言:
: 新闻网址:
: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528730.shtml
: 【联合报╱翟敬宜/教(新北市)】 2014.03.06 08:24 am
: 我是外省二代,嫁给台南六甲之子。上国中的儿子是芋头番薯,最好的麻吉是台东鲁凯族
: 。
: 已是民国一○三年,跟我们类似的人多到数不清。族群差异在庶民生活中逐渐模糊,这点
: 与很多国家相比,台湾够努力也够幸运。但若谈到历史,仍难免破功。权力争夺刻下的伤
: 痕,让每个家庭各有一本是非题的答案表,代代对照,不得有误。
: 这一代的人因此陷入了挣扎。听到有人用族群语言恶质操弄,理智上不屑,感情却脆弱动
: 摇。长久以来,台湾缺乏一种对于族群史实够诚恳、够宏观的历史总结或价值依归,让人
: 在被外来本土等词汇挑动时,得以理解,可以释怀,明白当年一切的对错,都必须放在那
: 个时空中看待;并学习看懂,学会放下。
: 这件事,除了是历史家的责任,电影人可以做的其实也很多。“族群”在国外电影不是新
: 哏,好片子总能找到一个真诚的角度,透过影像语言带人走进故事,理解历史并得到启发
: 。克林伊斯威特执导的“打不倒的勇者”,叙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南非橄榄球队队长合
: 作,勇敢尝试跨越种族,在运动场上为国家团结的可能性便是一例。而台湾电影《KANO》
: ,也展现了同样的勇气。
: 《KANO》是个好看的故事,角度也够勇敢。从嘉南大圳设计人八田与一对南台湾的水利贡
: 献切入,与嘉农棒球队的甲子园热血双线交织,全程日语为主,只偶而穿插台语客语,若
: 不理解编导脉络与台日历史,乍看颇像日资电影,也果然引起类似的讨论。
: 但只要来自嘉南的人,听过长辈述说那非旱即涝的困苦年代,便能理解《KANO》想说的是
: 一种无关政权的付出、善意、热情与梦想。无论八田与一,铁血教练近藤,或拼战前进甲
: 子园的棒球队员。
: 不过片长三小时、企图心强大的《KANO》仍有失衡的问题。少了说历史的耐性与层次,太
: 快导入和乐融融的族群梦幻,高度便只停留在喷泪的热血棒球,视野亦无法如愿拓展。
: 《KANO》依然值得鼓掌按赞。较诸打开电视只有大陆剧和韩剧可选的景象,或为支持国片
: 走进电影院却无可记忆,这部电影带给我们这群走在时代棱线上的人许多欣慰及期待。
作者: kutkin ( )   2014-03-06 16:36:00
对照后续发展 就是个巧合
作者: shimo (milk mother)   2014-03-06 20:17:00
哦,那日本人打西洋棒球也就变洋人了吗?这什么神逻辑...日本可以把棒球本土化,台湾就不能吸收外来事物后再本土化?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4-03-06 21:55:00
很精辟 不过会去思考"身体治理"的 就非一般观众了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4-03-06 23:27:00
我想一般观众看到了这篇也值得开始思考身体治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