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觉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牢骚
是因为过去台湾的国片沉寂的时候
一些拍片的人都说 政府不保护 观众喂口被养大了 等等
然后什么支持国片啦 抢救国片啦 爱台湾啦
拍片很辛苦啦 导演拿房子去借钱啦
讲得好像国家和观众对不起这些电影人的苦心的感觉
这都是以前
而后来海角奇蹟出现后 嗯....破亿好像变得很平常一样
后来想想 当时会把海角说得很好 可能只是它比以前的国片好
是一种相对的进步 而不是本质上它有多好看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 片商似乎找到了一些召唤票房的手法
例如一些噱头博版面 网络好评满天飞 预告片弄得厉害一点
就跟投票一样 就算被骗了 也无法回头了
而且会继续骗好几次 而既得利益者还是固定那些人
那些人会把这些钱拿来投资在编剧上吗?
不会 因为编剧相较于明星没那么重要 相较于行销也没那么重要
所以有明星和行销 这两样法宝就够了
而电影最重要的根本 编剧就继续走那几条路线
所以....就这样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