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篇普雷文,但总觉得讲得不够清楚,再补充一下一些想法。
"白日梦冒险王" 就是一部标准的圣诞档feel-good movie (看完后感觉良好的温情励志片)
它试图陈述一种打破主流框架的人生态度,一种超脱世俗的梦想力量,
透过北欧与中亚山区的开阔怡人景致,加上空灵又激励人心的北欧与美国indie音乐,
看完之后好像给了人一些力量和希望,以及和想出走的动力
班史提勒作为一位导演,对视觉的掌握是敏锐的,整部片摄影、视效的表现无可置喙。
但它的故事和人物铺陈,真的没有太多新意,
这里我必须提及feel-good movie中最经典、也是许多美国人圣诞佳节必看的作品,
那就是Frank Capra在1946年推出的"风云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节录一下开眼与维基上的剧情大纲:
"乔治贝里从小生活在贝福镇(Bedford),他一直希望能离开这土生土长的地方,
去看看外面新奇的世界并闯出一番事业。但每次当他打算离开时,小镇总是会发
生一些意外的危机,使得他无法抽身,不得不留下来。
乔治贝里扛下父亲的遗志,经营借贷事业,一生困在小镇帮助穷苦大众,在小镇中
乔治贝里广受欢迎,帮助无数镇民度过生活难关,他将他的一生都给予了这个小镇。
在一次圣诞夜的意外灾难中,他多年的奋斗一夕化为乌有,这个好人终于崩溃了,
在这一年的圣诞夜,他决定放弃他的人生……然而,天使却下凡重建他对生命的信
心,生命仍是如此美好。
上帝悲悯乔治的遭遇,向天使长显示乔治的一生,命天使长帮助他,天使长派遣天
使克拉伦斯下凡。克拉伦斯开导乔治,让乔治看到他从小到大帮助了多少人,他的
存在对多少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不知大家是否觉得上述剧情有些似曾相识?
(这样里头同样有着迫害小人物的跋扈企业家反派,以及主角矢志挽回的甜美女主角)
几年前我看完这部片后,心情是备感振奋的,
尤其觉得以近七十年前相对落后的电影技术水平,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很令人佩服。
相较下"白日梦冒险王"不能说拍不好或是令人完全无感,
班史提勒处理某些桥段时其实颇有神采(例如跳上直升机时看见女主角的魔幻情景)
但在很多层面来上,它并未超越六十多年前的"风云人物",
核心里还是复制同一套东西 ("如果我的人生有所不同,我会不会活得更有意义?"),
到了二十一世纪,在大量华丽视觉效果修饰下,
它相形下反而显得平板,近似理想化的卡通或商业广告。
没错,导演有铺陈主角华特的家庭背景、成长故事、性格...,
我也从来不质疑华特踏上这趟旅程的初始动机,
(尽管这趟旅程在细节铺陈上,许多时刻的合理性是令人存疑的,
以致于颇有超现实或突兀刻意之感。)
我甚至也相信在电影的世界中,如果编导铺陈得够好,
主角是可以在短短两小时中超脱平凡自我,去成就伟大不凡,
而本片真正让我感到难以接受的,是主角内心转折、外在挑战上的平铺直叙与缺乏层次,
在这个追梦之旅中,主角的转变就像是投币贩卖机或电动玩具般,
丢下一枚铜板,按了个按钮,就瞬间变成了另一个威能十足的神人背包客,
他之前对人生的恐惧、质疑、怯弱...一夕间就这么轻易地化解掉了。
没错,这趟旅程不是一下就顺利找到摄影师,然后上字卡the end,
中间有惊涛怒海、袭人鲨鱼、火山爆发、阿富汗军阀、喜玛拉雅山...,
编剧还煞有其事地铺了很多线索,融合解谜推理元素,要观众动动脑筋,
主角更得很帅地在开阔的平原上飙滑板,赶路去追上即将搭机离去的摄影师Sean,
经历这么多戏剧感强烈的危机,怎能还说主角的旅程无往不利、没有曲折呢?
是啊,主角遇到鲨鱼时,刚好身上带了超级坚固的手提箱防身,
遇上脚踏车坏掉,正巧用身上的橡胶玩具换到他擅长的滑板,方便之后耍帅顺便把妹,
遇上火山爆发,热心冰岛大叔立刻开车前来相救 (之前怎没想到请他开车载他去追Sean?)
遇上阿富汗军阀,有妈妈的爱心蛋糕可以轻易将对方收买,
遇上喜玛拉雅山,有一群面目纯朴但毫无声音与血肉的友善异国居民带路,
茫茫高山怎么找摄影师? 没关系,走着走着,他刚好就蹲在路边,
藏了关键底片的皮夹不小心被丢掉了! (话说其实我不太懂他为啥要丢皮夹...)
放心,爱你的老妈早就贴心帮你收妥,还顺便卖掉你之前念念在兹的老爸钢琴遗物,
用来cover你环游世界的昂贵旅费,
回国被航警扣押!免惊,素昧平生的网站客服会来保释你,还顺便带你去吃名牌肉桂卷。
(肉桂卷和eHarmony网站都是被外国影评和网友骂到不行的超明显置入性行销,)
请问上述危机哪一件是真的凭主角华特自己的力量去解决,
让观众看见到他遭遇多大的挫折,付出多大的努力,经历多少的内心挣扎,
才换得甜美的梦想成真果实,以及自身的心灵成长与体悟?
更甚者,十七岁开始打工养家,牺牲梦想而作著沉闷工作十余年的华特,
为了一张底片,瞬间就抛开现实所有考量与责任,
且过程中几乎没有半点犹疑退缩,或试图另寻出路,就这么循线索一关关直线前进,
凡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一夕成了浪迹天涯且超级勇敢的梦想家,
扪心自问,这样的追梦之旅难道不过于童话?
于是有人说了:这部片就是个寓言,是个童话,
电影本来就不用斤斤计较太多写实细节,
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要刻划 白日梦 vs. 现实冒险之间的差异,
指出白日梦是主角可悲的短暂逃避,而他只有梦却而没有实现的勇气,
主角要走出框架、踏入现实,才能理解人生的本质 (quintessence of life)。
然而,若现实中的冒险仅被简化为令人赞叹的壮阔美景和愈疗人心的音乐,
其余部份却虚幻失真、斧凿痕迹明显,宛同他之前的白日梦一般顺遂如意,
那么这趟冒险的意义又何在? 这就是编导想说的"生命本质"?
于是又有网友回应,这样的安排就是要告诉观众说:
现实可以跟电影一样超现实,甚至超越电影,
只要你有踏出去的勇气,现实中很多的际遇反而会超乎你想像的神奇,
是啊,但现实不该是只有神奇美好的那一面,
梦想也不是你愿意踏出去就可以必然保证成功,或是可以一簇可及,
内心的恐惧、心碎、不安、挫折...才是让一个故事得以动人的关键元素,
换句话说,我不是否定梦想成真的可能,而是质疑影片对现实略嫌扁平的刻划。
推荐大家去"纽约哈哈哈"这部片,里面的女主角同样活在白日梦里,
以为自己能成为知名舞蹈家,过著恣意不羁的苦哈哈文青生活,迟迟不愿和现实妥协,
但编导让我们看见她的荒谬与性格缺陷,以及她周遭现实的困境,
以致于我们能理解并认同这个可爱又有点笨拙的角色,接受她的一切不完美与失败,
相较之下,华特的的壮游历险与英雄式胜利,停留在温馨励志的美好表面,
形同正向思考书籍中的奇妙人生小故事,或加长版的唯美旅游广告,
对我而言,却少了说服力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