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ien711 (Chien)
2013-12-04 21:15:10台湾电影近几年拍了不少,有点过去新电影浪潮再起的味道,但除了魏德圣,其他许多导演作品里似乎都少了新电影精神灌输其中,这股精神是以议题为主轴,写实为手段,将电影社会化的企图。
金马奖给"爸妈不在家"这么大的肯定,就像种暗示:生命是生活的累积,当电影脱离了生活,就失去了生命。
"爸妈不在家"用四个角色表现出新加坡乃至多数华人中产阶级身为社会主力所必须承受的问题,支薪ˋ受薪ˋ教育ˋ种族延伸出的压力ˋ徬徨。当议题被隐藏起来,小人物却备受其害,电影在接受讨论时,社会价值于是产生。
"台湾新电影精神被新加坡导演把握住了",金马奖的结论在我听来是这意思。
就像我们保留了部分中华文化及美德,大陆文革掉了的,我们还收藏着,然而值得反省的是,当代台湾电影为什么得从外国找到自己过去的精神?我们是不是也革去了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