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雷] 充满敌意的《危机解密》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3-12-04 18:50:18
《危机解密》,令我看得五味杂陈,尽管我个人非常讨厌这部片,但只要换个立场来想
,完全可以承认本片在剧情、角色、场景、运镜、素材运用、演员演技等多面向全方位
完美整合,精准犀利地把本片拍得如此令我讨厌。
先别那么严肃,且先说几个令人眼睛一亮的小优点好了:
1. 超正女主角:本片严格来说没什么女主角,只有冰岛女议员、美国国务卿助理、以及
丹尼尔的女朋友三个女配,最正的当然是 Alicia Vikander,不论穿红色窄版裤还是
红色裤袜都超性感。
2. 可惜男配角:终于又看到《唐顿庄园》的马修表哥了!Dan Stevens 据说就是为了这
部《危机解密》才黯然离去,几乎给予唐顿致命一击,结果到这里演一个表情木然也
没几个镜头没几句台词的卫报小记者,戏份都是路平教授的,离开唐顿所为何来呢?
3. 沙滩白云下的办公桌:以具象的海阔天空与绵延不绝的办公桌,来表现虚拟世界的无
限可能与无垠规模,与现实画面穿插时很有感觉。
4. 欧洲大旅行:除了肯尼亚利比亚美国等场景外,本片欧洲城市场景非常多,有冰岛英国
法国德国等许多首都场景,比利时更有许多最新城市地标,当作观光片来看也很棒。
我个人挑出的几个次要的小缺点,主要是视觉手法上的问题,单一独立看来可能都只是
单纯的美学品味问题,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当这许多层面都有相同的问题时,令我
不禁质疑:这些视觉手法是否要一起包装一个特定的观点、要导向一个特定的观影心得
呢?
1. 躁动不安的运镜:本片充满切换快速的短镜头,很少让一个镜头长过五秒钟,又喜欢
不停晃动,拍人的时候晃动也就算了,拍电脑上的报纸上的讲台上的各种字样还要晃
动,往往让人觉得好像看了好多东西,却又很难看个准确。
2. 躁动不安的萤幕影像:从片头开始的碑文、排版印刷、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一路
到 iPad ,拿了很多 20 世纪以来的历史影像,每个都给些只字词组目不暇给,大部
份还都是美国国内新闻,影像就这样一个个倏地飞过令人眼花撩乱也记不起什么东西
,只觉得媒体好厉害好伟大,自古到今替我们见证了多少人类重要足迹(其实绝大多
数是美国足迹)。
3. 躁动不安的文字方块:本片的文字方块也是,不论在大银幕上使用文字方块呈现错综
复杂的事件与概念、还是在主角们演讲时的小屏幕上使用文字方块回顾维基解密工作
成果,都很爱用从 2000 年起简报、短片、预告与广告最爱用的快速浮动文字,一段
飞过来另一段又飞过去,眼花撩乱地令人瞬间看到好多概念,徒然惊叹这世界有好多
重要现象、这案子有好多先进概念、这公司有好多惊人成果、这电影大作有好多重要
讯息... 但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看这种短片或简报的观众往往一个都指不出来。
4. 躁动不安的亚桑杰:仔细看 BC 诠释的亚桑杰,也是个躁动不安的角色,不管在公开
场合如演讲还是私下场合如酒吧,他很少能够徐缓地一口气讲完一句话,而一定要有
一点点口吃地把这句话切成好多碎段,每个碎段一定都要让脸左侧右侧一番、让手前
后挥动一番、甚至同一句话中还可以出现两三次嘴角上扬挤出的促狭笑脸... 亚桑杰
不论舞台上舞台下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充满躁动不安。
据说 BC 看了很多亚桑杰的录影来诠释他,我也不知真的亚桑杰有没有这么夸张,或
是就算录影中的亚桑杰真的这么夸张难道,难道私下他也这么夸张吗?当然,这些事
情我都无从得知,我也没有什么资格怀疑,我只能说这个“躁动不安的亚桑杰”不论
是真是假、不论是实际还是夸饰,都是本片与 BC 努力包装呈现的亚桑杰,而且还很
强烈地暗示这与他的悲惨童年有关。
以上四个层面的小缺点,分开来看都是风格问题,但发现了“躁动不安”的共同特征后
,我们不难发现《危机解密》这部片虽然最后一句话是说“一切要靠你自己发掘”,但
它的视觉风格是囫囵吞枣眼花撩乱不容观众思考的,而是要让观众在一片眩目下不知不
觉跟着电影释放的讯息与逻辑走,让人乖乖听话不用多想(就这点来说和气壮山河令人
感动流泪的《看见台湾》有异曲同工之妙)。
搭配着视觉的这几个小缺点(其实如果看穿它的目的,也可以称为小优点),主要的剧
情大缺点(或大优点)则透过三套角色塑造来烘托出来,每一套角色本都该有至少两面
形象,但本片都只选择性呈现一面。这是一部避重就轻,表面赞颂第五权的诞生,实际
上透过丑化亚桑杰来降低其民心、淡化其诉求的恶意电影:
1. 角色塑造一:无礼、自私、满口谎言、自以为是、不负责任、不关心别人、狗血操作
媒体、追名逐利、为了舞台与镁光灯斤斤计较、小时候有心理创伤的亚桑杰,像个长
不大的小孩一样。本片透过 BC 的高超演技,先在全片一开始就完整塑造亚桑杰这个
惹人厌的怪咖形象,尽管一开始观众还能因为他在做好事而觉得怪咖很酷,但后来导
到怪咖其实正在不负责任地做坏事时,透过这个期待的幻灭,烘托起观众最强烈的反
感。这是亚桑杰为了事业不计手段的一面,是真是假且先不深究,那亚桑杰在事业之
外的其他层面有没有什么情感与人性呢?哈哈,不知道,因为本片不提。
2. 角色塑造二:相对地,亚桑杰的伙伴们包括卫报记者,各个充满使命感而热血,被亚
桑杰多次无礼对待仍然不离不弃,为亚桑杰的理念牺牲奉献在所不惜,直到最后被亚
桑杰撒了漫天大谎摆了一道,这才心灰意冷离他而去,甚至雄心壮志地要实践这个自
私的亚桑杰未完成的“第五权”理想。至于他们各自有没有什么私欲或图谋呢?哈哈
,不知道,因为本片不提。
3. 角色塑造三:一条与亚桑杰与危机解密团队完全没有实际交集的线,由美国国务院的
Stanley Tucci 和 Laura Linney 担纲,还有利比亚的线人,他们兢兢业业地为了
国际关系、国家安全、为了世界局势稳定冒着风险辛勤工作,他们也谴责草菅人命的
军方好战份子,结果为了维基解密搞到家破人亡,为了几句措词不慎的内部文件要丢
掉一辈子的饭碗,多可怜呀... 而在这些大公无私辛勤工作的可怜人之外,美国的军
方政界情报圈有没有其他傲慢冷血的阴谋或罪行呢?哈哈,不知道,因为本片不提。
让亚桑杰在片尾“身败名裂”之后,这个已经狠狠地塑造了两个小时的讨厌角色,就要
来回应一下各方对他的质疑了。这段更狠,完完全全让人对这个亚桑杰不齿,在观众已
经很讨厌亚桑杰的状况下,对这些仔细设计过的问题,几乎不可能还抱持着冷静的眼光
站在他的角度平衡思考,尤其 BC 仍然贯彻他在本片中精准塑造的、令人讨厌的自大姿
态与口吻来回答这些问题:
1. 关于维基解密的失败:不屑地“唉,因为我不该请那些最糟的人,喔不是那些,是那
一个最糟的人”。
2. 关于性侵案件:先否认性侵,不过... 后来包不住火又承认有性关系,但没性侵唷。
3. 关于《危机解密》电影:鄙弃地“喔,那一部电影呀?那部是要诋毁我的反维基解密
电影,基于诋毁我最严重的两本书之一。你们还是自己挖掘真相吧。”
光就本片有呈现出来的剧情、有呈现出来的亚桑杰面貌,我可以心悦诚服地认为“亚桑
杰你这个自大无耻又没有道德底线的家伙,罪有应得”。不过,到底真相是什么?我想
至少要认真听亚桑杰针对这许多事情的说法后,才至少有另一面的声音可以比较。
而这个最进步的公民媒体“第五权”呢?这个概念的正当性与进步性无可质疑,甚至这
个美国梦工厂出资的商业大片也无法质疑,但是商业大片还是可以隐性地拆解它:“第
五权”是人类重要的一大步,只是这个败德的亚桑杰没有资格来执行他,没关系,丹尼
尔和卫报记者这样的“热心正直公民”仍然可以扛下这个重责大任。光就本片有拍出的
内容来看,我们的确可以同意这个讯息,但我仍然认为,针对“第五权”的方法与路线
问题,仍然应该认真听亚桑杰那一面的说法,才有得比较;尽管这声音在本片被消音了
,我们观众仍应自己去找到、听到、多思考、才能慢慢下定论。
至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 BC ,是本片在全球影评对剧情毁誉参半的态势下,其个人演技
仍然受到一致好评的唯一亮点。我也要为 BC 拍拍手, BC 成功地捕捉了各种亚桑杰招
牌小动作、小姿态、口音与语气,成功地建立了一套亚桑杰的符号系统并且贯穿全片,
成功把亚桑杰变成一个 stereotype ;尽管这个样板化的亚桑杰失去了其复杂性与其他
面相,但这不重要,因为本片并不要亚桑杰复杂而多面相,而只要呈现令人厌恶的亚桑
杰单面相,而 BC 完美地做到了!亚桑杰对 BC 的指控越强烈,只是越证明 BC 演技超
群,可惜他是站在诋毁亚桑杰这一边的大敌人。
这样的“亚桑杰 BC ”,我从今天起就归类他为锋芒毕露演技派人物,与“铁娘子梅莉
史翠普”、“黑天鹅娜塔莉波曼”、“小丑希斯莱杰”并列,他们都很会捕捉符号、运
用符号、靠一套符码以剧力万钧的张力慑服观众,让观众像洗个热水澡般,心理对这些
角色留下难以磨灭的强烈印象,而完全忘记了其复杂多样的可能面貌。
作者: stacyshu (舒)   2013-02-04 19:05:00
我觉得翻译不是很好 有些地方翻译得不是很贴切 再来 那
作者: stacyshu (舒)   2013-02-04 19:06:00
些动作都是故意把阿桑杰形容成一个自大狂妄又不稳定的人我看主角根本不是阿桑杰 应该是:丹尼尔博格-我与阿桑杰在
作者: stacyshu (舒)   2013-02-04 19:07:00
维基解密的日子吧 还有性侵案是在他发布资料后两天就被发布国际逮捕令 电影却没有说
作者: bgp915117 (Utley)   2013-02-04 19:25:00
这部电影是从丹尼尔的那本书改编的吧
作者: bgp915117 (Utley)   2013-02-04 19:26:00
立场有偏颇是可以理解的评价差也能理解
作者: cappa (cappa)   2013-02-04 19:54:00
我觉得片头蛮精彩的 这部片就是因为太完整想讲太多才要快
作者: cappa (cappa)   2013-02-04 19:55:00
缺点就是走马看花 应该重点处理几个leak 在那边慢下来才对
作者: MELOEX (MELO)   2013-02-04 21:08:00
阿桑奇反对的是这部电影对他的片面攻击并没有对bc有什么强烈的指控 甚至没有太多的意见
作者: onetwo01   2013-02-04 21:31:00
我想原PO的意思是因为BC接了这角色,而亚桑奇就是对电影有
作者: onetwo01   2013-02-04 21:32:00
意见,所以就变成敌对阵营的一份子这样,BC有说过亚桑奇还写信给他劝他不要接,不过他还是有他的立场就是...
作者: onetwo01   2013-02-04 21:33:00
所以亚桑奇不是对BC有意见,否则他也不用劝退他了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04 21:38:00
这就关乎书信的阅读问题了, 就当作我脑补太大吧 :)
作者: MELOEX (MELO)   2013-02-04 22:10:00
I believe you are a good person 个人觉得看起来客气到家不褒不贬 也没什么打算着墨在他的演技上 就是个礼貌起手式
作者: MELOEX (MELO)   2013-02-04 22:12:00
亚桑杰对 BC 的指控越强烈
作者: MELOEX (MELO)   2013-02-04 22:13:00
^^^^^^^^^^^^^^^我主要是在回应这句啦XD
作者: kobe1204 (kobe)   2013-02-04 22:58:00
如果你惹毛美帝 结果人家要拍你你会做何感想?
作者: silentocean (宁静海)   2013-02-04 23:29:00
这部蛮好看的
作者: justlink (('(oo)'))   2013-02-05 01:26:00
精准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05 16:14:00
I believe MELOEX is a wise person 这样写信其实很大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05 16:15:00
胆, 算是很挑衅的口蜜腹剑之冒犯, 英国人的书信往往就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05 16:16:00
是这样客气到家地充满战意 (虽然发信人是澳洲人, 但BC可是英国人, 而且此信语境非常地英国呀)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05 16:17:00
你以“礼貌起手式”称之, 我觉得非常贴切!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