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俘虏(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楼主: 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   2013-11-25 20:41:17
金马影展播映了这部名片,让我终于有机会观看。
我的感想和某些人类似:这部电影的核心议题不在同性之爱,而在于东西文化对比。而我
另外注意到的,是本片的基督教元素。导演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有着明确
的选择,强烈地肯定了前者而贬抑后者。
片中日方的代表是夜井上尉和原中士;前者被设定为二二六事件中未能参与的皇道派,这
表示他不只是军队科层制下的小齿轮,而是极端民族主义的真诚信奉者。他的热中剑道与
斋戒行为都显示导演要用他来代表(并狠狠嘲讽)战前日本主流意识形态。而原中士显然
出身社会下层,他的爱国及服从观念是随大流而形成的,并未深思,所以才会被劳伦斯一
句“可是你至今还没死”弄得语塞,也才会在酒后释放劳伦斯时一时兴起,用圣诞节相关
符号向劳伦斯示好(换作夜井或哪一个菁英军官,我想他即使救了劳伦斯也不会愿意说圣
诞快乐的)。
而英国方的劳伦斯和杰克,前者除了剧情需要而给他日本通的背景外,两人虽然个性一温
文一奔放,但在认同和捍卫基督教文明的道德原则上是一致的,如对国际法战争原则的坚
持(当然这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劳伦斯厌恶观看死刑、杰克为不让日军屠杀村民
而投降,以及劳伦斯对日本文化的批评:狂热练剑道是一种企图成为超人的、活在过去的
行为;日本人一个人什么都做不成,所以必须一起发疯。当夜井为了维护俘虏营的秩序,
明知劳伦斯冤枉却还是要杀他时,愤怒的劳伦斯的行动是破坏神坛,并且说“是你们的那
些神让你变成这样的,愿他们在地狱里腐烂!”这句怒吼恐怕也是导演想说的。
如果说从这些举例中,观者还是认为本片的主题是东西文化对比,未必针对基督教,那么
两场西方战俘集体唱圣歌(其实我不确定那些歌名,只知道其中一首的歌词是圣经的诗篇
)的段落就不能不说是充满了浓厚的基督教符号。他们选择唱圣歌而非军歌,一方面用以
哀悼死者,另一方面,在艰苦的俘虏生活中,高唱圣歌、以上帝为寄托也是他们坚定意志
、互相扶持的方式(俘虏来自不同西方国家,但普世性的基督信仰使他们团结)。
相形之下,夜井上尉代表的日本文化不信仰上帝、盲目崇拜人的意志力(所以会认为战俘
缺乏精神,要用挨饿来锻炼),而他自己的意志力却尚且无法使自己免于男色的诱惑,在
杰克的当众亲吻下轻轻松松崩溃了。
影片的结局是盟军胜利后,劳伦斯前去探视临刑的原中士;前面说过,原中士的背景是未
受高等教育的日本社会下层,这使他对基督教符号不会像菁英军官那般出于意识形态而排
斥;当两人离别,原中士深情的一声Merry Christmas所表达的,正是不同民族藉著同一
的普世宗教而达到彼此理解友爱的可能性(夜井受日本传统文化薰陶过深,所以不能用他
来演出这一幕)。
其实我不是基督徒,我也不能确定以上的分析是否中的;我自己也很讶异会从本片得到这
样的感想。大岛渚似乎不是一个拥抱基督教的艺术家,片中这些情节到底应该视为导演的
某种“自我东方化”倾向,还是我的过度诠释,我一时也不能参透。
作者: iamsafin (sa)   2012-01-25 21:04:00
作者: tomatoai (tomato ai)   2012-01-25 22:39:00
推这部,主题曲搭配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 lily5836   2012-01-27 11:21:00
或许东西对立其实是集体疯狂和个人主义对立的代换
作者: hou26 (寂寞的人坐着画花)   2012-01-29 00:50:00
并不简单是东西方的对立,这部里面一直在强调军国主义跟日本军人在二战时作为的连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