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好了,不太推荐看这部电影,满浪费时间的。
[负雷] 听见下雨的声音,也听见皮夹在哭泣。
http://itsour.pixnet.net/blog/post/41306017
对于这部电影我在看电影之前做过的功课就是
在呼叫音乐节听过魏如昀的现场演唱,
以及听过一次ptt radio的专访。
听主题曲其实会满期待的,
之前看周杰伦的天台会觉得虽然有点夸张,
但搭配着音乐和故事还算好看。
但那次专访让我对于这部片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
主要是我觉得方文山根本不知道怎么行销电影
讲的东西一点都不会吸引人去看,
而女主角韩雨洁在访问时花很长的篇幅
在解释某场戏她一直哭不出来
会让我质疑她的专业度,且并不会很在意这到底与电影有何关系。
唯一期待访问魏如昀的部分又极其少,也能想见戏分也不是很重。
既然你拍的是一部在讲青春和爱情的电影,
至少要让观众对这部电影有些期待和憧憬吧。
像那些年会邀著大家一起夺回青春
像宝米恰恰透过双胞胎姊妹的故事让人回味着高中时期的青涩
但是这部片的重点是什么? MV竟是帅哥美女的点滴回忆,
但周觅根本不是男主角啊。
只差没顺便找周觅拍电影海报封面了。
所以对于这部电影的第一个质疑就是,
这是一部方文山真的想拍的电影吗? 我看不出来。
剧情很老套。
这个故事存在着许多的必然性,
“男女主角一定会在一起”,
“女主角一定出过车祸”,
“笔友一定是女主角”,
“女主角最后一定会赶回来”,
不是说老梗不好,日剧也有很多老梗,
但人家至少会很用心的建立之中的关联性
让看的人真的觉得理所当然
而不是像方文山拍得让人看完了整部电影还要回头去想
他们到底在什么时候在一起,真的互相喜欢
中间有一场戏阿伦跟雨婕说“她是先喜欢他的人才喜欢他的音乐”。
看起来比较像是导演内心的独白,
好像在投射方文山这个人的心境,而说出这样的话。
而雨婕在什么时候开始对阿伦敞开心扉,
是因为他一直都不知道他听不见的事情而很平等的付出关心和爱吗?
是因为徐娇也在一旁推波助澜吗?
就像剧中说的,如果都听不见音乐,又怎么了解阿伦?
不知道剧情中是不是很花心力在营造他们两个人真的会在一起的氛围
但是就在一起了。
另外对这部片非常生气的地方是“场景的切换”
还满常发生一场结束之后,就突然喔
突然变成另一群人另一个场出现
完全没有衔接点耶,
不觉得这样很让人出戏吗
后来应该可以把每个场景在处理得更细腻吧
如果你让观众都不觉得是一部电影
又要如何是一部好电影呢?
选角的问题就更多了,
会演戏的角色不吃重,
配角又很有周杰伦电影的影子
那个画面一上来就会觉得这是“天台(改)”吗?
而女主角我觉得他的优点是正跟和徐娇很像姊妹,
但演技跟徐娇的差别太大
甚至汉服社的另一个女生都还比他吸睛。
释小龙的牺牲太大了。
完全dororo化
笔友那条线也很牵强
大概只会让人有一种
你不要相信人定胜天了
好人就永远是好人了
悲情的驮兽。
柯有伦看完其实不会觉得他是男主角耶,
会一直质疑这两个人到底是不是相爱着呢?
乐团的部分也是很奇怪
同类型的故事,范逸臣在海角七号就让人觉得音乐搭电影超合的
但为什么柯有伦+徐若瑄+魏如昀的乐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跑龙套的。
很难感觉到这个团的目标和精神或者是引领大家激情支持的情感
很奇怪耶。
最可取的真的就只是主题曲了,
看完你就会知道创作的动机
为什么歌词会这样写的情境。
但电影大概看了三分之一就能知道剧情的走向,
如果退一万步要比画面的话
我反而更推荐新海城的“言叶之庭”
他连不同的雨景都有不同的情绪满溢。
那才是真的诗情,画意。
再附带一次,真的不推荐“听见下雨的声音”
没有进电影院看到必要性,也会觉得掏空了自己的内心
如果青春是这样的一首长诗
这样的青春,也太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