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value (木天蓼)
2013-09-22 19:17:57一开始是没有打算到电影院看这出的,因为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加上个人觉得在
《魔法公主》之后的宫崎骏作品太过儿童向,直白的像是在说教一样。
我算是被硬拖去看,本来打算带着批判的心态来仔细观赏本片。
冲著宫崎骏名号带小朋友看电影的还是很多,好在看的时间比较晚,大部分的小朋友都
睡着了,散场的时候才被爸爸妈妈抱出来,因此没有小朋友嬉闹声来影响观影心情。
====== 以下有雷 ======
故事从少年堀越的梦开始,一开始画面表现普普,在飞行场面俯瞰田地时的场景
虽然知道是手绘,但是绿地的色块颇粗糙,不像是电影版应有的水准
后一个画面是从飞机尾端视角看小镇,我想应该是用3DCG做的,
精细很多反而跟前个画面搭不起来。
庵野配音的成年堀越二郎更是悲剧,一开始还不知道是庵野配的,
只觉得这个声音也太老太没活力。讲话就像念课文一个字一个字的讲,却又不很清楚。
故事的主线也挺模糊,看预告以为是在苦难时代中挣扎的故事,
看开头重点又好像是在追求梦想的少年
看到后面又变成了爱情故事......
奇怪的是,这种传统手绘卡通,没有庞大的冒险故事也没有热血场面
加上不专业的配音跟极含蓄的故事表达,结果却出乎意料的感人。
也许是朴实所以更有说服力吧
中间有好几段看到快泪崩,一直到片尾曲之前最后一个画面
终于还是撑不住了...
男女主角看似任性的举动,却又是如此体贴...
例如堀越握著菜穂子的手,单手抽菸那段,堀越在病人面前抽菸的举动
不也是让菜穂子可以安心的知道,她不会影响到堀越工作...
===
本来排斥看《风起》的原因是很怕她是一部流于说教的反战作品,
当然宫崎骏反战的精神在《风起》还是可以看到,但是表现的很含蓄
而且反战也不识这出戏的重点
他如果要表达反战争的话,大可以画出在战争受难的平民
或海军高层漠视人命,否决战机的安全设计,或是画出零战的最后特攻等等...
但宫崎骏没有这么做
他只用美丽的画面淡淡地诉说这时代的悲剧
要说《风起》适不适合小朋友?
我觉得这还是一部老少咸宜的电影,没有太残酷的场面,
关东大地震的可怕,主要用灾后的废墟表现
就算是经济萧条后,人们只能往大都市乞求工作的场景,
也仅用沿着铁轨走往都市的人们带过
也许小朋友会看不懂,
但小朋友可以看到有正义感,敢追求梦想的主角
老一辈的人可以看到在美丽故事后面,过去的点点滴滴...
不过还是不要带小朋友去电影院看,除非他很乖,或是很好睡
作者:
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
2013-09-22 19:20:00历史熟读的朋友 看着看着心就纠结起来了
作者:
friedrich (friedrich)
2013-09-22 19:43:00若风起在中国上映,到底有没有观众能为剧末的试飞成功,
作者:
friedrich (friedrich)
2013-09-22 19:44:00衷心的感到高兴呢?
作者:
vensent (Alzheimer)
2013-09-24 00:17:00我看完倒是很不认同二郎的行为,不论是造飞机或是爱情
作者:
vensent (Alzheimer)
2013-09-24 00:19:00一直强调反战却造战机,一直表现深情却在病人面前抽菸
作者:
vensent (Alzheimer)
2013-09-24 00:22:00这种不一致在整片中重复出现,真的无法给予高评价
我觉得身为将飞机作为梦想的设计师 实在很难停止这种实现梦想的渴望 尽管他知道这很悲哀 剧中也多次借由
土庄的嘴来表达这种感慨 就好像我们生活中常有的妥协
而事实上日本的重工业在战后也确实借由这些战时的疯狂成长飞快 奠定现今的基础
明知道病人可能治不好 爱她却不让他去治病 而是努力把
握短暂的平凡和幸福 我也认同做出这种决定需要更大勇气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3-09-24 21:52:00别把现在的禁烟的观念拿到当时, 当时欧洲也才开始注意吸烟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3-09-24 21:55:00与肺癌的关联性而已, 正式研究也是1939年开始多方着手, 到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3-09-24 21:56:00开始推行禁烟也是1970年代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