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影展马后砲:八卦见真相
【联合晚报╱闻天祥】
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结果,已在上周出炉。获得好评的电影几乎都抱了奖回家,唯独意大利
虽有佳作却空手而归。好事者笑称这是去年评审团主席、意大利导演南尼莫瑞提(Nanni
Moretti)硬是不让任何法国人得奖的“报复”。这类后见之明、臆测之词,真的听听就
好。不过曾以《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勇夺奥斯卡的法国影后玛莉咏柯蒂亚(
Marion Cotillard),心里应该真的很闷吧!
话说去年《爱‧慕》(Amour》众望所归夺下金棕榈奖,按惯例得了首奖就不再给其他奖
,所以艾曼纽丽娃(Emmanuelle Riva)尽管演得炉火纯青却无缘影后,就像本届金棕榈
得主《阿黛儿的人生》(或名:蓝是最温暖的颜色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也一样
,所以评审团主席史蒂芬史匹柏索性点名两位女主角跟导演一块上台拿金棕榈。老实说,
这真是个莫名其妙的“惯例”,而且1991年明明就打破过(那年柯恩兄弟的《巴顿芬克》
抱走金棕榈外,还连拿最佳导演及男主角)。你说金棕榈本来就是颁给导演,所以最佳导
演无须重复给奖有理,但演员何辜?除非金棕榈上刻了他名字。
言归正传,上届坎城扣掉艾曼纽丽娃,按评价理应是玛莉咏柯蒂亚以《烈爱重生》(
Rust and Bone)封后,结果竟被《灵欲告白》(Beyond the Hills)信仰上帝与被控中
邪的两个罗马尼亚女孩给抢走。而柯蒂亚原本是今年竞赛片《咎爱》(The Past)公告的
女主角,不知为何后来变成《大艺术家》(The Artist)的贝芮妮丝贝乔(Berenice
Bejo)取而代之。玛莉咏柯蒂亚则以另一部描述波兰移民血泪史的《纽约魔幻情缘》(
The Immigrant)前来角逐,结果又眼睁睁看坎城影后拱手让人,而打败她的竟然就是自
己错过的《咎爱》。你说闷不闷?
坎城官方认定的单元除了正式竞赛,强调议题性与地域性的“一种注目”单元(Un
certain regard)也有颁奖。奖项不多,多用来鼓励导演。结果赢得“一种注目”最佳影
片的是经历“赤柬”迫害的法籍导演潘礼德(Rithy Panh,台湾过去多直译为理希潘)执
导的纪录片《残缺的影像》(The Missing Picture),他用黏土偶动画搭配遭官方扭曲
的影像,诉说自己的柬埔寨记忆,诗意、私密却不流于滥情。他长期关注赤柬议题,金马
、民族志影展都放过其人其作,关注纪录片的影迷应不陌生。
赢得评审团奖的《奥玛》(Omar)是本单元最受欢迎的作品,曾以《天堂此时》(
Paradise Now)入围200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导演哈尼阿布阿塞德(Hany Abu-Assad)用
爱情、友谊等元素来讲巴勒斯坦的政治与社会,不少论者认为它甚至足以进入正式竞赛。
用射精与谋杀来探索迷恋情结的《湖畔陌生人》(Stranger by the Lake)虽然吓走不少
观众,却没阻止评审把最佳导演颁给亚伦古浩迪(Alain Guiraudie),据闻国内已有片
商抢下本片,但届时上映的版本尺度是否如实?令人好奇。
早在“日舞影展”连夺评审与观众票选双料冠军的《奥斯卡的一天》(Fruitvale
Station)取材自洗心革面的黑人男子枉死警方枪下的真实案件,让导演莱恩库格勒(
Ryan Coogler)拿下“未来奖”,是否暗示明年在奥斯卡大有可为?描述危地马拉少年偷
渡美国而与印地安男孩不打不相识的《金笼》(La Jaula de Oro)全体演员得到特别奖
。相较之下,不少华人媒体误把女主角当作“一种注目”固定奖项,猜来猜去担任评审的
章子怡会不会让刘嘉玲以入围此单元的《过界》封后,则成了今年坎城贻笑大方的插曲之
一。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入选哪个单元、只要是第一部长片皆可角逐的“金摄影机奖”,今年
被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的《爸妈不在家》抱走。这部电影的企画案入选过2010年金马创投会
议,陈哲艺也是2012金马电影学院学员。这座象征“最佳新导演”的奖项,也意味今年金
马奖台湾导演要面对的强手不再只有香港和大陆了。这会不会是更值得省思的电影真相呢
?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7937568.shtml#ixzz2VF2dRI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