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拯救亲人时空大作战——《黑洞频率》

楼主: Ingen (伊欧玟的炖肉汤)   2013-05-05 00:01:33
《黑洞频率》这部电影,即使不把它当成科幻片来看(因为它本来就不是)
,也有很多无法自圆其说,而且说实在话一点也不小的漏洞:改变过去的儿子怎
么会有旧记忆,他为什么也得过一夜才看得到他老爸三十年前同样花一天改变的
历史,还有最后他怎么跟个观众一样,搞不清楚她妈为什么没有好好的。一般来
说剧本的逻辑性薄弱到这种程度,这故事早就该自爆了,甚至轮不到熟读场论跟
超弦的你(不是我,我只是在掉物理书袋而已),来指出北极光跟时空扭曲八竿
子打不着边。
然而这正是《黑洞频率》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任谁都看得出它的缺点
,却没有人在乎。这是那种你说不出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每一次电影台重播时,
还是会忍不住坐下来看到完的电影,而我觉得这部片可能是 2000 年所有娱乐取
向的电影里,最能说明好莱坞这个公式化的量产体系,成功之处的范例:你不用
把电影拍得唯天唯大,尽善尽美,只要掌握住一两个观众的心理弱点,然后巧妙
地让他们移情,基本上大家都会买单的——因为与其说是你去说服观众相信,毋
宁说观众自己想要相信你拿来消费他们情感的东西。
在《黑洞频率》这个案例中,表面上卖的是家庭价值,父子亲情。为了让观
众能够迅速对他们产生移情,编剧给了他们一个梦幻般的正直生活:爸爸是奋不
顾身的打火英雄,妈妈是温柔和善的白衣天使,儿子长大后去做除暴安良的人民
保姆,全都是社会观感很正面的热血职业。 Dennis Quaid 拍这部电影拍得十分
开心,因为他终于有机会一圆做消防队员的人生梦想,难怪他把这位好爸爸好丈
夫好同事扮演得这么入味,而我们仿佛也跟着他一同分享了对于蓝领家庭生活,
卑微却热切的幸福想望——一家和乐地跟着自己热爱的棒球一起过日子,凡夫俗
子对于人生的殷殷企盼,约莫如是。
然而这样的生活图像之所以是“想望”,是“企盼”,就是因为人生总是不
尽人意。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遗憾,而你最感到遗憾的往往就是
没有机会去弥补那些遗憾,我想这才是《黑洞频率》真正掌握观众心理的奥祕:
给你一个扭转乾坤的机会,让你的人生不再有遗憾。那些时间线改变时,仿佛纪
录片剪辑的快闪镜头,就像是传说中的“人生霓虹灯”一样,播放那些你当下并
无所觉,日后十分在意的生命片段;用慢动作交错剪接不同时空的画面,不仅象
征你想要改变的人生轨迹,也承载了你强大的怨念。这些运镜跟剪接的美学技巧
,在好莱坞大概只能算是业界的一般水准,却比其他成千上百部的同类娱乐片有
效,主要还是在于它们是抓准了观众的心理期待出手。点穴点得准,出三分力就
有十成效果。
在打着亲情牌,让观众填补对自己人生可能性的想像的架构下,《黑洞频率
》有一些非常有效的小巧思。过去的老爸用烙铁在木桌上烧字,未来的儿子同步
看到报平安的“家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浮现;老爸把关键物品藏在没人会去动到
的地方,儿子一个镜头换过来马上就入手;片末两边同时进行式的高潮结尾,过
去发生的事情马上反应在未来的转变上,看得你应接不暇,明知他们一家应该都
不会有事,还是忍不住要帮他们提心吊胆。如果编剧多花一点心思在这些小地方
,而不是拿个十分普通的悬念剧情凑出下半场的放映时间的话,《黑洞频率》应
该会更感人肺腑才是。 "Tell me about your life, son." 结果他都没机会讲
啦,讨厌。
====
有图没真相:http://bekanis.blogspot.tw/2001/01/frequency-2000.html
作者: SKnight (全ては时の中に…)   2013-05-05 02:25:00
我也觉得这部片后半段有点"反高潮" XD 最爱Boxton Fire
作者: SKnight (全ては时の中に…)   2013-05-05 02:26:00
张力十足 常常没事把DVD拿出来复习中间这部份
作者: SKnight (全ては时の中に…)   2013-05-05 02:28:00
更正 Buxto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