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一些杰出的导演手法 (4)-默片篇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2-02-28 00:15:45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43050367
首先还是要恭喜The Artist(大艺术家)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
尽管笔者还没看过这部默片,但在有声以及彩色电影兴起后能够有默
片能够得奖,依然让人感到雀跃不已;这并不是由于贵古贱今,而是
因为默片在形式上所受到的限制,使得一部默片必定得呈现出一些纯
电影的元素才有可能具有可看性:试想一部没有演员配音的电影,尽
管有字卡,但字卡也会使影片的流畅度受到影响,因此绝大部分的元
素都必须透过纯粹的视觉影响交代清楚。而这也是为何Hitchcock(希
区考克)和Truffaut(楚浮)在访谈里提到:自从有声电影诞生以后
,烂导演便开始滥竽充数了。
因此笔者希望藉这个机会和热潮(毕竟默片的热潮下次不知道要
等到什么时候),向各位介绍一些默片;而这些默片的选择标准如下
:除了必须是笔者自己看过的默片,这些默片必须容易取得(毕竟都
是过了五十年的东西),也因此在此推荐的默片大多都附有影片连结
;没有附上连结的默片当然是因为非常推荐才会一并纳入名单中。又
由于考虑到默片的摄影技巧并不像当今的电影那么繁复,所以挑选的
默片尽量都以剧情精彩的为主;也因此既然都提到默片了,但本文并
不打算把Lumiere兄弟的作品纳入本文中,毕竟这个部落格已经充满太
多看起来像期末报告或是论文的文章了......那么就废话少说进入正
文吧。
1. Carl Theodor Dreyer(德莱叶):
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圣女贞德受难记,1928)
http://youtu.be/BLBn9KK2Ss0
这是一部值得一提再提的默片!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所有的圣女贞
德题材电影中拍摄得最好的一部,片中将戏剧风格融入电影的拍摄手
法以及明确的分镜和特写,把这个题材在Dreyer的手中相较于其他版
本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除此之外片中也有著名的戏剧理论家
Artaud的演出。笔者所挑选的这个版本的配乐是后来依据原片特别配
上的,效果十分杰出。(其他与本片相关的讨论请见笔者〈影史中的
圣女贞德〉一文: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42032935)
2. Buster Keaton:
The General(将军号,1926)
http://youtu.be/coL-3VOJHNs
Buster Keaton非常擅用在拍摄技巧和视角上的效果,来营造非常
特殊的喜剧效果,而这几乎是Hitchcock说的那些“只是在拍摄有人在
说话”的导演所想不到也办不到的。而且因为早期电影的格数和现今
电影的不同,使得这种喜剧默片搭配上杰出的配乐,观看起来会有一
种十分逗趣的特殊风味。而笔者挑选的这个影片版本所配的音乐是走
比较爵士风格,风味有别于其他大多数钢琴或管絃乐团的伴奏版本,
笔者非常喜欢;除此之外youtube上还有他的Our Hospitality(我们
的待客之道),一样是相当有趣的作品喔~
3. F. W. Murnau:
Der letzte Mann (1924)
http://youtu.be/MrYksodT5NA
笔者会推荐这部默片的原因是因为:这部默片几乎没有字卡!也
就是说这部片几乎必须完全以画面和动作交代剧情的全部,因此也就
是把默片的形式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电影;这或许也是为何蔡明亮在
《脸》中会让Jean-Pierre Léaud提到Murnau的名字,因为作为一部
和博物馆有关的电影,提到影史中会被放在电影博物馆里的作品是再
自然不过的了。(又此片中文片名为“最后一笑”,乃是根据英文片
名所做的翻译;Murnau为德国导演。)
4. 小津安二郎:
我出生了,可是......(1932)
这是小津在二战之前的作品,也由于当时的日本尚未受到战争的
洗礼,因此小津在该片中所探讨的主题和后来的作品有相当的差异;
但主题依旧环绕在家庭,叙述一对兄弟把自己的爸爸当作心目中的偶
像,直到当他们有一天闯进了爸爸的老板的家......侯孝贤曾提到他
早年看不太下小津的片,但是在看过这片以后觉得非常有意思,片中
的兄弟互动也真的很可爱有趣唷~
(待续)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12-02-28 00:26:00
等一下 1932 你出生了!!?? 原po 80岁!!??应该是片名叫作 我出生了, 可是XDDD
作者: jacky6302 (劫机)   2012-02-28 00:41:00
楼上XDDDD 我一开始也以为原PO八十XD
作者: LR08 (:))   2012-02-28 00:44:00
XDDDDDDDD要转笨版了哈哈哈
作者: opsddb (opsddb)   2012-02-28 02:29:00
我今天早上才正好看到侯导的那篇访谈,当时我也看不懂,原来是片名啊XD
作者: wagasa (我需要思考)   2012-02-28 09:28:00
小津安二郎喜欢拍家庭的片子,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象
作者: EDGE (選前擾民選後隱形)   2012-02-28 09:55:00
这部电影英文译名就是《I Was Born, But...》,哈。
作者: EDGE (選前擾民選後隱形)   2012-02-28 09:56:00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2-02-28 20:01:00
侯导也拍过默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