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等上映时去捧场,不过高雄劳工影展既然先邀到本片在劳工公园放
映,又有导演映后座谈,自然就先睹为快囉。
放映前导演就先爆了一些八卦,例如说…新闻局因为法规规定要求再送一
部“台语版”的母带;以及高雄市看不到本片,在于某业者说“我不希望我的
电影院聚集一堆外劳”;或是某些试映场次结束后,有老师提到“外劳很恐怖
”等等,都和走幽默路线的本片映衬出残酷又讽刺的,先进台湾。
故事很简单,两个来台湾工作的外籍移工希望能有张沙发放在宿舍顶楼,
休息时可以一手冰啤酒,躺着抬头仰望星空,当然另一手能抱着正妹更好…。
某次放假在阴错阳差下,还真的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于是两个人跟一张沙发
的归乡记就这么展开了。
由于座谈会上导演有提到他并没有要把这部片发展成太具议题性与批判性
的作品,因此片中某讽刺桥段对重口味的我来说就有点搔痒没搔完的感觉,其
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嘲讽“西洋”电视台那一段,由一般人印象中英文不好
的外籍移工带出“我听不懂这记者的英文”这句台词,真想大喊“干得好阿!
”而片中其他场景与对话除了是导演本人在台湾的生活经验,也是长达一年对
外籍移工田野调查的结果,所以在以外籍移工为主与以台湾观众为主的放映场
合上得到截然不同的反应。许多小小地细节如寄玩具回乡,或是跟外遇对象约
会完后直接打电话给家乡的老婆等都让外籍移工们感同身受;相对的台湾观众
就比较对喜剧和导演的台湾生活部份共鸣较多,导演觉得台北交通很乱,我就
在想那高雄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本片是两位外籍移工小小的“台湾梦”,和一百多年前(甚至现在还是)
的“美国梦”比起来,一张沙发、冰啤酒的梦想似乎是非常易于达成,但对他
们而言却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违反十点宵禁而被遣返。其实在过程中他们就
了解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却还是坚持到失败为止,就算回到家乡,还是一样
过着生活、做点大梦。我想这可能就是导演在片中要传达的主要讯息吧,而对
台湾观众而言,也能看到台北(台湾)在外籍移工眼中不一样的景象。
这时候来点借题发挥,配合本片在制作、送审到上映时遭遇的总总困难,
下自国片政策,上至狭隘心态,在在都因为这部片而暴露出来。一同出席的《
不能没有你》男主角也提到,新闻局当初看到半成品时差点没昏倒,因为《不
》片是黑白的,官员就说“国片好不容易从黑白到彩色,现在你又搞回黑白”
;加上一开始提到的台语版《台北星期天》,需要多花二三十万去配音,钱从
辅导金出,而辅导金是你我的税金。当“依法行政”制造出荒谬结果的时候,
应该回头检讨,避免再次发生;还是一句“谢谢指教”,继续当鸵鸟?
再者,“一群外劳很恐怖”、“不希望我的电影院有一堆外劳”这种歧视
心态也是相当可笑,如果外劳是指外籍劳工,那些在补习班、贸易公司、大专
院校任教的欧美人士也是外劳喔,可是一般提到外劳,我们会浮出什么形象?
台湾一直在喊的国际化,只是狭隘的“欧美化”,跟当年日本“脱亚入欧”差
不多的思想,我觉得有些身穿高贵服饰、举止雍容风雅、满腹经纶之人,在脱
口而出“那些外劳怎样怎样”的歧视语言之时,那华丽外表其实就像低俗的廉
价香水,掩盖不了从心烂起,浑身散发出来的恶臭与腐败。
扯远了,回到正题吧。我觉得最可惜的是两位主角都是菲律宾的知名演员
,可惜镜头没有太多的特写,让观众欣赏细致的脸部表情。另外有个颜色的小
秘密,隐藏在沙发跟两位主角的衣服上,就等观众自行发觉囉。
本片在台北光点、信义威秀跟高雄县的东亚戏院上映,全国共有六间戏院
播放,届时不妨换换口味,看看不一样的台湾生活吧。题外话,如果对外籍移
工议题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蓝佩嘉教授的《跨国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