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跨越时代的美味─评《美味关系》

楼主: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9-10-22 03:27:03
网志版: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22.html
美食与书写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口腹之欲是人类与生俱来又再正当不过地渴求。只不过,在
果腹的这层需求满足了以后,人们对食物所赋予的任务也就更多了。然而是什么东西能让
原始的“食”变成“美食”?直觉地想,自然是厨师对于食材、刀工、火候、调味等等工
夫的追求才使食物进入美的殿堂。然而在《美味关系》(Julie & Julia) 里所揭示的美味
食谱却并不是如此。
一般观众不会期待进到电影院里却看到美食的制作教学,所以《美味关系》里虽然也
有一半在谈名厨茱莉亚查尔德(Julia Child,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饰) 的故事,但
也没有在她对料理的研究过程里多所着墨。在故事中,书写所占的力量甚至比起美食还诱
人,让两个故事中的女主角就为它呕心沥血又神魂颠倒。透过书写,食物被赋予酸甜苦辣
碱以外更抽象的味道;也是透过书写,让故事中的两个主人翁得以牵连起之间的关系。反
观故事外的我们,镜头中的美食更如镜花水月,色香味三者尽得体会其一,倒是人物以对
白、写作所抒发出来的情感,才真的能百分之百的品尝其味。
当然,会如此去观注书写在电影里扮演的角色,看起来比较像是因为我个人背景造成
的偏见──关于这点我不想辩驳;然而这样的偏见只体现在观察角度的方面,并不会扭曲
了电影展现出来的样貌。虽然《美味关系》若去掉了那些法式高级料理的色香味,就等于
失去了这个故事的根源,但电影毕竟还是靠那份“关系”才获得意义。 (其实这文字游戏
有点不太入流,毕竟原本的片名连“美味”都没提上) 茱莉亚查尔德的料理再如何似百科
全书般庞大,茱莉鲍尔 (Julie Powell,艾美亚当斯 Amy Adams 饰),总是可以照本宣科
地一一完成;然而书写不但对两人个人的生命历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义,甚至也展现了
两个时代的不同文化。
茱莉亚:单纯年代的老顽童
茱莉亚身处在欧洲,住在她盛赞如凡尔赛宫似的居所里,还有充足的经济支柱得以上
高级的法国餐馆吃一等料理。这样的生活看似无虞,然而随着电影的脚步,慢慢才展现欧
洲的生活对她而言,既是一种监禁、也是一种放逐。从内在性格而言,她追求自我的实现
而难以容忍外交官夫人的无聊生活;从外在环境而言,麦卡锡主义的白色恐怖时时紧迫在
后,准备将她所爱恋的一切夺去。料理使得她的苦闷找到宣泄的出口,然而真正使她感受
到生命的意义,却是在书写食谱的过程中完成。
电影里将茱莉亚对于做菜的狂热描写得几近于天生,相反地,对于她撰写食谱的意义
却有着浅近明白的探索。从茱莉亚如何应付这两个工作面临的审核就可见端倪:她对于料
理的考试充满自信,在碰上考试人员刻意的刁难时,显得是嗤之以鼻的自负;然而在面临
出版商的要求妥协时,她却喃喃地问了自己当初开始动笔的原因,透过信念的支持才继续
坚持初衷。
茱莉亚的书写困境不在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而是“天下无马”的外在压抑。由于茱莉
亚性格的乐观好胜、动作说话皆颇具喜感,加上电影采喜剧的轻松节奏,这外在的压抑可
能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对于理解茱莉亚的可贵至关重要。除了出版业掌握知识传播所需的
资本工具而展现的傲慢外,性别的刻版印象与歧视、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型态的对峙
等等,许多当今看来并不政治正确的观念,在当时却一同将茱莉亚视为政治不正确者而试
图以各种考核加以压制。然而在这样的年代里,戴在每个人头上的紧箍儿虽然沉重,倒也
是目标明确。茱莉亚每一次挑战的成功我们都看得如此清晰:她进入了高级的烹饪课堂,
获得令师生咤异的表现;她和妹妹都嫁给个子比她们矮的男人,颠覆他人的审美观念;她
终于找到了出版商中的伯乐。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伯乐是个厨房里的女人,假使以后有
时间,我希望由此另外发展一个问题。)
梅莉史翠普将茱莉亚在电视上有些夸张、有时候又有些笨拙的举止灌注了一个老顽童
式的灵魂,这个灵魂不但简单而合理地让那些举手投足都有了一贯性,而且也让电影中塑
造的那个茱莉亚──挑战传统观念的捣蛋鬼──更加完整。这位方法演技的代表人表演功
力固无庸置疑,然而茱莉亚的角色在梅莉史翠普的表演生涯中,倒不算是最具挑战性的一
次演出了。
茱莉:回归秩序的部落客
相对于茱莉亚生命的单纯,茱莉的生活就显得一片混乱。这个年代的迁徙是真正地自
由了,于是她和先生搬进了吵嚷不堪地披萨店楼上;这个年代的女性工作权解放了,于是
她有了体会职非所长时面临的无力与荒谬。更重要的是,这个年代的出版自由了,于是对
茱莉亚而言是挑战秩序的烹饪和书写,现在却成为茱莉设定下来框限自己的工具。表面上
的茱莉崇拜著茱莉亚,看她的节目、读她的传记、穿她的装扮、说她的名言,然而细味其
中的精神,赫然发现茱莉对茱莉亚的误解竟然不只是个性的想像。在这样的观察下,我不
能苟同用一句“坚持实现梦想”,就轻易评定《美味关系》中双线叙事间立体、复杂的交
错关系。
茱莉对于秩序的追求,摆在现代这种被闹钟赶着走的工商业社会里看起来似乎有些讽
刺,实际上电影中也呈现出了这样的荒谬感。茱莉自己说她写部落格的目的是要让自己有
件事可以每天专注的去执行,但其实她的办公隔间里就已经有一大堆重复的工作需要她每
天去执行。有段时间,茱莉闻钟起身下厨的动作看似真的因为部落格的撰写而上了轨道,
实际上茱莉的“秩序”正不断蚕食著其他的秩序。我们看到一个办公室的职员在公务中开
始为了私事分心、嚷嚷;看到夫妻间正常的沟通跟着性关系一起消失。这些伏笔在电影中
埋的稍嫌浅白而斧凿,不过倒也让最后引爆的张力更加合情合理。
这种伪秩序彻底崩溃的戏相当值得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这场戏的代表料理是红酒炖
牛肉,在电影的前半段就已透过茱莉口叙述了其代表性,然而跳出电影中角色的情绪,就
戏外的观众而言这道菜也很有意思。对比龙虾或烤鸭的戏,红酒炖牛肉的失败并不在于食
材处理的困难(茱莉回答丈夫的对白还特别明言了这点),而在于需要的时间相当冗长。为
了控制时间,闹钟在这里出现了特写镜头,而在这之前,电影就出现了好几次闹镜特写的
意象。只不过前几次闹钟特写出现时,就有只手即刻伸来关掉它的鸣叫,开始进入生活的
常轨;这一次,它却唤不醒茱莉过度的劳累与过大的压力。茱莉睡焦了一锅牛肉,再找藉
口逃避了工作,而令她真正感到绝望的是,原本约定好的晚宴,也因贵客突然地爽约而中
断。原本茱莉以为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最后却弄得一团混乱。
这场闹剧突显了现代人的矛盾与苦闷,但是如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电影没办法像茱
莉亚的故事那般给出一个好的答案。茱莉最后找回了家庭、找到了喜爱的工作(与头衔)、
完成了挑战食谱的壮举,尽管一切看似那样美好,不过显然并不算完全解脱。茱莉亚对料
理的书写引领她见识到心中偶像的幻灭,也让她成为新一代独领风骚的偶像;茱莉的书写
却被心中的偶像打了一记闷棍,而受伤的她虽然在部落格里反思、自剖,但是终究没看清
她对茱莉亚的错误想像。茱莉亚的书突破了当年料理界与出版界的禁锢,因而成为经典;
茱利的部落格书写在一年之期享尽风光,然而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里,所受到的注目又
能维持多久呢?
食欲与创作欲
摆在好莱坞的制作规模来看,《美味关系》当然算不上什么巨作。不过从内容来看,
我却认为其格局并不局限在两个女性生命的交会,而是对两个时代做了深入却又有趣的描
写与对照。而正如我在文章的开头所揭示的,这样的大格局之所以能被架构起来,实际上
是来自于编/导对于茱莉和茱莉亚两人书写工作的诠释。
这当然是出自于较为理性──同时也冗长无趣──的分析工作后所得到的结论,在这
样的观察角度里,茱莉和茱莉亚的生命歧异多过于共通,两代的代沟也变成永远无解的难
题。事实上电影里却时也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这点,茱莉与茱莉亚遇到的许多难题,都在
结局之前一一获得了解决(解决主角所有问题是大多数好莱坞电影剧本都会做的事),唯有
茱莉亚对于茱莉的不谅解,在剧末未见解决,甚至观众连茱莉亚讨厌茱莉的理由都无从得
知。
不过,茱莉虽然对茱莉亚永远无从理解,却在参观博物馆时献上了她最爱的食材。在
剧情从未见面的两个女主角,在人与照片之间似乎又达成了某种和解。这个看似与电影主
调矛盾的结尾,是否要判定为了圆满结局而制造的败笔?我并不这么认为。毕竟茱莉并不
是要拿茱莉亚生平当论文写的研究者,她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基于理性的分析而来。而食
物在这里,就发挥了感性层面的联系作用。
理论上,做出两道口味一模一样的料理绝无可能,不过这样的差异在电影里并不被强
调出来。茱莉成功地剔了鸭骨时,忍不住赞叹她自己已经跟心中的偶像做得一样好了。隐
隐约约间,茱莉与茱莉亚的料理,仿佛真的成为完全相同的美味了。比起写作之欲是必须
等人类衣食无虞之后,才有余力开始发展的文化情调;由生存基本需求发展而来的口腹之
欲,就单纯简单多了。
作者: leeweikai   0000-00-00 00:00:00
堪称典范的评论。
作者: 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头)   0000-00-00 00:00:00
很推耶!赞赞赞!让人省思....
作者: 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头)   0000-00-00 00:00:00
其实两个年代女性的地位思想差异可以从电影中看出端倪
作者: bumpofchiki (员编560)   0000-00-00 00:00:00
喜欢你的评论 :) 支持一下!
作者: ryu057 (Joe)   0000-00-00 00:00:00
个人觉得记者告知茱莉亚批评茱莉那段,是讽刺现代媒体引名人互相攻讦以炒作新闻
作者: tf201770 (natLU)   0000-00-00 00:00:00
楼上+1
作者: Sportee   2008-01-02 17:34:00
很喜欢您的评论~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