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d1011 ()》之铭言:
: 本来对这种名著改编的戏剧不是特别有兴趣
: 但是这部片极度好评
: 又是傲慢与偏见的导演
: 让我没有错过这部优美的影片
: 这部片不断用着叙述 不同观点补叙述的手法
: 时间点上有着稍许的跳动
: 刚开始Briony为何会对于Cecilia跟Robbie 亲密动作如此惊讶
: 原本以为只是单纯的小孩胡思乱想
: 到了后来发现 这一切都是嫉妒犯的错
这也是小说和电影最大的差异,小说对 Briony 心态的描述详尽许多。在第一章花了相当
的篇幅描述 Briony 的作家心理,在她自己现实和幻想交错的理想中,她是如何把 Robbie
当成一个危险的精神病患,把姐姐当成 Robbie 的受害者,把自己当作要拯救姐姐和所有
家人的小小女英雄。而那场跳河被拯救的戏也有发生过,但小说有写到,几个月后 Robbie
再见到从寄宿学校回来的 Briony ,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小说比较著重 Briony 和
Cecilia 的姊妹情感,甚至连 Robbie 念兹在兹的 Come back to me!其实是 Cecilia 用
来唤醒做恶梦的 Briony 的话语,日后成为 Briony 用来写小说的关键话语,但是电影倾
向把 Briony 的恶行作为单纯妒忌的延伸,其实是有点把 Briony 做简单了。
: 鼓起勇气想去找Cee
: 而看到的却是他跟Robbie在同一屋簷下
: 直到最后
: 才发现这一切都只是Briony在她小说中加上去的
小说有一段 Briony 和 Cecilia 的对话其实很伤人,原文忘记了,中文大概是
Briony 说:我不奢望妳会原谅我。然后,Cecilia 说:放心!我永远也不会原谅妳!
即使真相大白后,知道这一段全是 Briony 自己写的,但是想到她在自己设想的情节中,
也觉得自己是如此罪孽深重,是这么不值得被原谅就让人很难过。
: 她们根本没几会让她认错
其实应该算是有的,电影中的 Briony 有说自己太过胆小不敢去找姐姐认错。
不过不管小说和电影,讨论起来最有趣的地方是,要把 Briony 的想像回溯到什么程度?
一般是认为应该从小说第一章节,也就是 Robbie 和 Cecilia 分别后开始就是小说情节。
不过因为 Briony 也是第一章最主要的叙事者,所以,所有透过她双眼所目睹的事件其实
都有讨论的空间。电影,最后选择用记者访谈来为整个故事划下非常明白的句点,小说最
后比较完整,先写 Briony 在军事博物馆做研究,因为要写∕想像 Robbie 在战场的遭遇
,最后是她的生日,然后孩子们演了一出当初她写下却没有演成的戏,这部小 Briony 写
的剧本其实很关键,不少观众读者都觉得删掉很可惜。不过,听说 Ian McEwan 对改编剧
本很满意。小说最后也写到身为一个作家的权力,现实和幻想的界线要画在哪里?赎罪的
本质和完成的方式。小说最后 Briony 自己说道:我希望我这不是懦弱、逃避,而是一种
慈悲,让它足以抗衡所有的遗忘和绝望。让我笔下的爱人活下来,并且重逢。我给了他们
幸福的结局。但是我没有盲目到让他们原谅我。至少,现在还不行。如果我能够在我的生
日宴会上召唤他们,Robbie 和 Cecilia ,仍然活着,仍然相爱,在图书馆并肩坐着,笑
著观赏 The Trials of Arabella (Briony的舞台剧)。或许这并不是不可能的(指被原谅)
。但现在,我得先睡了。电影改的很精简,但是 Vanessa Redgrave 的表演实在让人感动
地眼泪几乎要喷出来。个人认为无论小说和电影,其实都暗示著 Briony 仍然会带着陪伴
自己一生的罪恶感走进坟墓。
: Cee在防空洞被淹死 Robbie在战场败血症过世
: 她所犯的错 永远没有办法弥补
: 所以海报写 1-4 罪无可赦....
海报!雷超大的!英文版有一个tagline是赎罪只能“想像”!!!
不管看电影和小说,我最喜欢、同情的角色都是 Briony,的确是个死小鬼,但是一想到
十三岁时的她,和最后人生即将划下句点的她,头尾接起来,就觉得实在不忍苛责。
电影那个登克尔克大撤退一镜到底,实在是太杀了!!绝对是年度最惊人的场面调度之
一,一边看一边让人赞叹著这是怎么拍的啊!!!我觉得电影对战争的刻划就比小说出
色许多。特别是最后 Robbie 的战友替他盖上草蓆转身离去,非常地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