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来自于19世纪Robert Dwyer Joyce的民谣结尾:
”The mountain glen/ I'll seek at morning early/
And join the brave united men/ While soft winds shake the barley”。
Ken Loach一向是个喜欢拍有议题的英国导演,正确来说,英格兰导演,所
以她拍出这部好片更令人激赏。社会关怀以及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往往显示
出他的左派思想。吹动大麦的风的时点设定在1920年前后,大概是爱尔兰独
立战争以及爱尔兰内战的期间,这部片也帮Ken Loach在多次入围坎城影展后
,终于拿下了2006年的金棕榈奖。
究竟人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做到百分之百(赢者全拿,但输了什么都没有)
;还是要跟现实妥协,些许让步,作到百分之八十?这是一个永远无法有解答
的问题。
故事从一个平凡的爱尔兰村庄说起。男人们正打着曲棍球,英军来到,一个年
轻人只因不愿意用英语回答问题,就惨遭黑棕部队凌虐殴打致死;尖锐的起始
似乎告知观众这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故事。Damien原本要前往伦敦唸书,在火车
站看到驾驶为了配合工会约定,不载运任何英军而被打个半死;于是Damien看
着火车离去,决心回头加入IRA(Irish Republican Army爱尔兰共和军),与
他的哥哥Teddy一同为爱尔兰的独立奋斗。
1921年英国与爱尔兰协议,成立爱尔兰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但仍须
承认英国的统治权。IRA也分裂成两派,一派是像Damien一样,认为爱尔兰只有
争取到完全的自主权和全新的社会正义出现,才算是完全的独立;一派则是像
Teddy的主张,认为爱尔兰自由邦是现实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其他的再慢慢争
取。分歧不是从这边开始的,早在一场IRA对商人和贫妇的判决中就看得出来,
Damien认为新的爱尔兰不是应该要更社会主义吗?资本主义的商人是绝对不可
以宽贷的;Teddy丢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你把商人都得罪光了,谁来供给我们
武器和支援?
Damien终究无法接受英国和爱尔兰的协议,如果他接受了,那他之前的任何行动
,像是枪毙那男孩,不就失去了意义?任何的妥协,都是对他绝对目的的一种伤
害。他的矛盾之处在于,不是他错,那就是他哥哥错囉?这样的矛盾也映证在
Teddy身上,他最后还是必须枪毙自己的弟弟。
这不是一部像是Michael Collins(豪情本色)或是Braveheart(英雄本色),
充满英雄气息的浪漫主义电影;它也不是着重在打斗场面或是个人魅力的展现,
而只是朴实描写一个家庭,令人心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