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图文版(含剧照):http://0rz.tw/ab2GN
有人用利刃、沙子和石头,分别来形容捷克文学三剑客昆德拉、克里玛
和赫拉巴尔,他们说:昆德拉像是一把利刃,利刃刺向形而上。克里玛
像一把沙子,将一捧碎沙洒到了诗人笔下甜腻腻的生活蛋糕上,让人不
知如何是好。赫拉巴尔则像是一块石头,用石头砸穿卑微粗糙的人性。
其实让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不久前刚过世的 Vonnegut(冯内果)的早期作
品,那种对社会强烈不满的慷慨激昂,但却是用一种black humour如此
荒诞却幽默的描述方式,我想比较容易获得共鸣吧。此与‘我曾伺候过
英国国王’的背景类似但却可以体会出细枝末节的不同,同样是fatalism
的感觉,Vonnegut略显悲伤,这都与殖民主义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Vonnegut曾经被俘。从开始到完成从未修改过的著作,让Jiri Menzel
有了挑战的动力。在介绍单上看到<严密监视的列车>&<失翼灵雀>,电
影与原著的组合都是:Hrabal+Menzel,我想如果有有时间,这大概是
我近期最想达成的享受吧!
编剧的铺陈手法让我想到前一阵子上映的La Mome(玫瑰人生),同样插
叙的方式,但是走向完全不同,玫瑰人生的先悲后喜与本片的先喜后悲,La
mome对人生的态度在于荣誉,本片则偏重欲望与金钱的贪婪。主角Ditie
从一个在车站卖香肠的小贩到餐厅的Waiter,最后达成了自己拥有一座
属于自己的旅馆的梦想,最后却遭受到殖民国接管的窘境,一瞬间人事
全非,真是一大讽刺!全部的过程都在在显示出对于地位的重视与金钱
的渴求,当然这并没有所谓是非对错的问题,而且主角Ditie也为了自己
的目标一步步付出与努力!这实值得肯定~Hrabal也不认为这是什么令人
诟病的坏事,其实我也不认为这是什么不对的,有钱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享受自己的兴趣,Right?对我来说,其实有点矛盾,我想要钱,可是我
讨厌极端的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权势者就是领导人,可是人
终究是自私的,我变得很难去相信有清廉的政治人物,昨天在中国时报上
看到,北欧的政治人物清廉度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前十五名的国家,突然有
点感慨,如果台湾也是这种社会主义的高税赋国家呢?会这么清廉吗?
扯远了...但我必须肯定片中Ditie对于工作的热情,我想这是现代人非常
缺乏的一点,我并不认为过度追求金钱是好事,但我非常肯定他在工作上
的热忱!本片中还强调了性欲的泛滥,名妓、女表演者、饭店女服务生与
她的妻子。关于性欲方面我想在下一段做个比较。我想谈谈他的妻子,一
位德国的菁英份子,坚持信仰著“希特勒”,却没有忘记丈夫的“旅馆”
大梦,死前仍抱着足以成就丈夫梦想的邮票,我很感动。再来我要说的是
埃塞俄比亚的国王所赐的背带勋章,我觉得Ditie非常聪明,懂得随机应变,
这样好吗?过去的我可能觉得不喜欢,但这是职场上不可或缺的技俩,一
个工具要有怎样的效果,端看使用者的心态而定囉~
再来说说老年时的Ditie,提早出狱的他淋著走出监狱大门的雨,好像可
以洗涤他的心灵一般,让他重新来过,开启一个崭新的人生。最后来到一
处废弃的旅馆,擦拭著旧镜子与家具,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好像有些感慨
与惋惜,感慨什么?却又惋惜什么?我想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有不同的想
法,与女大学生的巧遇似乎暗示著什么,但Ditie已经不如以往地年少轻狂
,看到女性的裸体,心里激起的涟漪被一颗叫做记忆的大时头阻绝,像一
滩死水,也是一种领悟吧,我想。整部片夹杂着老年与年轻时候的Ditie,
好像是一种讽刺,欲望的燃起又幻灭交互更迭,这是一种隐喻吗?我不知道
,我感觉到的是:脚踏实地是成功的基础,别太期待着美丽神话的降临。
我要称赞配乐的搭配,有好几次似乎听到熟悉的古典乐声,一种恰到好处的
搭配,就像是重乳酪蛋糕配上大吉岭红茶那种清爽的感觉吧~真的很令人陶
醉。
结论:一部捷克的活历史正上演着,幽默诙谐的演绎手法真令人难忘,我想
我得到的收获远远大过我这篇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