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Close to Home莫莉与莎莎(雷)

楼主: inotqueen (孝顺一点!)   2007-05-26 14:11:44
绿衣下的青春
我看过许多以职业军人为主要角色的电影,却鲜少看过女性服役、女性
当兵为要角的题材;我也看过许多以战乱为背景,借此刻划人性;却未
看过在战乱的背景下,舍弃这重要的元素,反倒是让两个十八岁的小女
孩说故事,说她们内心的故事。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人知道的秘密。是环
境让她们习惯了冷漠;是真实让她们选择缄口。是个性南辕北辙的她们
,从逃避到面对。因面对才有冲突;因为冲突才有火花,才有误会,才
有了解。
很难想像在政治、战争氛围弥漫的气氛下,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有多么
沉重。也是在也是在导演Vardit Bilu和Dalia Hagar的镜头下,我们稍
对这气氛熟悉。没有配乐、没有阳光。在开场一连串的冷酷质问、湿渌
的天气以及厚重的大衣衬托出来的凛冽,在这里我们看出以色列对阿拉
伯裔人民的无情。没有血腥、没有遍野的尸体,这是一个无形的压迫。
在片中莫莉与莎莎在公共汽车上质问的桥段让我印象深刻:一位乘客将公事
包假装是炸弹发在角落,因没有任何人发现而与莎莎怒言相向:在这里
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两人对骂时的恼羞成怒,而是两人之外其他的乘客,
他们对炸弹这敏感的字眼所产生的情绪,还有对骂结束时如空凝结般的
气氛。也许就是这样,只有在有配乐的桥段(莫莉跟踪暗恋的男生、在执
勤时莫莉与美国人共舞、结尾时两人共乘机车),观者才能感受到冷酷之
外的真情。
征兵制度与台湾不同,她们过著向上班打卡的生活。白天,她们穿上代
表国家荣誉的制服,束起发尾,她们必须伪装身为女人享有的特质,审
核、敷衍交差的登记工作。白纸上面的黑字不是她们质问的基本资料,
缴交的白纸是她们对这政治制度的不愿与叛逆。偶有休憩时间,她们难
得可以卸下这烦人的包袱,经过喜欢的店会驻足逗留、在街角点燃一根
没有紧绷的烟。而到了晚上,她们脱掉上衣,看着镜中自己的婀娜多姿
,放下马尾,纤细的长发在凝结的空气中飘逸。在戏里的某一桥段同伴
结将结束役期,大家替她办一场欢送会,彩色的气球、飞舞的彩带,即
使知道几分钟后她们就必须解散继续未完成的工作,她们依旧沉浸在最
纯粹的时光里面。
‘出去后你想做什么?’
‘我要去俄罗斯,找我的爱人。’
这是她们最纯粹的美。
莫莉与莎莎就是在这样的玻璃瓶里相识。莎莎的叛逆、不愿受世俗的规
范,她明白如何在这封闭的世代中当个勇敢的人;相较于莫莉,她就属
于保守,妥协,纵使内心有如潮水般的澎湃能无法使她向前。因为个性
迥异而使得她们产生距离;因为一顶相互欣赏的帽子而有交集。是一场
爆炸让两人第一次这么仔细的看清楚彼此;是一段两人都喜欢的音乐让
双方看见最美丽的微笑。她们体会过误会、背叛。如释重负的她们坐在
摩托车上再次点燃起一根菸。在这段绿色军服下的纯真,我们看到年轻
、爱情、以及对政治的暗讽。也看到受伤、体悟、最后终于长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